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習目的
(一)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和本廠《重大事故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控制理程序》要求﹐體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針﹐確保在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指揮得當﹐把損失降低到最少。
(二)檢驗我廠《重大事故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控制程序》以及有關應急預案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二﹑方針與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指揮﹐高效協調﹔常備不懈﹐持續改進。
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保護環境優先。
三﹑應急策劃
本次演習是本公司實行“一本手冊﹑兩間公司﹑三個體系”以來的首次消防演習﹐為達到持續改進要求﹐依據公司《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控制程序》和《重大事故應急指引》文件內容編制完成本預案。
為使事故更加逼真﹐真正檢驗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本次消防演習的啟動時間由總經理隨時宣布。
(一)危險分析﹕
公司是生產五金﹑塑料配件的大型企業﹐場內存有大量的紙箱等包裝物﹐木卡板﹐塑料制品﹑塑料原料﹐易燃化學品等﹐上述物質在人員疏忽﹑操作失誤﹐監管不力的情況下﹐發生火災的危險性很大。
由于藝研新工廠全部投產以來﹐塑料廠的消防等級在危險程度上比五金廠要高一級。環境的改變﹐加上全廠員工的大幅增加﹐急需一次應急演練。否則﹐危險來臨時﹐不免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以及嚴重的經濟損失。
綜合管理體系的編寫在人員安排上不盡合理﹐而一旦塑料車間出現緊急情況后的人員安排和行動響應上是否有效﹐急需在組織上和制度上得到驗證。
(二)資源分析﹕
我公司新廠房按照有關消防法規設計施工﹐安裝有消防栓系統﹑自動噴淋系統﹐全廠按照滅火器配置標準配備有一定數量的滅火器﹐設施齊備。
公司多年以來每年都進行一次消防演習﹐有應急救援組織﹐義務消防隊﹐建立有應急響應制度﹐在運作上﹐有一定經驗。
公司配備有部分消防應急工具設備﹐比如防火服﹑防毒面具﹑消防頭盔等消防應急必備物資。
設有醫療救護室及有關應急藥品等﹐配備專職廠醫。
(三)過程控制
本次演習確定為綜合消防演習﹐主要就人員疏散﹑滅火戰斗﹑救護傷員﹑后勤保障四個場景。演習時﹐為驗證預案應急響應的有效性﹐現場將分兩個環節進行﹐一是同時在全廠進行人員疏散﹑救護傷員﹑后勤供應演練﹐二是在行政樓前面做滅火戰斗演練。
本次演習在方法上與以往不同。本次演習依據公司文件確定全公司所有生產性部門﹐包括﹕注塑/生產部﹑工程部﹑裝配部﹑倉務部﹑總務部﹑車床部八個部門。演習前5分鐘﹐由公司高層決定模擬事故發生的部門﹐并通知其部門主管。上述部門主管依據公司文件及部門應急行動方案進行指揮和控制。
四﹑應急準備
為確保本次消防演習的成功﹐系統管理部應在前期做如下準備工作﹐包括﹕
(一)對《重大事故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控制程序》予以培訓﹔已實施。
人員﹕副主任以上全體人員。
要求﹕明確預案實施流程。
(二)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全體成員﹐就應急預案進行桌面演練。
人員﹕安委會主要成員。
時間﹕11月12日
要求﹕全面介紹﹑了解演習的整個流程﹐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本次演習的方式方法應特別給予詳細說明。確保分工明確﹐責任清晰。
