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

2014-07-02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食物中毒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食物中毒常見有化學性食物中毒和細菌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主要是一些有毒的金屬,非金屬及其化合物,農藥和亞硝酸鹽等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是人們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者會出現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癥狀,如口干、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人為本、善待生命”為原則,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降低發病率,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點,保護廣大員工的切身利益。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4預防與預警

  4.1污染源監控

  1)制定切實可行的衛生制度;

  2)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是思想,做好食品衛生工作;

  3)掌握如下食物中毒發生規律和重要環節:

  (1)禁止銷、購有毒或變質食品;

  (2)防止食品變質或污染;

  (3)食品的采購、加工要有計劃性,防止積壓變質;

  (4)加強食品的制、貯、用過程中的衛生管理,防止變質或污染;

  (5)從事炊事工作的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凡患有傳染病者不得從事飲食工作;

  (6)消滅蠅、鼠、蟑螂等傳染媒介,建立必要的衛生設施和食品衛生防護設備。

  4)食前消滅病原體

  (1)檢查食品質量,腐敗、變質、污染的食物做到不買、不做、不吃;

  (2)飯菜要煮熟、燒透,剩飯菜一定要回鍋燒煮后方可食用;

  5)廣泛開展食品衛生宣傳工作。

  4.2預警行動

  發現員工有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等癥狀時,應及時確認發病原因。在確認為食物中毒后,應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并通知附近醫院,同時對食堂可疑食物進行封存。

  5信息報告程序

  1)食物中毒事件報告時限和程序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現場人員應及時聯系附近醫院,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匯報,逐級上報至上級衛生監督檢驗機構。報告的內容有:發生中毒的單位、時間、地址、中毒人數及死亡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搶救調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預防方法。若懷疑投毒,則應向公安部門報告。

  2)向外求援方式

  在內部救援能力不足時,主要向鄰近請求協調其他單位救援。必要時,向社會救援組織發出應急救援信息,如120(醫療救護)、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1)食物中毒事件分級

  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三級:I級重大、II級較大、III級一般。具體分級為:

  1)重大(I級):中毒人數在100人以上,或死亡1人(含1人)以上群體性食物中毒;

  2)較大(II級):食物中毒事件(II級):中毒人數在30—100人,無死亡病例發生。

  3) 一般(III級):指中毒人數30人以下,中毒原因簡單,造成社會影響小的食物中毒。

  2)響應分級

  (1)Ⅰ級應急響應

  發生Ⅰ級食物中毒事件時,由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配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級應急響應

  發生Ⅱ級食物中毒事件時,由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處理。

  (3)級應急響應

  發生Ⅲ級食物中毒事件時,發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處置。

  6.2響應程序

  1)Ⅰ級響應程序

  當食物中毒事件達到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同時按照如下內容響應:

  a、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及各救援小組成員到位,并及時聯系附近醫院,組織人員對中毒人員進行簡單應急處置。

  b、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及各救援小組成員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

  c、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及時向當地政府、醫療衛生部門及集團公司報告情況。

  2)Ⅱ級應急響應

  當達到Ⅱ級應急響應標準時,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及各救援小組成員到位,并及時聯系附近醫院,組織人員對中毒人員進行簡單應急處置。

  b、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到位,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向現場應急指揮部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性意見。

  c、應急指揮中心按照程序向公司報告食物中毒事件救援進展情況,并及時續報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

  3)Ⅲ級應急響應

  當環境污染事故達到Ⅲ級應急響應標準時,發生單位(部門)應急指揮機構立即啟動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立即向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單位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接到報告后,該機構成員必須立即到位。

  b、由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織研究制定決策救援方案,必要時請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門采取應急行動。

  c、應急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

  6.3處置措施

  1)當中毒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呼叫附近人員救援,并及時報告應急救援辦公室。

  2)現場應急領導小組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中毒事故發生以后,應:

  (1)立即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上報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

  (2)如中毒嚴重,立即向附近醫院電話求援。講清中毒人員癥狀、持續時間、人數、地點,并引導急救車到達現場;

  (3)組織醫療救護組對中毒病人進行簡單急救,配合急救醫院救護醫務人員對中毒病人做進一步的急救,并護送病人住院治療。

  (4)保護事故現場,封存食堂剩余食物,如有嘔吐物,應用干凈塑料袋等容器封存,供衛生防疫部門化驗。

  3)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告后,全體成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

  4)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后,應急領導小組派人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并做好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各單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為主,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應急救援物資供應保障體系,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的內部聯動機制,做到資源共享,動態管理。在應急狀態下,服從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的統一指揮、調配。管理責任人經常進行檢查,保證設備、設施完好有效,數量合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河东区| 二手房| 卢龙县| 基隆市| 保山市| 大宁县| 保康县| 伊春市| 罗田县| 咸阳市| 珲春市| 延长县| 门头沟区| 嵊州市| 福州市| 松滋市| 太白县| 洱源县| 五指山市| 宕昌县| 尚义县| 乌兰察布市| 白沙| 蛟河市| 花莲市| 乃东县| 临海市| 临沂市| 奉新县| 枣阳市| 铜陵市| 芮城县| 辽宁省| 汾阳市| 山西省| 大厂| 紫金县| 肇源县| 新乐市|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