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油站基本情況
1、地埋位置:本加油站位于永清縣武隆路101號。
2、主要設施:埋地式金屬罐6個,其中汽油罐3個,每個容積20立方米;柴油罐3個,每個容積20立方米,加油機3臺。
3、員工 6 人:站長1人,安全員1人,加油工4人。
二、危險目標
本預案系針對加油站火災、爆炸、泄露等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事故、事件的應急準備與響應。
危險性分析:
汽油:易燃、易爆、易揮發,其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能發生強烈反應。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起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柴油:遇明火、高熱與氧化劑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可蓄積靜電,引起電火花。分解燃燒產物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三、消防器材:
35KG手推式滅火器:2臺,
8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臺,
6L泡沫滅火器:2臺,
消防沙:2立方米,
滅火毯:4塊,
消防鏟:4把。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職責
1、加油站成立事故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組長由加油站站長擔任,負責救援組織指揮。全體員工擔任組員。本小組系常設組織。
2、分工
指揮人員:于文池
(站長)(聯系電話:……)
指揮人員負責事故現場的組織指揮、搶救和協調工作。
搶險人員:茹素萍 杜廣花
搶險人員負責事故發生后的搶險救災、警戒和疏導、現金和憑證等的妥善保管。
救護人員:楊麗芬
救護人員負責人員的緊急疏散和傷員的救護。
3、職責:
(一)組長職責:
1、領導本站的應急救援工作,及時部署、總結各個時期的應急救援工作。
2、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應急規定和上級有關應急指示。
3、制定修改本站應急救援預案,根據本站基本情況的變化及時修改各項管理制度及細則。
4、組織安全生產工作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改正。
5、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開展滅火演練,以免發生事故時出現混亂局面。
(二)搶險人員職責:
1、在組長的領導下,明確自己及本組的現場滅火搶險任務,堅決執行組長指揮的命令,積極主動的完成自身的任務。
2、在滅火搶險過程中要堅守崗位,當現場發生變化而來不及請示時,可以改變行動,隨后向組長報告。
3、在滅火搶險中,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及裝備,注意自身安全。
4、關閉站內電源,疏導車輛駛出加油站,并通知站內人員進行搶救。
5、根據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在加油站周邊設立警戒線,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組長報告。
6、疏導站內車輛及人員離站。
7、負責現場保護工作,制止非工作人員和閑雜人員進入或靠近。
8、如出現重大事故需要疏散周邊人員時,負責安全疏散工作。
(三)、救護人員職責:
1、組織現場醫療救護,搶救傷病人員。
2、幫助疏導、護送人員離開事故現場。
五、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小組組織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組長指揮落實各項職責。
事故應急救援聯系電話:
消防:110
急救中心:120
縣安監局電話:……
六、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1、火災事故
初期火災:
(1)、加油站卸油區出現火災時,目擊者必須想到公安消防110,如一時不能將火災撲滅,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0,并通知站長及有關人員。
(2)、積極組織本站員工自救,接通緊急電源開關,盡量切斷電源總開關并關閉油罐閥門。
(3)、立即使用消防器材撲救,并監視火勢蔓延情況。
(4)、禁止任何車輛、人員進入加油站,直到火災被撲滅為止。
(5)、將有關情況上報上級有關主管部門。
較大火災:
(1)、加油站發生較大火災,應立即撥打110報警求援并向有關部門報告,及時與120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得到救助。
(2)、接通緊急電源開關,盡量切斷電源總開關,關閉閥門。
(3)、用消防水槍遠距離控制火勢;無法控制時,撤離現場。
(4)、禁止任何車輛、人員進入加油站;疏散人群,指揮車輛撤離現場。
(5)、等候、引導消防車進站滅火。
(6)、將有關情況上報上級有關主管部門。
現場疏散措施及路線
由現場總指揮組織搶險組的有關人員立即拉開警戒線,首先疏散事故所在區域的無關人員和車輛等;疏散圍觀人員;當專業救援隊伍到達后,本單位救援人員疏散到外圍,做好配合工作;當災情無法控制時,要將全部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疏散路線為沿著安全通道有秩序地向安全地帶轉移。
2、人員傷亡事故
(1)、當傷員傷勢較輕時,可就地處理;致命或嚴重的傷害應及時通知救護車或醫院,并協助醫護人員將傷員安全轉送醫院。
(2)、必要時停止營業,并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主管部門。
3、車輛火災事故
一般火災事故:
(1)加油站內發生一般車輛火災時,如:車輛發動機、油箱口、電氣線路、貨物等初期火災,目擊者應立即就近取來滅火器、滅火毯進行撲救。在撲救同時,根據火災控制程度,告知司機迅速將車輛駛離加油站。
(2)其他員工應迅速拉開警戒線,防止堵塞交通通道。
(3)如有傷員應及早送往醫院搶救,疏散圍觀人員遠離火災現場。
(4)組織人員清掃現場,確認現場隱患消除后,方可開始營業,并填寫事故記錄,向上級主管公司匯報火災情況。
重大火災事故:
(1)油罐車卸油、車輛加油發生重大火災時,目擊者要立即組織人員用滅火器、滅火毯進行撲救;或通知司機迅速將車駛離加油站到安全地帶,再協助司機撲救火災。
