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發生事故后,為保證受害人能得到及時救護,控制事態發展,將事故后果和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車間內高爐、焦爐煤氣引起的煤氣中毒、著火、爆炸、泄漏等控制及處理。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車間成立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劉書法
副組長:齊建軍李繼武
組員:康金全(105燒結)
張元海(105燒結)
曹翠龍(65燒結)
楊雪峰(65燒結)
王英杰(安全員)
2、職責:
發生事故后,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并立即上報廠部,排除煤氣泄漏部位,防止事故擴大,危險區域設臨時警戒。各員工在接到命令后,5分鐘到達現場。
四、事故報告程序:
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立即匯報主控室(105m2燒結主控室:8703、8704、8705,65m2主控室:8255、8256),并逐級向安全生產科(8224),生產技術科(8216),集團總調度室(8159、8558、8549),廠部安全廠長:張朝玉(8300)。
2、事故發生后,要立即組織搶救,不得延誤,事故現場由專人指揮,遇到火情及人員傷害,還要直接通知消防隊和醫療急救隊。
五、應急及準備:
1、維修煤氣班備用空氣呼吸器儲氣壓力大于10KPa,確保在事故狀態下隨時可用。
2、各煤氣閥門,氮氣閥門做好日常維護,確保開關靈活。
3、消防水系統加強、檢查維護,確保異常情況下正常使用。
4、各滅火器壓力在有效范圍內,消防栓潤滑良好,開關靈活。
5、當出現火災及爆炸時,為防止電力中斷,出現停運事故,電梯設備不得使用。
6、發生事故后,危險區域設置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交通管制區邊沿設置警戒,確保交通暢通。
六、事故的應急操作及響應
1、操作原則:
煤氣事故發生后,所定危險區域內的所有人員,在現場指揮未宣布應急響應結束前,
必須佩戴呼吸器。
2、應急響應:
(1)發生人員煤氣中毒時,值班及搶救人員,佩戴好呼吸器,將中毒者搶救出煤氣區域,安置在事故的上風口,交通方便的公路外側。
(2)根據中毒者情況,可分別采取吸氧強制人工呼吸,或利用蘇生器等措施,在醫生沒到之前不得停止搶救。煤氣救援人員設置臨時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再次發生事故。值班人員做好煤氣泄露查找及處理工作。
七、煤氣泄露引發著火時應急操作及響應。立即關閉煤氣閥,啟動消防器材,進行噴淋降溫滅火。火災撲滅之前,嚴禁全部關閉煤氣閥門,以免引起回火爆炸。當火熄滅后,應延續20分鐘后再關閉氮氣,及停消防水,防止火災復發。滅火并確認正常后,應關閉煤氣碟閥,可靠切斷煤氣來源。請示現場指揮同意,可關閉噴淋火,進行事故查找和修復工作但需要打開放散閥,并繼續通氮氣對管道內殘余煤氣進行置換,化驗合格后,(含量小于1%)停通氮氣。
八、煤氣泄露發生爆炸時應急操作與響應
1、應急操作:
(1)立即關閉煤氣閥,打開放散閥。
(2)關閉進入煤氣盲板閥,可靠切斷煤氣來源。
(3)向煤氣管道通入氮氣。
2、應急響應:
(1)事故危險區域設置臨時警戒,無關人員禁止入內,在保衛科人員到達后,現場警戒由保衛科承擔。
(2)現場應急搶救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器具當確認無煤氣殘留后,方可詳細檢查設備,及著火原因。
九、應急響應的終止:
1、現場受傷人員救援及事故處理全部完成后,要對事故搶救人員人數,應急設備進行清點,對現場進行清理,并逐級匯報。
2、全部應急工作結束后,指揮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宣布終止。
應急宣布終止后,方可撤離現場警戒,有關人員方可撤離。
3、事故原因未分析清楚或設備隱患未處理之前,不得恢復生產。
帶燒車間
2009年6月1日
上一篇: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理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