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化學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約(1992)

2007-01-25   國際勞工局   |   收藏   發表評論 0
  化學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約
  
  1990年6月25日國際勞工組織通過。本公約在國際勞工公約系列中稱為“第170號公約”。
  
  中國勞動部于1992年8月27日提交國務院批準。
  
  國際勞工組織大會:
  
  經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召集,于1990年6月7日在日內瓦舉行其第七十七屆會議,并注意到有關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特別是,1971年本公約和建議書,1974年職業癌病公約和建議書,1977年工作環境(空氣污染、噪音和震動)公約和建議書、1981年職業安全衛生公約和建議書、1985年職業衛生設施公約和建議書、1986年石棉公約和建議書,以及作為1964年就業傷害津貼公約的附件、1980年經修訂的職業病清單,并
  
  注意到保護工人免受化學制品的有害影響同樣有助于保護公眾和環境,并
  
  注意到工人需要并有權利獲得他們在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制品的有關資料,并
  
  考慮到通過下列方法預防或減少工作中化學制品導致的疾病和傷害事故的重要性:(a)保證對所有化學制品的評價以確定其危害
  
  (b)為雇主提供一定機制,以從供貨者處得到關于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制晶的資料,這樣他們能夠實罐保護工人兔受化學制品危害的有效計劃,
  
  (c)為工人提供關于其工作場所的化學制品及其適當防護措施的資料,這樣他們能有效地參與保護計劃,
  
  (d)確定關于此類計劃的原則,以保證化學制品的安全使用,并
  
  認識到在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之間,以及與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及聯合國工業和發展組織就國際化學制品安全計劃進行合作的需要,并注意到這些組織制訂的有關文件。規則和使用指南,并
  
  經決定采納本屆會議議程第五項關于化學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的某些提議,并
  
  經確定這些提議應采取國際公約的形式,于1990年6月25日通過以下公約,引用時得稱之為1990年化學制品公約。
  
  第一部分范圍和定義
  
  第一條
  
  1.本公約適用于使用化學制品的所有經濟活動部門。
  
  2.凡批準本公約的會員國主管當局,經與最有代表性的有關雇主和工人組織協商,及在評價所包含的危害和應采取的保護揩施的基礎上:
  
  (a)得準許某些特殊經濟活動部門、企業或產品在下列情況中免于實施本公約或其著干條款:
  
  存在實質性特殊問題;
  依照國家法律或實踐提供的全部保護不低于完全實施本公約各項條款所構成的保護;
  (b)應做出特殊規定以保護其泄露繪競爭對手可能造成對雇主經營的損害的機密資料,只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不因此而受到傷害。
  
  3.本公約不適用于其在正常或合理可預見條件下的使用不造成工人接觸有害化學制品的物品。
  
  4.本公約不適用于有機物,但適用于有機物衍生的化學制品。
  
  第二條
  
  就本公約而言:
  
  (a)“化學制品”一詞系指化學原素和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無論其為天然或人造;
  
  (b)“有害化學制品”一詞包括根據第六條被歸類為有害,或有適當資料指明其為有害的任何化學制品;
  
  (c)“化學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一詞系指可能使工人接觸化學制品的任何工作活動,包括:
  
  化學制品的生產;
  化學制品的搬運;
  化學制品的貯存;
  化學制品的運輸;
  化學制品廢料的處置或處理;
  因工作活動導致的化學制品的排放;
  化學制品設備和容器的保養、維修和清潔;
  (d)“經濟活動部門”一詞系指包括公營部門在內的雇用工人的所有部門;
  
  (e)“物品”一詞系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特定形狀或構成,或處于其自然形狀,其在這樣形式下的用途全部或部分地取決于其形狀或構成的物體;
  
  (f)“工人代表”一詞系指根據1971年工人代表公約被國家法律或實踐所如此承認的人員。
  
  第二部分總則
  
  第三條
  
  應就為使本公約各項規定生效所采取的措施與最有代表性的有關雇主和工人組織進行協商。
  
  第四條
  
  會員國應依照國家條件和實踐并經與最有代表性的雇主和工人組織協商,制訂、貫徹關于化學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的連續性政策并進行定期審查。
  
  第五條
  
  如證實在安全和健康方面屬正當,主管當局應有權禁止或限制某些有害化學制品的使用,或要求在使用此種化學制品時予以事先通知和批準。
  
  第三部分分類和有關措施
  
  第六條分類制度
  
  1.應由主管當局,或經主管當局批準或認可的機構,根據國家或國際標準,建立適當的制度或專門標準,以按照其固有的對健康和身體的危害方式和程度對所有化學制品進行分類,及對確定化學制品是否有害所需的有關資料進行判定。
  
