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在組織生產的同時要加強對防毒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一般來說,要做好以下幾點:
1.防毒管理措施
(1)加強領導
各級領導要提高對保護員工安全健康的認識,要把關心員工和關心生產統一起來。要有專人分管這項工作,并列入議事日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安全管理員應當好參謀和助手,把有關的職業毒害,防毒經驗、改進措施、上級部署等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使有關領導能夠隨時掌握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2)制定規劃,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
每年在編制生產計劃時,要同時編制勞動保護措施計劃,所需經費、設備、器材要同生產計劃一起安排解決。
(3)加強防毒宣傳教育,貫徹群眾路線
對員工進行防毒宣傳教育,既要講清說明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性,又要講清職業毒害是可以防止的,教育員工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愛護設備,加強個人防護。
(4)建立健全有關防毒的管理制度
建立針對生產條件和毒物性質而實行的規章制度,對防毒更有直接意義。例如,檢修設備與處理事故時的物料清除、通風排毒、防護監護等制度,進入容器、地溝、坑、槽工作時的防毒與監護制度,都是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措施。
(5)有關工種休假和勞動組織方面的特殊安排
對從事有毒作業的員工,實行適當縮短工作日制,以減少接觸有毒物質的時間;在采取防毒技術措施的基礎上實行輪換制度,以便把員工從事有毒作業的延續時間限制在所能耐受的限度以內。
2.防毒技術措施
(1)以無毒代替有毒
以無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藝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藝,尤其是以無毒代替有毒,是從根本上解決防毒問題的最好辦法。
①對于那些毒性大,衛生標準要求高,而采取防毒措施又很困難的生產工藝盡可能以無毒代替有毒。
②在選擇生產工藝或確定工藝路線時,要考慮尋找新的無毒或低毒的生產工藝,把有毒無毒作為權衡選擇的重要條件,以無毒代替有毒的具體例子后面專作介紹。
(2)生產設備的密閉化、管道化和機械化使用密閉的生產設備,或者把敞口設備改為密閉的設備,是防止有毒氣體和粉塵外逸的有效措施。
①投料出料時為了配合密閉的生產設備,改變為使用高位槽、管道和機械投料出料,實行管道化和機械化。
②對于一些敞口操作的機械化,特別是流水作業線,往往是集中作業地點的實行通風排毒的必要條件。否則,作業地點分散將無法實現通風排毒措施。
③為提高密閉的效果,在生產條件允許時盡可能使密閉設備內保持負壓狀態,并且加強管理,最大限度地清除跑、冒、滴、漏現象。
(3)通風排毒和凈化回收
密閉的生產設備仍有有毒氣體或粉塵逸出時,就要采取通風排毒措施來防毒,通風排毒的方法主要有局部排風、局部送風和全面通風換氣三種。其中以局部排風的效果最好、最為常用。
①局部排風,就是把有毒氣體罩起來,排出去,也就是把有毒氣體直接從它的發生源抽走,所以能夠做到消耗風量小,排毒效果好,還便于有毒氣體的凈化和回收。
局部排風系統一般由排風罩(吸氣罩)、風道和風機組成,除了風道安裝和風機選擇要正確合理外,吸氣罩很重要,即要把有毒氣體發生源有效地罩起來,又要適應生產操作情況,做到不妨礙操作。通風吸氣罩的吸風口愈靠近有毒氣體發生源愈好。操作口開得愈小愈好。為了適應不同的操作情況,吸氣罩有多種形式,常見的有矩形、傘形、旁側、槽邊、下部及移動式等。
②局部送風,則是把新鮮空氣直接送到工作地點,使操作者與周圍的污染空氣相隔離。
③全面通風換氣,是用大量新鮮空氣將整個車間空氣中有毒氣體或粉塵沖淡到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
(4)隔離操作和儀表控制(自動化)
①因生產設備條件限制而使有毒氣體濃度無法降低到國家衛生標準時,也可以采取隔離操作的措施,即把生產設備和人員操作地點隔離開來。這有兩種做法:其一把生產設備放在隔離室內,而用送風使隔離室保持負壓狀態;其二把人員操作地點放在隔離室內,而用送風使隔離室處于正壓狀態。
②遠距離控制,則是用儀表控制生產,而使人員操作地點遠離生產設備,因而叫儀表控制,這種儀表控制,因為容易忽視生產設備的排毒,所以在人員要進入車間修理設備或處理事故時,要特別注意采取防毒的臨時措施。
3.防毒衛生保健措施
這是從醫學衛生方面直接保護從事有害作業工人的健康,主要措施有:
(1)個人衛生
如飯前洗臉洗手,車間內禁止吃飯、飲水和吸煙 ,班后沐浴,工作衣帽與便服隔開存放和定期清洗等等。
(2)保健食品
①按照國家規定供給從事有毒作業人員保健食品,以增加營養,增強體質。
②保健食品的發放范圍應當是有顯著職業性毒害并對營養有特殊需要的工種。
(3)定期健康檢查
由衛生部門對從事有毒作業人員進行定期健康檢查,以便對職業中毒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同時,實行就業前健康檢查,發現患有禁忌病的,不要分配相應的有毒作業,在定期檢查中發現患有禁忌癥時,也應及時調離相應的有毒作業。
(4)中毒急救
對于有急性中毒危險的作業,工廠醫務室要隨時準備有關急救的醫藥器材,以便必要時搶救中毒事故。
(5)其他
對一些新的有毒作業和新的化學物質,應當請職業病防治院、衛生防疫站或衛生科研部門協助進行衛生調查,做動物試驗。弄清致毒物質、毒害程度、毒害機理等情況,研究防毒對策,以便采取有關的防毒措施。
上一篇:固態毒物中毒防治辦法
下一篇:排水管線下井作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