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更好地開展石化行業安全評價,針對石化行業的特點,探討適合石化行業安全評價的評價體系,以期為石化行業危險性評價和安全管理提供方便的工具和手段。
關鍵詞:石化行業;安全評價體系;危險識別
近幾十年來,在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的同時,各行業尤其是石油化工行業生產中火災、爆炸、毒氣泄漏擴散等重大惡性事故不斷發生,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各類重大事故的發生促進了安全系統工程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安全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經濟決策的核心問題,自《安全生產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安全評價工作已經在全國展開。安全評價不僅成為現代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而且在安全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中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石化行業安全評價體系
國內外已開發應用的安全評價方法,有幾十種之多,常用的也有十幾種。這些方法在單獨開發應用時,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往往僅適合于某種要求或評價某一類對象。因此,現在人們多傾向于應用綜合性評價方法,即將幾種方法結合起來對一個具體的評價對象進行系統評價,以達到評價全面、準確、深人的目的。近年來,綜合評價方法在國內外得以迅速應用。例如美國杜邦公司的三段法,日本的六段法、五段法,國內有的化工行業開發的三段法等。近幾年國家提出的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方法中,也多采用綜合性評價方法。
1.1安全評價體系的確立
針對石油化工生產和安全評價的迫切需要,我們充分考慮各評價方法的優勢和特點,并考慮石化行業工藝復雜、范圍廣泛、重大危險源多的實際情況,選用安全檢查表法一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一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一火災、爆炸指數法一故障樹分析法等五種方法綜合形成評價體系,該體系包含了評價領域最常用的五種評價方法。運用該評價體系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石化行業安全評價得出比較準確的評價結論。
1.2安全評價體系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安全評價體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找到事故的引發原因和預防措施,對可能引發事故的基本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爭取防患于未然。對預先危險性分析得出的高風險事件;可操作性研究中確定的主要危害;或火災、爆炸指數分析確定的危險等級較高單元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利用故障樹分析法,逐次分析每一事件的引發原因直至基本事件,形成邏輯層次分明的故障樹分析圖,通過計算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徑集,找出消除事故的有效途徑。
這五種評價方法各有優勢與側重,評價的過程、對象、廣度、深度及操作方式均有不同,這樣五種方法的優點有機組合起來,彌補單一方法的不足。與單一的評價方法相比,該評價體系具有檢查全面、重點突出;事故分析充分、深人的優勢。各評價方法的評價結論可以相互借鑒。各方法之間有相互優化、相互提高的互動效應,如:用安全檢查表法可以全面細致的對石化行業的裝置進行全面、細致評價、找出其存在的危險因素;然后采用預先危險性分析法和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對檢查表法找出的主要危險因素產生原因及后果進行分析,找出相應的控制措施;對預先危險性分析法和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分析出可能產生嚴重后果的危險因素,采用火災爆炸指數法確定其危險程度和可能財產損失,同時對火災爆炸指數高的單元可以確定為故障樹分析中頂上事件的附著單元;危險指數高的風險事件可以作為故障樹分析中的頂上事件;采用故障樹分析法對危險程度最高或易經常發生的事故進行深人分析,畫出故障樹圖,計算出最小徑集和最小割集,從而找出預防這些事故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和措施;故障樹評價中分析出的危險因素又是檢查表制定檢查項目的有力依據等。
1.3評價方法簡介
a)安全檢查表法(SCL)
自安全評價開展以來,安全檢查表法一直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法,它以其系統、完整的特點和簡單易行的優點而為人們所接受。在安全檢查表評價中,所有可能導致危險的因素都將被涉及。經過安全檢查表評價,可以使人們對整個工廠安全狀態有著全面、系統的了解,對各個子系統的危險程度形成基本的認識,達到從宏觀上掌握安全狀態、找出危險源所在的目的。
b)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
