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公司危險化學品發生事故時,確保相關急救組織和人員能夠快捷到位并能采取各種有效應變措施進行控制,使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影響等降低到最低限度。
2、范圍
適用于公司液氨、硫酸等危險化學品發生泄露、火災、爆炸以及引發的人員傷亡和環境污染事故。
3、公司及周邊的基本情況
3.1 公司基本情況
3.1.1 中紡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基本情況
3.1.2 公司周邊情況,包括相鄰單位辦公位置、何種作業 、從業人數以及周邊道 路名稱等。
4、 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和對周圍的影響
4.1 危險目標的確定
根據公司使用、儲存、生產的危險化學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特點,確定些油、液氨二個危險應急救援目標。
4.1.1 1號目標柴油及危險特性
柴油是一種有色、無嗅的氣休,其特點為:為易燃、易爆、易泄漏,其燃燒時火焰為藍色,幾乎可見。泄漏后遇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
4.1.2 2號目標液氨及危險特性
液氨是一種有毒氣體,其危險是:泄漏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特,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映,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人體嚴重呼入后可導致死亡。
4.2 對周圍、周邊的影響
一旦危險化學品發生嚴重泄漏、火災和爆炸事故,將對周圍、周邊的人員和生產設備產生重大影響。
4.2.1直接傷損精練廠從業人員和廠房的一切設備、設施和辦公樓、罐區等的人員、設備。
5、 危險目標周圍消防器材設施、個體安全防護設備及分布情況
5.1 精練車間
一期精煉一層壁式消火栓 個,MFZL4干粉 具,日常勞保用品。
5.2 分提車間
分提車間壁式消火栓 個,MFZL8干粉 具,MFZL4干粉 具,MT35干粉 臺,防毒面罩 個,(應設有氨氣泄漏報警器 個,并設有噴淋設施以及日常勞保用品,周圍消火栓)。
6、應急救援指揮系統
6.1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參照公司(緊急事故應變預案)
6.2 應急救援組織成員名單及電話(參照緊急事故應變預案)
6.3 職責
6.3.1 指揮部
A 負責本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
B 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C 檢查督促并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D 發生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E 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F 依據發生事故的程度,決定是否外援請求。
G 接受政府應急救援組織的指令和指揮。
H 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并協助政府進行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總結。
6.3.2 應急救援組
A 通訊組
由事發現場的班長和相關人員組成。災害發生后,立即用對講機、電話并按程序報告,扼要準確地報告發生事故的基本情況。
B 急救組
由當班操作工組成,主任或班長任組長。依據生產工藝、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利用現場配備的消防器材設施和安全防護用品,實施緊急初級撲救,抑制災害擴大。
C 增援組
由相鄰車間的各急救組一半成員和生產部組成。其指揮人,由指揮部成員擔任,總指揮臨時指定。接到事故發生的救援信息后,據情提帶相關救災器材和設施,火速趕往事故現場或信息指定位置,在指揮部的統一指令下,實施人員搶救,危險物質疏散,隔離危險區等緊急救援工作。
D 警戒組
由員和現場臨時指定的人員組成,隊長(或當班班長)任組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維護事故現場四周的秩序、警戒各種疏散物資齊全,接應外援,并協助疏散組進行員工疏散等任務。
E 疏散組
由綜合部牽頭,其他非生產部門的主管組成。負責公司非生產員工和非事故現場人員及其他單位人員緊急疏散,按預先規定的路線,到達指定的集結地點。
F 救護組
由綜合部,其指揮人,由指揮部成員擔任,總指揮臨時指定。擔負搶救傷員、救護器材、物資供應等任務,并協助醫院、衛生和環保部門處理相關救護事宜。
G 調查組
由綜合部及相關人員組成,其負責人由總指揮指定。依照公司《安全事故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事故調查,并協助政府安全主管等部門,對事故的原因、責任,進行調查、分析、處理和善后工作。
