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yè)務合作 | 會員

中毒和窒息應急預案

2014-06-30   熱度:   收藏   發(fā)表評論 0

  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發(fā)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

  1)爆破后通風散煙不徹底,作業(yè)人員提前進入作業(yè)面;

  2)地下洞室開挖過程中有毒氣體大量涌出;

  3)人工挖孔樁等有限空間施工時,由于空氣流動性差,導致氧氣含量不足引起的窒息。

  4)氨泄漏導致的中毒。

  5)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和窒息。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切實把職工生命安全作為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擴大,千方百計把事故造成是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2)統(tǒng)一指揮原則:應急救援工作必須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指揮下開展。

  (3)安全原則: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安全,嚴防搶救過程中發(fā)生事故。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jiān)控

  1)普及急救互救訓練,添置有效防護面具,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檢測,防止泄露。

  2)具有窒息性中毒可能的環(huán)境要保證足夠的通風,懸掛警示標志,必要時裝置自動報警設備。

  3)制定和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

  4)進入限制空間作業(yè)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旅行審批手續(xù)后方能作業(yè)。

  5)進入高濃度或通風不良的窒息環(huán)境作業(yè)或搶救前,應進行有效通風換氣,戴防護面積,并有人監(jiān)護。

  4.2預警行動

  在具有窒息性中毒可能的環(huán)境中作業(yè)時,應有監(jiān)控人員現場監(jiān)控,對不適合作業(yè)的環(huán)境應在明顯部位設置警示標志。

  對突發(fā)性中毒事件,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周邊施工人員發(fā)出信息,緊急撤離。通知帶班人員,并加強通風,同時通知現場應急領導小組,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

  5信息報告程序

  1)報警系統(tǒng)及程序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必要時可先行向外部救援機構尋求支援。

  2)現場報警方式

  報警主要采取移動電話、對講機、口頭等方式報警。當事人或知情人應首先向現場負責人報警,同時向周邊人員呼喊,請求支援;現場負責人接到報警必須組織人員開展施救工作。同時,向上一級報告。各班組、施工作業(yè)隊、工區(qū)、項目部職能部門、項目部、分局等負責人的電話號碼,定期在本單位內部發(fā)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參建人員。

  3)通訊、聯絡方式

  為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各單位、部門等負責人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開通,隨時接收應急救援報告和發(fā)布相關信息,充分利用電話、對講機、網絡進行聯絡;有條件的單位至少安排一部值班應急車,在電話、對講機、網絡中斷的情況下,利用車輛進行內外、上下聯絡,確保信息暢通。

  4)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

  為了救援單位及人員在最短的時間了解事故情況,及時開展救援,報警內容必須簡練、準確。

  5)向外求援方式

  在內部救援能力不足時,主要向鄰近請求協調其他單位救援。必要時,向社會救援組織發(fā)出應急救援信息,如120(醫(yī)療救護)、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分級標準進行事故分級,并分為三級應急響應。

  2)響應分級

  (1)Ⅰ級應急響應

  發(fā)生Ⅰ級、Ⅱ級事故時,由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配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Ⅱ級應急響應

  發(fā)生Ⅲ級事故時,由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協調處理。

  (3)Ⅲ級應急響應

  發(fā)生Ⅳ級事故時,發(fā)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處置。

  6.2響應程序

  1)Ⅰ級響應程序

  當事故達到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同時按照如下內容響應:

  a、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公司,公司接到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應急預案,組成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應急事項做出決策和部署。

  b、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

  c、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及時向四川省安監(jiān)局、股份公司等上級單位報告事故情況,并及時續(xù)報事故發(fā)展態(tài)勢。

  2)Ⅱ級應急響應

  當達到Ⅱ級應急響應標準時,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及各救援小組成員到位,先期開展現場應急救援。

  b、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到位,及時掌握事態(tài)發(fā)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向現場應急指揮部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性意見。

  c、應急指揮中心按照程序向公司報告事故救援進展情況,并及時續(xù)報事態(tài)發(fā)展和現場救援情況。

  3)Ⅲ級應急響應

  當事故達到Ⅲ級應急響應標準時,事故發(fā)生單位(部門)應急指揮機構立即啟動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立即向事故發(fā)生單位應急指揮機構報告,事故發(fā)生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接到報告后,該機構成員必須立即到位。

  b、由事故發(fā)生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織研究制定決策救援方案,統(tǒng)一指揮和調配本單位(部門)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的應急處理;必要時請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門采取應急行動,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c、應急辦公室進入預備狀態(tài),做好如下應急準備:應急辦公室立即向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報告事故情況,應急領導小組主要成員到位,并按照應急指令下達程序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意見;應急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tài)發(fā)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

  6.3處置措施

  1)有毒有害氣體中毒及缺氧事故的受害人員,在能夠或勉強自理的情況下,要立即選擇正確的避災路線,迎著新鮮風流的來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或井口。

  2)應急救援搶救組到達事故現場后,應馬上進行空氣成分監(jiān)測;如果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太高,要馬上進行局部強力通風,條件許可時也可打開氧氣瓶輸送氧氣;如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已降到允許濃度時,可立即進行搶救,并對中毒或窒息人員進行簡單的急救。

  3)應急救援指揮組成員、應急救援搶救組的成員、醫(yī)務人員要根據中毒特征迅速判定中毒根源,采取相應的急救方法進行必要的現場急救,并用擔架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送醫(yī)院治療。

  4)一旦發(fā)生特大中毒窒息事故,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時,應立即向上級單位或外部救援尋求支援。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各單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為主,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應急救援物資供應保障體系,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的內部聯動機制,做到資源共享,動態(tài)管理。在應急狀態(tài)下,服從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的統(tǒng)一指揮、調配。管理責任人經常進行檢查,保證設備、設施完好有效,數量合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龙门县| 宁明县| 尤溪县| 汾阳市| 蕲春县| 黄大仙区| 锦屏县| 舟山市| 上思县| 阳城县| 响水县| 汉川市| 普定县| 北票市| 鸡东县| 绩溪县| 泰宁县| 二连浩特市| 怀远县| 崇明县| 南汇区| 英吉沙县| 通渭县| 武乡县| 富蕴县| 南华县| 开平市| 瑞昌市| 淮安市| 陕西省| 孟津县| 额济纳旗| 子洲县| 郸城县| 无锡市| 江油市| 枣庄市| 阳原县| 江津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