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維護所在社區的安全和穩定。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原則: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二 本企業危險化學品基本情況,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
企業生產所需的危險化學品有苯酚、福爾馬林、氨水、燒堿、甲醇、甲苯、丙酮、乙二胺等化學品以及生產的中間產品酚醛樹脂、半固化片等。其中除乙二胺,燒堿等化學品用量較少外,其他每月消耗量都在一噸以上。 消耗及產出較大的苯酚、福爾馬林、甲醇、酚醛樹脂存貯在罐區,半固化片存放在計量室。其他少量的超過使用當量的化學品儲放在廠區東北角的危險化學品倉庫。
根據GB18218-2000規定的重大危險源標準,企業生產區域內和儲存區域內的危險化學品都在臨界當量值之下,未構成重大危險源。
三、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企業可能發生的事故有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由于生產中從使用的原料到反應的產品,大部分為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例如罐區的甲醇,樹脂,涂布車間的樹脂和紙以及計量室的半固化片等,操作、儲存或維護的不當都極易造成燃燒和爆炸。
針對事故不同類型,對于火災爆炸采用的主要措施:滅火、隔絕、堵漏、攔截、稀釋、冷卻覆蓋、轉移、疏散人員等。
對于中毒窒息事故的措施主要有:急救、堵漏、疏散等。
四、事故現場區域劃分
事故中心區域有 罐區、樹脂車間反應釜、涂布車間、計量室、危險化學品倉庫。
事故波及區域有加工車間,辦公區等事故中心區域內500~1000米范圍內.
受影響區有四周毗鄰的企業。
五 危險化學品事故急救組織及職責
(一) 化成公司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化成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總調度:
成員: 辦公室;設備安全組;生產監督組;衛生后勤組。
(二)指揮部職責
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三)成員單位職責
辦公室:承接危險化學品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
生產監督組:負責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監督檢查各車間危險化學品生產狀況;組織企業應急救援模擬演習;負責建立危化品培訓,對員工進行危化品的培訓和考核;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調查處理。
設備安全組:負責制定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提出事故現場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的處置方案。
衛生后勤組:負責監督和檢查企業職工個人衛生狀況,負責事故現場調配醫務人員、醫療器材、急救藥品,組織現場救護及傷員轉移。
六 應急救援程序
(一)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企業辦公室負責人應當消防報警、立即匯報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按照事故的具體情況以及涉及危險化學品的性質,進行具體分工,組織各部門進行撲救和疏散。及時向上級主管部分報告事故和救援進度。
(二) 各成員單位按照指揮進行事故現場搶救和人員救護和疏散,在消防部門到達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控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的泄漏,控制設備容器的冷卻。
(三) 事故得到控制和處理后,應進行事故分析和責任追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再次發生的隱患。
七 事故現場應急處理
(一)生產現場的火警火災急救
a、現場發生火災火警事故時,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燒的物質等基本情況,有報警人員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同時組織撤離和撲救。
b、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如切斷電源撤離火場內的人員和周圍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貴重物品,根據火場情況,激動靈活地選擇滅火器具。
c、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指揮調度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d、在撲救的同時要注意情況,防止中毒、坍塌、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二次事故的發生,在滅火后,應保護現場,以便事后調查起火原因。
(二)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的急救
在生產過程中,遇到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等引起的嚴重創傷出血傷員時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正確地采取暫時性的止血,清潔包括固定和運送等措施。
a、出血:采用壓迫血法: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和彈性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暫時性救治,同時應及時附送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b、包扎、固定: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既可以預防感染,又可以減少出血幫助止血。
c、搬運: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險搶救。
(三)急性中毒的現場搶救:
a、不論是輕度還是嚴重中毒人員,均應設法盡快使中毒人員遠離中毒現場及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b、及時向醫院聯系,并講明初步的中毒原因、中毒食物。
c、如發現中毒人員心跳、呼吸不規則或停止呼吸、心跳時間不長,則應把中毒人員移至空氣新鮮處,立即施行口對口(口對鼻)呼吸法和體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
(四)、現場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
(1)應急電話:
a、了解氣候情況撥打電話“121”或“221”。
b、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搶救應撥打“120”。
c、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應撥打“119”。
d、發生偷盜、斗歐等情況應撥打“110”。
(2)報救:
a、應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b、講清楚傷者(事故)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c、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傳呼機或傳呼電話以便救護車輛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
d、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輛,同時把救護車輛進生產現場的路上障礙物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3)設施
a、配備急救箱
急救箱配備一些常用的器械敷料:止血帶、止血鉗、剪刀、無菌敷料、棉球、棉簽、三角巾、繃帶、膠布、別針等。藥物配備:紅藥水、酒精、碘酒及消炎類藥物和邦迪。
b、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
現場出現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應配備應急照明、電筒、安全帶、安全繩、提架等。
上一篇:企業內緊急情況應急計劃
下一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