6.4 指揮部人員分工
6.4.1 總指揮
組織指揮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并服從外援組織的指揮、指令,進行綜合應急救援。
6.4.2 現場指揮
在總指揮、副總指揮未到達現場之前,代行其職責,其到達后立即匯報情況并在其指揮下積極開展救援工作。
6.4.3 指揮部成員
在上述指揮人員未達現場之前,代行其職責,其到達現場后,即刻簡要報告情況并隨時聽從總指揮的應急命令和安排。
6、 事故報告程序、報警內容及內部、外援電話
7.1 事故 報告程序、報警內容及內部、外援電話
7.1.1 報告程序
7.1.2 通訊聯系
生產部電話: 綜合部電話:
7.2 報警內容及外援電話
7.2.1 報警內容
報警單位、姓名、電話、地點、類型、程序、路線。
7.2.2 外援電話
火警:25761192、25761193、119 急救中心:120
管委會值班25761001
7、 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8.1 事故發生的原因、程序及相關情況的概述
8.1.1 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發生泄露、火災危險事故的主要部位是精練廠的柴油、特種油車間的液氨,其泄漏量視其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工作壓力等條件而不同,泄漏的波及范圍因泄漏量、季節、風向、風力等因素不同也不一樣。發生事故起因很多,如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腐蝕、工藝失控、物料不純,設備巡檢不到位以及發生的自然災害等。
8.1.2 危險化學品目標發生的一般事故,因設備的微量泄漏及局部發生一般火情,通過安全報警系統和安全設施、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早發現后,依照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予以處理,從而消除或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
8.1.3 危險化學品發生重大事故,安全報警系統或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并波及廠區周邊單位。為保證員工的身體安全,在公司正門前的道路南側,確定一個緊急疏散集結點。
8.2 1號目標發生嚴重泄漏事故
8.2.1 當現場操作人發現柴油泄漏,不能控制時,應立即啟動通訊組、警戒組,并快速逐級報告主管(夜間同時報告公司值負責人)和安委會。
8.2.2 在報告的同時,急救組隨既定成立,事故現場的最高職務人員為現場負責人,立即對組員明確分工,指令其迅速進行現場核查實情,快速關閉防火堤內的雨水井閥門,并盡可能把得知的詳情報告安委會,同時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
8.2.3 警戒組接報后,迅速組織人員到位,并按指揮人員的指令立即布置事故現場周圍的警戒;封鎖道路、禁止車輛通行;嚴防任何無關人員和一切非防爆工具進入事故現場;停止警戒區域內動火作業。
8.2.4 安委會接到事故報警后,迅速報告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夜間發生事故時,安委會應立即通知公司夜班值班負責人或趕到現場的部門主管,擔負臨時指揮任務。
8.2.5 現場指揮須快速了解急救組核查的情況,并及時調動機修值班員工和相關人員,佩戴好安全防護用品,進一步查找、確認泄漏的部位和原因后,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柴油供應系統,關閉相關閥門和設備,如還不能控制,且泄漏的部位和原因后,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柴油供應系統,關閉相關閥門和設備,如還不能控制,且泄漏量和波及范圍逐步擴大,以及現場發生人員嚴重傷害等包情,應向指揮部快速報告,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方案。
8.2.6 總指揮接報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序迅速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車和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指揮部成員和應急增援組,救護組、疏散組,立即奔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8.2.7 指揮部成員依據總指揮的分工和要求,迅速帶領相關應急組人員,戴好防護設施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現場傷員救護(重傷員急送醫院搶救)、物資搬運、隔離等相關救援行動,當溶劑泄漏危及廠內外人員和相鄰單位的安全時,應急疏散組須組織有關人員,在指揮部的協調下朝上風向安全地帶疏散,并及時準確的清點人數,與此同時,快速通知相鄰單位采取措施做好各種自防、自救工作。
