城市排水管道中有毒有害氣體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微生物大量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從而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包括甲烷、硫化氫、一氧化碳、氰化氫等。若排水管道通風不暢,就容易導致有毒有害氣體超標。排水管道有毒有害氣體的治理原則是“以防為主”,主要措施是定期實施通風作業,同時加強對設施的日常養護,保證排水暢通,減少淤堵,防止管道內有毒有害氣體超標。
排水管道日常養護或應急搶修需下井作業時,作業單位領導應全程現場指揮,并完整記錄作業過程,嚴格實施下井作業各項安全措施。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建立下井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下井作業。
應建立下井作業內部三級審批制度,下井作業前,作業班組應向上級部門提出下井作業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下井作業。
二、下井前充分準備,消除安全隱患。
下井作業前,必須打開三個以上相鄰井蓋,自然通風至少40分鐘以上。需要立即下井作業的,要采用鼓風機強制通風。每個打開的井蓋要派專人值守,直至作業完成。完成通風后,要對井內進行氣體檢測,確認有毒有害氣體不超標后方可下井作業。
三、下井作業人員應有充分的安全保護措施。
作業人員應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作業能力,必須裝備必要的防護設備,包括呼吸設備、通訊設備、氣體檢測設備,同時佩戴安全背帶,安全背帶一端由井上支援人員掌握,保證突發情況時能迅速撤離,井上支援人員應隨時做好救援準備。排水管道作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排水管道權屬單位應委托專業養護單位承擔管轄設施的日常養護工作和應急搶險任務。
上一篇:綜合防毒管理措施及技術
下一篇:窒息性氣體和刺激性氣體中毒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