  2.可通過以其各種化學制品固有危害為基礎進行的判定確定兩種或多種化學制品的合成品的危害特性。
  
  3.在運輸時,此種制度和標準應考慮關于危險品運輸的聯合國建議書。
  
  4.分類制度及其實施應逐步推廣。
  
  第七條標簽和標志
  
  1.所有化學制品應加以標志以表明其特性。
  
  2.有害化學制品應以易于為工人理解的方式另外加貼標簽,以便提供關于其分類,其具有的危害以及應遵循的安全預防措施的基本資料。
  
  3.(1)應由主管當局,或經主管當局批準或認可的機構,根據國家或國際標準,依照本條第1和第2款提出對化學制品加以標志或加貼標簽的要求。
  
  (2)在運輸時,此種要求應考慮關于危險品運輸的聯合國建議書。
  
  第八條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
  
  1.對于有害化學制品,應向雇主提供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其中列明關于其特性、供貨人、分類、危害、安全頂防措施和緊急程序的基本資料。
  
  2.應由主管當局,或經主管當局批準或認可的機構,根據國家或國際標準,制訂關于編制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的標準。
  
  3.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中用于識別化學制品的化學或通用名稱應與標簽上使用的名稱一致。
  
  第九條供貨人的責任
  
  1.化學制品供貨人,無論其為制造者、進口者或分配者,均應保證;
  
  已在了解其特性和對現有資料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第六條對此種化學制品加以分類,或已根據下列第3款對其加以判定;
  根據第七條第1款對此種化學制品加以標志以表明其特性;
  根據第七條第2款對其提供的有害化學制品加貼標簽;
  根據第八條第1款為此種有害化學制品編制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并提供給雇主。
  2.有害化學制品的供貨人應保證,在得到新的適當安全衛生資料時,以符合國家法律和實踐的方法編制經修訂的標簽和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并提供給雇主。
  
  3.未根據第六條進行分類的化學制品的供貨人應在對現有資料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其供應的化學制品進行識別并對其成份進行判定以確定其是否為有害化學制品。
  
  第四部分雇主的責任
  
  第十條識別
  
  1.雇主應保證工作中使用的所有化學制品均按第七條的要求加貼標簽或加以標志,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已按第八條的要求提供并可供工人及其代表使用。
  
  2.收到尚未按第七條要求加貼標簽或加以標志。或尚未按第八條要求提供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的化學制品的雇主,應從供貨人或其他合理的可能來源處獲得有關資料,在未獲得此種資料前不應使用此種化學制品。
  
  3.雇主應保證僅使用根據第六條加以分類的。或根據第九條第3款加以識別或判定的,和根據第七條加貼標簽或加以標志的化學制品,以及在使用前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4.雇主應保存與適當的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互為參照的關于工作場所使用有害化學制品的記錄。此項記錄應向所有有關工人及其代表開放。
  
  第十一條化學制品的轉移
  
  雇主應保證在將化學制品轉移到其他容器或設備時,以一定方式對其含量加以列明,以使工人明了其特性、與使用有關的危害以及應遵守的安全預防措施。
  
  第十二條接觸
  
  雇主應:
  
  保證工人接觸化學制品的程度不超過主管當局、或經主管當局批準或認可的機構,根據國家或國際標準制訂的用于評估和控制工作環境的接觸限度或其他接觸標準;
  判定工人接觸有害化學制品的情況;
  在對保障工人安全和健康屬必要或經主管當局決定時,監測并記錄工人接觸有害化學制品的情況;
  (d)保證對工作環境和使用有害化學制品工人的接觸情況的監測記錄按主管當局規定的期限加以保存及可供工人及其代表使用。
  
  第十三條操作控制
  
  1.雇主應對工作中使用化學制品所遣成的危險進行判定,并通過適當辦法,包括下列方法使工人避免這些危險:
  
  (a)選擇可將危險消除或減到最低程度的化學制品;
  
  選擇可將危險消除或減到最低程度的技術;
  使用適當的工程控制措施;
  采用可將危險消除或減到最低程度的工作制度和實際做法;
  采取適當的職業衛生措施;
  在依靠上述攢施仍不足的情況下,免費向工人提供并適當保養個人防護裝備和服裝,并采取措施保證其使用。
  2.雇主應:
  
  (a)限制接觸有害化學制品以保護工人的安全與健康;
  
  (b)提供急救;
  
  (c)做好處置緊急情況的安排。
  
  第十四條處置
  
  應對不再需要的有害化學制品和已騰空但仍可能帶有有害化學制品殘留的容器依照國家法律和實踐以一定方式加以處理和處置,以將其對安全和衛生以及環境的危險加以消除或減到最低程度。
  
