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在2010年6月28日下發了《關于開展創建“安全合格班組”活動的通知》(總字[2010]197號)。事業部在2011年年初下發的《事業部2011年安全環保工作要點》(〔2011〕1 號)中,也明確地將強化企業基層管理,完善安全合格班組建設,加強生產一線員工基本功訓練,監督強化考核機制,以此來全面提高班組綜合素質和安全管理水平,創建“無事故工廠”。目前,時值2011年第三季度,回首公司安全合格班組建設歷程,盤點取得的成績,激勵我們爭取更大的勝利;發現不足,積極整改,推動創建安全合格班組進程,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開展安全隱患有獎征集活動。公司自3月份開展的安全隱患有獎征集活動,調動了班組員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規避了作業現場的不安全因素,創建了安全的工作環境。同時,通過隱患有獎征集,也提高了班組員工安全業務知識,積極營造了班組安全文化氛圍。截止8月份,共有310人次參與有獎征集活動。其中有價值的隱患30條。有30人次獲得安全隱患有獎征集的獎金。有價值的隱患,全部為作業場所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例如酒精車間一期蒸餾地下水箱,加片堿用于發酵刷罐。片堿加到水箱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導致堿片四濺,容易濺入人眼睛里和身上,將操作人員燙傷或堿灼傷。另外,冬季,水溫度高,現場存在大量的霧氣,能見度非常低,使加堿隱患雪上加霜。以及維修車間卷揚機在拉制絞龍時,鋼鏈易折斷,崩傷操作人員;酒精蒸餾熱介質泵大多數沒有排污閥等等隱患,這些只有在作業過程中才能夠被發現。
行為觀察是開展班組建設活動的有力助手。行為觀察就是觀察員工在作業期間的個人防護、物理環境因素、高處墜落防護、身體位置狀態以及工具和設備的使用等的行為動作。安全的行為動作,符合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以及人機工程學原理。對員工的安全動作,給予鼓勵;對不安全動作,采取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見注解)。不安全動作是介于違章違紀和安全操作規程之間的操作行為,具有容易發生事故的傾向。也就是我們要控制的海因里希安全理論中的未遂事件。觀察結果記錄在《行為觀察檢查表》中。并定期對行為觀察結果進行總結、分析。找出不安全行為的根源以及不安全行為的人群或作業環境。根據這些,落實管理措施。公司自開展行為觀察以來,現場糾正員工不安全行為300多人;拍攝不安全行為照片210多張;參與行為觀察的人數達到了160多人。觀察人數占員工總數的6.1%;被觀察人數占員工總數的11.2%。這為安全合格班組的建立和推進安全班組文化提供了平臺。
安全合格班組建設需要每一位員工的參與。只有調動全員的工作熱情,參與安全合格班組建設,才是安全合格班組真正開展起來了。電站車間的安全合格班組建設情況非常成功。車間利用班前班后會的時機,請親身經歷過、聽說過、見到過未遂事件或事故的員工們講解事故發生的前因后果,再現事件/事故現場。講解后,總結事故發生的原因,歸納預防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通過身邊人,講解身邊事的形式,即讓演講者再次體會事故的慘痛無情,又讓其他員工感到發生的事件/事故就在我們身邊,加深了對事件/事故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對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技能和爭創安全合格班組是一種極好的促進方式。另外,這種現身說法的安全合格班組建設形式,簡捷、通俗、明了,效果立竿見影。
盡管公司以及各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形式開展安全合格班組建設,提升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員工參與安全班組活動的積極性,形成了濃郁的安全班組氛圍。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完善地方。一是持續推進后續無力。有些班組活動,比如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技術比武等,屬于一次性的活動,沒有有力的后續跟蹤、推進計劃和實施方案。二是班組活動載體不明確。沒有有效地、多種形式的活動樣式,達不到激發員工參與熱情。三是考核機制不健全。沒有形成完整的考核體系,班組活動的實效性不高。
在第四季度的安全合格班組建設中,在鞏固前三季度的基礎上,各部門應多措并舉,張本立目,長遠規劃,考核績效,讓班組——安全管理的基礎和前沿陣地, 成為班組員工平安的渡口,成為公司創建“無事故工廠”最堅強的后盾。
注解:糾正是指消除已發現不符合采取的措施;糾正措施是指消除已發現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況所采取的措施;預防措施是指消除潛在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的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以員工在作業現場沒有正確佩戴下頜帶為例,糾正就是當場要求作業者系好下頜帶;糾正措施就是對其進行安全帽正確佩戴培訓;預防措施就是對其崗位操作能力進行業務教育、安全培訓。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