8.2.8 增援組中的搶修人員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和現場指揮的具體要求,對溶劑泄漏部位進行快速搶修。
8.2.9 當事故狀態得到控制,指揮部指令事發部門和動力維修部的技術人員會同車間,對泄漏設備和相關系統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測)復查,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即可令車間在本部門經理的指揮下,并依照相關操作規程恢復生產。
8.2.10 事故控制后,調查組立即開展工作,依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發生事故的綜合原因、責任進行調查 、分析、認定,并根據甕相關制度,提出處理建議,報告總經理審批。
8.2.11 當班負責人,在內部救援報告的同時,應據情快速做出是否外援,若需外援,應立即啟動7.2程序 ,外援到達現場后,總指揮或現場指揮人員,向其匯報事故基本情況,在其指揮下實施應急救援,并配合其做好事故原因調查和相關善后工作。
8.3 A區目標發生火災事故
8.3.1 當發現精煉部位發生火災,不能控制時,應立即啟動通訊組、警戒組,并快速逐級報告主管(夜間同時報告公司值班負責人)和安委辦。
8.3.2 在事故報告的同時,急救組隨即成立,事故現場的最高職務人員為現場負責人,迅速對組員明確分工,安排人員停車,確定著火部位,關閉相連閥門,并據情使用消防器材設施,進行初級、快速有效的聯動救災。
8.3.3 警戒組接報后,迅速組織人員到位,并按指揮人員的指令,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回檢查,嚴防無關人員進入禁區。
8.3.4 急救組在安排停車的同時,對進油器必須作好料封,保證大閘閥關閉。
8.3.5 若火情發生在設備內部 ,應迅速啟動蒸氣滅火;發生在設備外部,啟動消防水滅火系統實施滅火。
8.3.6 安委會接天火災報告后,迅速報告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夜間發生事故時,安委辦立即通知公司夜間值班負責人或趕到現場的部門主管,擔負臨時指揮任務。
8.3.7 初級措施實施后仍不能控制,且火災繼續蔓延,現場人員出現傷害等急情,現場指揮應將此懷速報總指揮,并提出控制火災的具體方案。
8.3.8 總指揮接報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迅速做出應急決定,并命令指揮部成員和應急增援組,救護組、疏散組,立即奔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8.3.9指揮部成員依據總指揮的分工和要求,迅速帶領相關應急組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現場傷員救護(重傷員包送醫院搶救)、物資搬運、隔離等相關救援行動,當火災危及廠內外人員和相鄰單位的安全時,應急疏散組須組織有關人員,在指揮部的協調下迅速向集結點疏散,并及時準確的清點人數,與此同時,快速通知相鄰單位做好自防、自救工作,防止損害擴大。
8.3.10 當事故狀態得到控制,指揮部指令事發部門和動力維修部的技術人員會同車間,對失火部位和相關系統進行認真細致的復查,確認事故已消除,即可令車間在本部門經理的指揮下,依照相關操作規程恢復生產。
8.3.11 內部事故調查以及報警外援和善后工作處理,執行8.2.10和8.2.11條款。
8.4 A區目標發生泄漏、火災事故,應立即啟動該廠制定的《火災應急救援預案》,若不能控制,須快速啟動《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8.5 B區目標發生泄漏、火災事故,應立即啟動該廠制定的《氨氣泄漏緊急疏散預案》和《火災應急救援預案》,若不能控制,須快速啟動《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8.6 現場急救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8.6.1 指揮系統須保持暢通,現場救援組織不紊亂,救援組織和人員,謹防慌亂、蠻干,要聽從指揮,服從命令。
8.6.2 注意自身安全防護。各救援組須根據不同類型的事故以及現場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措施,并要求救援人員佩戴好相應的防護設施,嚴防救援人員發生傷亡,擴大事故損失。
8.6.3 分工合作,通力救援。當事故現場有大批傷員和危險物品急需搬運、隔離的情況下,各救援組應分工合作,并做到急救處理程序化,任務到人,職責明確,團結協作。
8.6.4 現場急救是一項復雜的工作,特別是處理事故發生的關鍵性部位,須指派救援技能高,相關知識豐富的人員處理。現場情況千變萬化,救援組織要靈活,隨機應變,切忌機械和教條。
8.6.5 做好登記統計工作。事故現場急救工作的統計,做到資料、數據準確,為事后總結經驗教訓積累第一手資料。
8.7 預案有關規定和要求
8.7.1 落實應急救援組織,防
上一篇:礦井突然停電應急預案
下一篇:爆炸和灼燙事故應急處理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