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供電服務真正是沒說的,電上有什么毛病,電工隨叫隨到,我的秸桿炭小廠每月能收入七、八千塊,趙集供電所這班人確實幫了不少忙。”這是近日淮陰區趙集鎮黨委政府在全鎮開展服務“全民創業”調研時,該鎮小灘村秸桿炭廠廠長嚴東林對鎮黨委書記周文說的一番話。
近年來,由于農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傳統生活方式已悄然發生改變,利用農作物秸桿做飯炊伙逐步被液化氣和電能等清潔能源取代,每年夏秋之后,導致大量廢棄秸桿堆放在路邊、溝邊,嚴重阻塞農灌溝渠,造成資源的浪費,給地方政府環境整治帶來新的難題。 2008年7月,趙集鎮小灘村農民嚴東林看準秸桿加工項目,在購進的秸桿炭的生產設備之后,淮陰供電公司立即組織施工人員為該廠架設一條400米的400伏專用線路,并將原80千伏安調換成100千伏安。該項目正常生產時每天加工農作物秸桿12000斤,嚴東林為此每月有近2萬元進賬。嚴老板的秸桿加工廠既為自己營利,又使村民增收,還有效降低地方政府農田保護工作強度。
一年來,淮陰供電公司趙集供電所把該廠作為特殊服務對象, 將所內4名職工組成結隊服務小組,保證提供24小時維修服務。一到夏秋收割前,服務隊都及時為廠里用電設備和線路進行檢查。今年6月中旬,正是秸桿收購生產黃金,一次雷雨大風使線路外4棵超高意楊樹倒在線路上,兩根電桿被砸斷,還造成該廠接觸器、保護器等設備損壞,服務隊成員知道后,連夜搶修,清理樹木,更換設備,使該廠快速恢復投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