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驗室安全管理措施
1、化驗室內易燃、易爆、劇毒危險品及放射源,均由專人、志柜分類保管和存放,并由熟知此類藥品性能及有關防火、防爆、預防中毒及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常識的保管人員進行集中管理。
2、危險品、裝配危險品(放射源)的設備儀器及進行危險性操作的場所應有警示標志,閑雜人員不得入內。化驗室內部建立《實驗室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墻,責任到人。
3、危險藥品購入后,保管員應按規定進行驗收、登記、建帳、入庫,使用時應有安全員在場監督方可出庫,并建立嚴格的藥品領用登記制度。
4、危險品領出后,由專人負責24小時看護危險品,包括放射源,以防別有用心的人盜走或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危險品移作它用,給他人和社會造成巨大危害。
5、進行危險性操作時,如危險物料的現場取樣、加熱易燃、易爆物的處理、焚燒廢液等均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既要與現場保持一定距離,同時也應能清楚的看到操作地點,并觀察操作全過程,一旦發生意外,要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救治措施。
6、危險品使用完后,剩余藥品、試液、放射源等均由保管員和安全員統一收回,集中保管存放;剩余廢液、廢渣,須經有關的解毒處理后方可排放至指定地點,做好相應的處理,確保不會帶來危害后才能離開。
7、劇毒物品和放射性物質,放入相應的保險柜,加強防范,保管員每日進行檢查,確保保險柜未被撬開或丟失。
8、庫房加裝防盜門和防盜窗,以及防盜報警設施。保管員和安全員應定期對庫房進行查看和清理,發現庫房被盜后,立即上報公司領導,同時報警,保護現場,協助公安部門盡早破案。另外,馬上通知水廠作好應急準備,同時,化驗室要對源水、出廠水、管網水,加大檢測力度,加強檢測頻率,發現問題須及時處理及時解決,確保萬無一失。
(二)水質科化驗室應急預案與響應
水質科在水質分析檢驗中所使用的化學試劑部分有劇毒、放射、易燃等特性,為保證此物質儲存和使用安全,制訂了各項管理制度,并按規范要求進行儲存和保管,并有防范措施,但為防止特殊事件發生后產生的災害,特制訂如下預案與響應。
13.1庫房中存放的劇毒藥品及放射源被盜事故預案。
13.1.1危害后果分析:(1)預謀偷盜,動機是投毒危害社會造成人員中毒。(2)隨機偷盜后仍掉,有可能造成社會危害,使環境受到影響。
13.1.2應急響應措施:(1)發現庫房被盜后,立即上報公司,同時報警,保護現場,通知水廠做好應急準備。(2)在上報公司和報警的同時,立即組織人員對調節池、濾池、清水庫中的儲水進行水質分析,若水質出現問題,馬上通知水廠調整生產工藝,絕不讓不合格水出廠,并派員對管網取水點取水隨時檢測。(3)公安人員到場后,經同意立即組織人員檢查清點被盜藥品數量和種類,按被盜數量、種類、介質分析(理化性質和危害性質)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上報各級主管部門。(4)協助公安部門做好偵破工作。
13.2藥品庫、電氣加熱裝置由于某中原因所引發的火災應急預案。
13.2.1危害后果:人員中毒、財產損失。
13.2.2應急響應措施:
1藥品庫發生火情,部門負責人或當班人立即組織撲救,并將火情情況上報,同時報警。
2撲救時切斷藥品庫電源,針對起火點的藥品性質,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如氯化物、硒化物、磷化物等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沙土或霧狀水,不能用酸堿式滅火器。
3疏散無關人員,防止人員中毒。因為一般劇毒品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有毒氣體,撲救人員應穿戴防毒面具或站在上風口。
4由于劇毒品著火引起可燃液體同時起火時,應服從專業人員指揮滅火,對有可能危及其它房間的設備進行轉移和搶救,以免損失。
5火災撲滅后,協助公安專業人員查找分析起火原因,并執行三不放過原則。
6電氣加熱裝置電源線老化或其它原因引起的電器火情,應首先切斷電源,用1211或干粉滅火器滅火。
7氣瓶(乙炔氣)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輸氣管泄漏,室內充滿氣體時,不得開啟任何設備,關閉氣瓶閥門,開啟門窗通風,通知有關部門更換氣管。
上一篇:礦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下一篇:檢修作業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