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生產過程中突發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處理。
2基本情況
2.1車間概況
說明:本車間始建于二零零六年、主要調整鍋爐給水的指標用;本公司位于吐魯番七泉湖鎮南側周圍主要是廠房和開闊地;工作主要有九位女員工操作;用氨汽作為溶質去稀釋水,使水和氨配成一定濃度,然后用加藥泵注入給水管道內來調整鍋爐給水指標。
2.2危險目標
根據系統及液氨儲罐的擺放位置,現通過系統現狀運行評價報告和設備檢驗報告等,確定以下危險目標。
一號目標:安瓶的擺放位置,一旦泄漏存在危人員及其它設備事故危險。
二號目標:溶液房充氨時,存在人員中毒事故危險。
3組織機構
3.1人員組成
事故應急處理由公司負責人、值班負責人、當班負責人和當班員工組成。
3.2主要職責
3.2.1公司負責人
(1)指揮事故應急處理,確定在場員工每人職責,擔負營救、搶修、維持秩序、后勤服務等工作。
(2)組織營救受害人員,轉移、撤離、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
(3)劃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防止事故危害擴大。
(4)必要時,向110報警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應急救援,并協助有關部門應急救援工作。
(5)決定其它重大應急救援事項。
3.2.2值班負責人
(1)協助公司負責人工作。
(2)公司負責人不在時,代行公司負責人職責。
3.2.3當班負責人
(1)事故發生后,查明原因,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
(2)迅速向值班負責人或公司負責人報告。
(3)接受公司負責人指令。
3.2.4當班員工
(1)事故發生后,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
(2)迅速向當班負責人或值班負責人或公司負責人報告。
(3)服從分配、積極負責、不得逃避。
4事故報警
公司內任何人一旦掌握安全事故征兆或發生安全事故的情況,應迅速向上一級或最高負責人報告;必要時,公司負責人向110報警,并應通過電話等形式向當地政府、安監、公安、質監、環保等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事件的基本情況。報告內容:發生事故的企業名稱、聯系人和聯系電話;發生事故的地點和時間(年、月、日、時、分);發生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以及涉及范圍;發生事故的設備名稱、類別、性質、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5應急處置
5.1自行處置
5.1.1根據發生事故的具體情況,當班員工、當班負責人、公司負責人按照制定的不同事故處理方案組織開展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并及時上報。
5.1.2因搶救人員、控制事故、消除事故、恢復生產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5.2救助處置
難以控制和消除事故,由外部單位、部門趕到并組織開展處理時,公司負責人及員工應積極配合;報告事故發生情況、自行處置情況、目前情況等。
6保障措施
6.1通訊保障
當班員工、當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公司負責人和單位應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并確保通訊設備完好和聯絡通暢。當聯系電話號碼發生變更時,應互相通報。
6.2器材保障
配備必要人員救治、防毒、堵漏、滅火等事故用品和器材。
6.3知識保障
接受和自行經常性地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演練,提高人員救治和事故處置能力。
附件:
1、人員救治辦法
2、事故處理方案
3、配備常用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
4、氨基本知識
附件1:
人員救治辦法
一、現場營救
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事故區營救人員時,首先要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護衣、橡皮手套。
2、將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溫暖通風處,注意傷員身體安全,不能強拖硬拉,防止給中毒人員造成外傷。
3、嚴重中毒者要及時送往定點醫院 氨系統漏氨發生嚴重中毒時,必須及時送往定點醫院進行搶救,在送往醫院的過程要采取必要的救護措施,急救電話:120和999。
4、中毒病人嚴禁飲水。
二、中毒急救
1、氨侵入人身體的途徑 氨的大量泄漏將對人的生命和設備造成危害,一般是通過人的皮膚和呼吸道侵入人體造成危害,氨可深入從鼻腔到肺泡的整個呼吸道,同時人們因鼻受不了刺激而用口呼吸,進入到胃里,引起惡心等到現象,氨很容易侵入粘膜部位,使人們出現刺激難忍等現象。
2、氨中毒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在發生事故大量泄漏時極會出現急性中毒,往往引起喉痙攣聲門水腫,嚴重還會造成呼吸道機械性阻塞而窒息死亡,大量吸入氨氣會引起中毒性肺水腫,呼吸道炎癥、尿道炎癥、眼部炎癥等。
3、將中毒者頸、胸部鈕扣和腰帶松開,保持中毒者呼吸暢通,注意中毒者神態,呼吸狀況,循環系統的功能及心跳變化,同時用2%硼酸水給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檸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對中毒嚴重不能自理的傷員,應讓其吸入1-2%檸檬酸溶液的蒸汽,對中毒休克者應迅速解開衣服進行人工呼吸,并給中毒者飲用較濃的食醋。嚴禁飲水。經過以上處治的中毒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