  第十五條資料和培訓
  
  雇主應:
  
  通知工人與接觸工作場所使用的化學制品有關的危害;
  指導工人如何獲得和使用就標簽和化學制晶安全說明書所提供的資料;
  使用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以及關于工作場所的專門資料,作為編制工人工作須知的基礎,如適宜應采用書面形式;
  d.d.d.對工人不斷進行工作中使用化學制品安全方面應遵循的做法和程序的培訓。
  
  第十六條合作
  
  雇主在履行其責任時,應盡可能在工作中化學制品的使用安全方面與工人及其代表密切合作。
  
  第五部分工人的義務
  
  第十七條
  
  1.在雇主履行其責任時,工人應盡可能與其雇主密切合作,并避守與工作中化學制品的使用安全有關的所有程序和做法。
  
  2.工人應采取一切合理步驟將工作中使用化學制品對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危險加以消除或減到最低程度。
  
  第六部分工人及其代表的權利
  
  第十八條
  
  1.工人應有權在有正當理由相信存在對其安全或健康的緊迫和嚴重危險的情況下,從使用化學制品造成的危險中撤離,并應立即通知其上級主管。
  
  2.根據前款規定從危險中撤離或行使本公約規定的任何權利的工人應免受不適當后果的影響。
  
  3.有關工人及其代表應有權獲得:
  
  關于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制品的特性、此種化學制品的有害成份、預防措施、教育和培訓的資料;
  標簽和標記包含的資料;
  化學制品安全說明書;
  本公約要求加以保存的任何其他資料。
  4.在某種化學混合物的成份的特殊特性向競爭者透露可能對雇主和經營造成損害的情況下。雇主在提供上述第3款要求的資料時,得以根據第一條第2款(b)由主管機關批準的方式對該種特性予以保密。
  
  第七部分出口國的責任
  
  第十九條
  
  在某出口化學制品的會員國因工作安全和健康原因全部或部分禁用有害化學制品的情況下,此種禁用的事實及原因應由該出口會員國通知進口化學制品的國家。
  
  第二十條
  
  本公約的正式批準書應送諸國際勞工局長登記。
  
  第二十一條
  
  1.本公約應僅對其批準書已經局長登記的國際勞工組織會員國有約束力。
  
  2.本公約應自兩個會員國的批準書已經局長登記之日起12個月后生效。
  
  3.此后,對于任何會員國,本公約應自其批準書已經登記之日起12個月后生效。
  
  第二十二條
  
  1.凡批準本公約的會員國,自本公約初次生效之日起滿10年后得向國際勞工局局長通知解約,并請其登記。此項解約通知書自登記之日起滿1年后始得生效。
  
  2.凡批準本公約的會員國,在前款所述10年期滿后的1年內未行使本條所規定的解約權利者,即須再遵守10年,此后每當10年期滿,得依本條的規定通知解約。
  
  第二十三條
  
  1.國際勞工局長應將國際勞工組織各會員國所送達的一切批準書和解約通知書的登記情況,通知本組織的全體會員國。
  
  2.局長在將所送達的第二份批準書的登記通知本組織的各會員國時,應提請本組織各會員國注意本公約開始生效的日期。
  
  第二十四條
  
  國際勞工局長應將他按照以上各條規定所登記的一切批準書和解約通知書的詳細情況。按照聯合國憲章第102條的規定,送請聯合國秘書長進行登記。
  
  第二十五條
  
  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在必要時。應將本公約的實施情況向大會提出報告,并審查應否將本公約的全部或部分修訂間題列入大會議程。
  
  第二十六條
  
  1.如大會通過新公約對本公約作全部或部分修訂時。除新公約另有規定外,應:
  
  如新修訂公約生效和當其生效之時,會員國對于新修訂公約的批準,不須按照上述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依法應為對本公約的立即解約;
  自新修訂公約生效之口起,本公約應即停止接受會員國的批準。
  2.對于已批準本公約而未批準修訂公約的會員國,本公約以其現有的形式和內容,在任何情況下仍應有效。
  
  第二十七條
  
  本公約的英文本和法文本同等為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海伦市| 永新县| 巢湖市| 启东市| 巴里| 长阳| 磐石市| 武川县| 上栗县| 乌鲁木齐县| 阳原县| 济阳县| 寿宁县| 通山县| 南溪县| 遵义县| 晋江市| 前郭尔| 武宁县| 临漳县| 广平县| 万山特区| 龙口市| 原平市| 张家界市| 清新县| 平罗县| 乐清市| 镇巴县| 阳朔县| 铜川市| 望奎县| 洛浦县| 宜城市| 苏州市| 虹口区| 德令哈市| 台州市| 红河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