(三)各部門主管應根據公司文件及本預案組織人員制定相關應急行動方案﹐內容包括﹕參加人員名單﹑組織結構﹑人員職責﹑物資準備﹑行動方法﹑注意事項等﹐安全組協助。方案編制完成后可以實施預演加以驗證。生產/注塑部﹑工程部﹑裝配部﹑倉務部﹑總務部﹑車床部的應急方案應在系統管理部備案。
例如﹕XX部門應急行動方案
1.部門應急組織架構圖及人員名單﹑職責。(略)
2.根據公司演習預案檢驗要求應準備如下物資。(略)
3.應急行動指南。(參照《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指引》)
(四)主要生產部門預演。
由于生產部﹑注塑部﹑裝配部﹑倉務部﹑總務部﹑車床部﹑工程部等部門人員較多﹐范圍較大﹐在演習中可能會出現異常情況﹐建議上述部門提前進行預演準備﹐以保證全廠演習時的順利進行。
五﹑應急響應
在經過應急策劃和培訓﹑編制部門應急方案等準備工作后﹐為檢驗其效果﹐按照本預案要求﹐將于11月某日進行本年度綜合消防演習。
模擬現場﹕
某員工發現XX部門(X棟X樓)發生火情﹐火勢正迅速蔓延﹐伴隨著濃煙﹐現場人員立即按下警鈴發出警報﹐立即報告部門經理﹐并通知相關人員支持救火。火勢逐漸擴大﹐部門經理(即部門總指揮)決定緊急啟動部門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接警與通知
任何人發現火情﹐立即按下附近消防警鈴。
立即電話通報公司前臺。
公司前臺接到報警﹐迅速報告公司主要領導。
立即全廠電話通報。
2.指揮與控制
公司總指揮接報﹐確認火情嚴重﹐宣布緊急啟動公司應急預案。
各應急救援小組奔赴各自崗位﹐履行各自職責﹐并聽候現場指揮部指揮。
總指揮按照現場情況決定是否撥打火警電話119向市消防局報警。
指揮部根據現場緊急情況調用一切人員和物資做好疏散轉移工作。
3.人員疏散
目標﹕全廠員工5—7分鐘全部撤離﹐疏散到行政樓前中心廣場上。
10分鐘內集中清點人數﹐上報總指揮。
一旦發現有人受傷﹐立即通知救護組準備救人。
檢驗﹕是否在規定時間內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
是否在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
是否有人失蹤﹔
是否關閉車間動力和照明電源。
4.滅火作戰
目標﹕義務消防隊員分批次參與現場搶救﹐轉移重要物資。
檢驗﹕是否熟練操作消防器材(消防工具和消火栓)﹔
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
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
是否進行自我保護。
5.傷員救護
模擬如下需要救護人員﹐檢驗是否有人對應﹕
有1人被嚴重燒傷﹐需要用擔架緊急撤離火場﹔
有1員工窒息﹐無呼吸無心跳。
本環節檢驗時位置確定在主席臺側面。
6.后勤保障
事故過程中﹐預計可能會發生其它狀況﹐﹐演習時應檢驗發生以下情況是否有人對應﹕
由于火勢較大﹐可能發生電線短路等二次事故﹐急需關閉部分電路供電﹔
出現斷水情況﹐消防用水需要保證﹔
為防止火情蔓延﹐需要大量沙石建筑防火堤。
7.現場恢復
演習結束后﹐總務部負責全廠清潔工作﹐并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現場恢復過程存在大量危險因素﹐如余燼復燃﹑受損建筑物倒塌等。
維護現場﹐協助事故調查。
六﹑演練結果評價
(一)確定演習評價人員﹕本次演習﹐經理級人員必須對整個演習進行評價。特別邀請客戶作為觀摩貴賓對演習進行評價﹐提出寶貴意見。
(二)評價人員應按照應急救援工作及時有效性的影響程度﹐把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劃分為三項填寫﹕(1)不足項﹐(2)整改項﹐(3)改進項。
演練結束﹐評價人員應當填寫《演習評價報告》于演習翌日交系統管理部﹐以便綜合評價演習的效果。
七﹑演習總結
應急演練結束后一周內系統管理部對演練效果作出客觀評估﹐提交演習報告。詳細說明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總經理選擇適當時間在安全委員會會議上進行演習總結。
八﹑附件
1.公司消防應急流程圖
2.緊急疏散示意圖
3.中心廣場各部門位置分布圖
上一篇:建筑工程特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