三、沾氨處理
1、眼:切勿揉搓,可翻開眼皮用流動水或2%硼酸水沖洗眼并迅速開閉眼睛,使水充滿全眼。
2、對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內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檸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長氨在體內擴散。
3、對于皮膚,應脫掉沾有氨的衣、褲,用水和2%硼酸水沖洗受影響的部位,被燒傷的皮膚應暴露在空氣中并涂上藥物。
經過以上處治的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
四、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對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搶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鐘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氣,同時可以用針灸扎穴進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沖。
人工復蘇胸外擠壓法:將患者放平仰臥在硬地或木板上,搶救者在中毒者一側或騎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頭部,用雙手的沖擊式擠壓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鐘60-70次,擠壓時應注意不可用力過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附件2:
事故處理方案
一、氨瓶漏氨事故
氨瓶的管理,氨瓶屬于移動的高壓設備,氨瓶必須每三年進行技術檢查一次,使用12年應報廢。如發現瓶壁有裂紋或局部腐蝕,其深度超過公稱壁厚的10%以及發現有結疤、陷、鼓包、傷痕和重皮等缺陷時,應禁止使用。要嚴格執行氨瓶的使用、儲存、運輸、保管的操作規程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在加氨的過程中漏氨,立即關閉氨瓶出液閥,加氨站的加氨閥,用水淋澆漏氨部位,迅速將氨瓶推離加氨現場。
二、管道漏氨事故
1、如發現管道漏氨后,迅速關閉事故管道兩邊最近的控制閥門,切斷氨液的來源。
2、根據漏氨情況,管子漏氨的大小,可采取臨時打管卡的辦法,封堵漏口和裂紋,然后進行事故部位抽空。
3、加強進行通風換氣,并對事故部位更換新管或修理補焊。
三、加氨裝置漏氨事故
在加氨過程中,加氨裝置漏氨,應迅速關閉加氨裝置最近的閥門和氨瓶的出液閥
四、閥門漏氨事故
發現氨閥門漏氨后,應迅速關閉事故閥門兩邊最近的控制閥,并用堵閥門泄漏專用器具進行堵漏。
如容器上的閥門漏氨,應關閉泄漏閥前最近的閥門,關閉容器的進液、進氣等閥門。在條件、環境允許時,應迅速開啟有關閥門,向低壓系統進行減壓排液。
在處理泄漏事故時,應開啟排風扇進行通風換氣。
注:在處理事故時,用水管噴澆漏氨部位,使氨與水溶解,注意電機的防水保護。
附件3:
配備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
一、配備醫療用品
2%硼酸水、1-2%檸檬酸溶液、0.5%檸檬酸水或食醋等
二、配備事故處理器材
防毒面具(自給正壓式呼吸器、過濾式)、橡皮手套、防護靴、防靜電服裝;
竹簽、木塞、鉛塞、鐵絲、專用管卡、專用堵閥漏器具、橡膠墊、密封用具等;
手錘、鉗子、扳手等。
滅火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滅火器材。
附件4:
氨基本知識
一、氨的特性
氨又稱氨氣(液氨),分子式為NH3,無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具有毒性。在標準狀態下,其密度為0.771kg/m3,常壓下的沸點為—33.41℃,臨界溫度為132.5℃,臨界壓力為11.48MPa。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能溶解900體積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稱為氨水,呈弱酸性。氨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能形成爆鳴性氣體,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爆炸下限為15.7%,爆炸上限為27.4%,引燃溫度為651℃。
二、氨的危害
氨揮發性大,刺激性強烈。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組織壞死。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痰等;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胸部X線征象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劇,出現呼吸因難、紫紺;胸部X線征象符合肺炎或間質性肺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劇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呼吸究迫、譫妄、昏迷、休克等。皮膚接觸液氨會引起化學性灼傷,使皮膚生瘡糜爛。液氨濺入眼內可引起凍傷、凍僵,并變為蒼白色。
結論:
在系統的正常運行過程中,更應強調操作的規范性,做到人員到位、管理到位、搶救設施到位、應急方案到位。注重企業技術人員的培養,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操作人員的責任心,及時發現事故的苗頭及時處理,杜絕重大漏氨事故的發生,保證安全生產。
上一篇:高溫雷雨天氣應急處理預案
下一篇:防洪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