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頒布煤礦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1982]

2003-10-29   -   |   收藏   發表評論 0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煤礦鐵路運輸任務不斷增長,這就對煤礦鐵路運輸管理的安全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貫徹好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做好行車事故的處理,特制訂《煤礦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

  第二條 確保行車安全,必須加強領導。做到:

  1.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第把安全工作列入各級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發揮安全監察部門作用,教育廣大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思想,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認真執行規章制度;

  2.支持預防為主,定期開展群眾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搞好“六查”(查思想查紀律、查制度、查領導、查隱患、查質量),及時消除隱患;

  3.加強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發動廣大職工努力鉆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提高技術設備質量;

  4.對長期堅持安全生產和防止事故有功人員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第三條 發生行車事故應采取積極措施。迅速搶救,盡量減少損失,要本著“三不放過”的精神,依靠群眾,調查研究,找出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制定對策,防止同類事故繼續發生。對事故責任者,應根據事故性質和情節,予以嚴肅評教育、紀律處分,直至給以必要的經濟、法律制裁。事故性質、情節特別嚴重的還要逐級追究領導責任,對已發生的事故,應按本規則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及時上報,嚴肅處理,對事故拖延處理,推脫責任,姑息縱容,隱瞞不報或不如實反映情況的應予以嚴肅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第四條 本規則適用于自營礦區鐵路(包括露天礦鐵路)行車系統,凡在行車工作中,因違反規章制度,違反勞動紀律,或因技術設備不良及其他原因,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影響正常行車或危及行車安全的,均構成行車事故,按照本規則處理。

  凡屬交通肇事。礦外事故,則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本規則修改和解釋權屬于煤炭工業部,各單位在執行中遇到問題應及時報部。

  第二章  行車事故分類

  第五條 按照事故造成的傷亡程度、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對行車的影響時間及事故性質,煤礦鐵路行車事故分為特級事故、一級事故、二級事故和三級事故。

  第六條 凡所發生的行車事故,造成下列后果之一者,均為特級事故。

  1.人員死亡三人或死亡、重傷合計五人及其以上者;

  2.直接經濟損失價值五萬元及其以上者;

  3.機車大破一臺及以上;

  4.客車大破二輛及以上;

  5.貨車大破六輛及以上;

  6.主要車站或主要正線行車中斷二十四小時及其以上者。

  第七條 凡所發生的行車事故、造成下列后果之一者,均為一級事故。

  1.有人員死亡或重傷三到四人者;

  2.直接經濟損失價值二萬元及其以上,不足五萬元者;

  3.機車中破一臺及以上;

  4.客車大破一輛;

  5.貨車大破二輛至五輛;

  6.主要車站或主要正線行車中斷十二小時及其以上,不足二十四小時者。

  第八條 凡所發生的行車事故,造成下列后果(包括雖未造成損害后果、但性質嚴重的)之一者,均為二級事故。

  1.重傷一到二人者;

  2.直接經濟損失價值五千元及其以上不足二萬元者;

  3.主要車站或主要正線行車中斷六小時及其以上,不 足十二小時;

  4.列車沖突;

  5.向占用線上違章接入列車;

  6.未辦或錯辦閉塞發出列車;

  7.在未準備妥當的進路上接發列車;

  8.擅自開車;

  9.列車冒進信號或越過沖標;

  10.列車進入異線;

  11.機車、車輛溜入區間或站內;

  12.列車中機車、車輛斷軸;

  13.列車中機車、車輛制動梁脫落。

  第九條 凡所發生行車事故,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三級事故。

  1.直接經濟損失價值五百元及其以上,不足五千元者;

  2.列車脫軌;

  3.列車分離;

  4.擠岔子;

  5.調車作業中發生沖撞,造成損失者;

  6.調車作業碰軋脫軌器或防護信號;

  7.調車作業越過止調車的信號機;

  8.闖車檔;

  9.列車沖撞施工機械、輕型車輛或小車作業越過禁止調車的信號機;

  10.列車越過停車標志;

  11.列車中自翻車中途自翻;

  12.自翻車扣斗;

  13.動輪擦傷過限;

  14.電機車刮受電弓;

  15.蒸汽機車燒漏熔栓;

  16.機車、車輛燃軸;

  17.架線折斷;

  18.乘務員漏乘;

  19.其它,經礦(部、處)有關部門認定構成的行車事故。

  第三章  行車事故的通報

  第十條 發生行車事故時,現場負責人應即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概況等及時報告礦(部、處)(礦、部、處,)系指露天礦、運輸部、運輸處、下同)行車調度員和有關站、段長。

  第十一條 礦(部處)行車調度員接到現場事故報告后。均應做好行車事故概況記錄。凡特級、一級、二級事故立即報告礦(部處)長、有關副礦(部、處)長和局調度,如需要救援列車包括軌道吊車或救援隊時,應立即調度命令指示出動。趕赴現場,同時通報礦(部、處)保衛部門和有關業務科室。
  第十二條局調度員接到特級、一級事故通報后,立即報告礦務局局長、有關副局長及安監、保衛部門和有關業務處(室)。特級事故還要快速報告省煤炭局和煤炭部。

  如發生嚴重行車事故,當時雖尚未判明是否算特級、一級事故,亦應按本條規定通報。

  第十三條 礦行車調度員應將每件行車事故及時填寫“行車事故概況表”(附表一),同時抄送礦)(部、處)安監部門。發生特級、一級事故時,各級安全監察部門及有關業務部門應交將詳細情況及時逐級報告上級主管業務部門。

  第四章  行車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第十四條 特級、一級事故由礦務局處理,并報省煤炭局和煤炭部,一級事故報省煤炭局備案。特級事故由省煤局審查批復,報部備案。二級、三級事故由礦(部、處)處理并報礦務局核備。當事故涉及兩個單位時,由上級裁處。

  第十五條 特級、一級事故調查和處理: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當事人必須積極搶救受傷人員,負責保護現場,等候處理。

  2.當礦(部、處)接到特級、一級事故通報后,須立即組成以礦(部、處)長或主管副礦(部、處)長任主任委員,安監、保衛、業務主管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委員的事故調查處理委員會,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積極搶救傷員,采取恢復行車,同時做好以下工作。

  (1) 勘察現場,繪制現場意圖、拍照并做好調查記錄。

  (2) 對事故地點詳細檢查,確定機車撒砂、制動位置和其它有關事項。對機車、車輛、線路接觸網等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如有設備破損故障時應保存其實物。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五家渠市| 武冈市| 澎湖县| 孟津县| 高台县| 安福县| 洞口县| 临夏县| 清新县| 德惠市| 小金县| 锡林郭勒盟| 商南县| 宜黄县| 克山县| 罗平县| 沁源县| 威海市| 丹寨县| 宣化县| 郓城县| 聂荣县| 绥中县| 信宜市| 塔城市| 长治县| 临泉县| 广东省| 崇左市| 洱源县| 阿坝| 青神县| 康乐县| 临夏市| 祥云县| 保山市| 额敏县| 都匀市| 大新县| 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