預先危險性分析法,較常應用于生產活動開始前,特別是在設計開始階段、或廠址選擇階段、或項目發展過程的初期。
在項目發展的初期使用PHA有以下優點:首先,它能識別可能的危險,用較少的費用和時間就能改正;其次,它能幫助項目開發組分析和設計開發指南,從一開始就能消除、減小或控制主要的危險。對于現役的系統或設備也可以采用初步危險分析考察其安全性。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對石化企業內各類裝置或設備可能發生的事故、事故原因、事故后果、控制措施等方面已積累豐富的資料和經驗,“預先危險性分析”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經驗教訓,優化新的設計方案,也可以應用于正常生產的安全工作。進行預先危險性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各裝置可能出現的事故危害,找出消除或減輕事故危險的控制措施。對每一種可能發生的事故做到提前防范,嚴密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嚴重度和發生的概率。
c)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是一種專門針對化工過程而開發的危險分析方法,是用于探明生產裝置和工藝過程中的危險及其原因,尋求必要對策。這種方法從生產過程中工藝(狀態)參數的變動,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分析,以及這些變動與偏差對系統的影響和可能導致的后果,出現變動或偏差的原因,并針對這些變動與偏差的后果提出應采取的措施。這種分析方法的特點是由中間狀態參數的偏差開始,分別找出原因,判明后果,是屬于從中間向兩頭分析的方法。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既適用于設計階段,又適用于在役的生產裝置。進行HAZOP分析,能夠探明裝置及過程存在的危險,并根據危險帶來的后果明
系統中的主要危害,如果需要,可利用故障樹對主要危害繼續分析。因此它又是確定故障樹“頂上事件”的一種方法,可以與故障樹配合使用。
石化行業龐大的生產規模和技術的復雜化,使得人們的分工越來越細并趨于專業化。且由于事故的發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任何一個人對偏離正常工藝條件的狀態進行分析都很難做到準確、全面、系統。利用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雖然相對來說動用的人力、物力、耗用的時間比其它方法要多,但在分析的系統、深人、準確、全面等方面的優勢也是獨到的。
d)火災、爆炸指數評價法(F&EI)
火災、爆炸指數評價法為美國道化學公司所首創。它以物質系數為基礎,同時考慮工藝過程中其它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藝條件、設備狀況、物料處理量、安全裝置等情況的影響來計算評價單元的危險度數值。因此,它主要是對生產過程中固有危險的度量。在確定要評價的危險單元后,用火災爆炸指數評價法可以真實地量化危險單元潛在的火災、爆炸危險性和事故的預期損失,并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減輕潛在事故的嚴重性和總損失的有效而又經濟的途徑。
在石化企業的生產中,所處理的物料主要是易燃易爆的原油和原油制品,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為火災、爆炸危險,為了充分了解石化企業內火災、爆炸的危險性和一旦發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做到有的放矢,選用了在評價火災、爆炸方面最具優勢的“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
e)系統分析法(故障樹分析法FTA)
故障樹又名事故樹,是系統安全工程中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采用演繹法的原理,從頂上事件(即事故)開始,逐次分析每一事件的直接原因直到基本事件為止,將既定的生產系統中可能導致的災害后果與可能出現的事故條件,如設備裝置的故障及誤動作、作業人員的誤判斷或誤操作,以及毗鄰場所的影響等等,用一種邏輯關系表達出來。在故障樹分析中,與事故有關的三大因素:人一機一環境都將被涉及。因此,可以做到分析全面、透徹而又有邏輯性。
2結束語
本評價體系具有不斷循環提高和持續改進的功能,可滿足石化行業安全評價工作的需要。該體系最終目的在于能夠快速、準確、有效地辨識石化企業的危險因素及重要裝置的危險程度,找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這種評價體系我們已經在幾家石化行業應用,取得了很好的評價效果,可以廣泛應用于石化企業的安全評價。
3參考文獻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編.安全評價一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
2牟善軍,王廣亮編.石油化工風險評價技術.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
3顧祥柏編.石油化工安全分析方法及應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牟善軍.計算機輔助安全評價技術.中國石化安全網許文編北學安全工程概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