(2)如火勢無法撲救時,應停止營業,勸阻其它加油車輛趕緊開出站內,馬上與地方有關部門和消防隊聯系前來救援。
(3)如有傷員及早送往醫院搶救,疏散無關人員遠離火災現場。
(4)組織人員清掃現場,確認現場隱患消除后,方可開始營業,并填寫事故記錄,并且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現場疏散措施及路線
由現場總指揮組織搶險組的有關人員疏散到外圍,做好配合工作;當火災無法控制時,要將全部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疏散路線為沿著安全通道有秩序地向安全地帶轉移。
4、泄漏處理: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可減少蒸發。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到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焚燒。若大量泄漏,則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七、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疏散前:搶險人員負責檢查有無遺留人員。
2、撤離:組長指揮員工有效撤離。在確認所有人員全部安全擅離后,擅離現場。
3、到達安全地帶后,立即設置明顯警戒線,將事故現場完全隔離,做好監護,防止任何人員擅自進入。
八、危險區的隔離
我站的危險場所是售油區與儲油區。儲油區的防火堤是與外部的隔離的,這個區域內不得有可燃物。售油區周邊是較平地,并配有消防設施,售油區與儲油區均是密閉管道,一旦發生險情,立即關閉通往儲油區的管道,切斷電源。對事故現場的隔離由應急救援小組完成,與救援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現場。發生事故時,必須設置警戒線,搶險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具,并在危險區域外疏導車輛通過,勸離圍觀群眾。
九、搶險、救援的控制措施
利用現有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并及時報警,取得政府機關的支援。
十、傷員現場救護、醫學救治
1、現場救護。救護人員對傷員進行人工呼吸、受傷部位包扎和加固等緊急救護,為搶救和轉移創造條件,爭取時間。
2、醫學救治。要配合醫療人員,將傷員緊急轉移到安全地點,立即請求醫療機構安排搶救力量,盡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和治療。
3、將傷員的受傷情況等資料簡要介紹給醫療單位,以便其做好相應的準備。
十一、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事發后由專業人員進行現場堪查,查找事故原因.由外向內逐次清理,用清水沖洗保證堪查人員的安全.在政府部門調查處理的同時,內部也要組織調查。一般事故由企業組織調查,重特大事故由聯合組織調查;按“四不放過”原則,以各類事故的調查處理情況進行監督。各類事故的調查小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
十二、應急救援保障
1、內部保障。在主管單位的指導和幫助下,全員參與,利用站內部一切有效手段和力量,控制災害升級和蔓延,積極搶救傷員,保護資金和財產。
2、外部救援。將事故情況簡明扼要、迅速地通報當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門、醫院,并積極爭取其支援和幫助,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及時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妥善處理死難者的善后工作。
3、保障制度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監控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和管理制度、安全生產逐級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事故報告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制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崗位標準化操作制度、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等;
安全生產責任制:加油站站長安全職責、加油站安全員安全職責、加油站加油員安全職責、加油站值班長安全職責、加油站接卸崗位安全職責、加油站計量崗位安全職責、設備維修崗位安全職責;
十三、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演練終止程序:當演練結束后進行點評、查找原因、指出不足達到演練目的。
2、突發事件終止程序:向上級領導機關匯報,通知周邊人員救援結束,清點人員現場做出事故調查報告。
十四、應急預案培訓程序
1、每年,由站長負責對全員進行一次應急預案專項培訓。
2、新員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專項培訓。
3、每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培訓要做好記錄。
十五、演練計劃
1、每年應組織不少于一次的應急預案模擬演練。
2、演練由站長組織,加油站全體員工參加。
3、演練結束后,要整理演練記錄,包括對演練計劃、實施方案、演練時間、取得的效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意見等進行書面總結,
4、演練檔案內容包括:演練計劃、實施方案、演練時間、取得的效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意見、現場照片、講評材料等。
5、演練檔案保存期暫定5年。
6、加油站如有人員變動,應及時更換預案的相關內容。
十六、附件
1、組織機構名單:
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于文池
成員:茹素萍 杜廣花 楊麗芬
2、聯系電話:
消防:110
急救中心:120
縣安監局電話:……
下一篇:xx磚瓦廠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