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安全評價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2005-06-0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隨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全面實施,安全評價工作成為監管部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的基礎工作。安全評價報告已成為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企業如何正確理解安全評價,如何對安全評價提出要求,如何配合評價機構進行評價和企業如何審核評價報告以及如何應用評價報告消除隱患等問題,本刊組織了本期安全評價專欄。專欄從安全評價的發展歷程,政府對評價機構的監管,評價機構如何正確實施評價以及安全評價工作遇到的問題等幾方面闡述了安全評價工作對企業的作用,也從煤礦、石油石化等幾個高危行業的企業安全評價工作的實踐,講解了企業應如何正確實施安全評價。期望能給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加深對于安全評價工作理解提供一些幫助。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在我國自建國以來,一直是勞動行政部門為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而開展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直到2001年國家成立了專門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獨立承擔起這項工作。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內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傳統形式上的勞動保護、勞動安全衛生監察工作的內容、性質、技術手段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安全評價等系統安全工程的技術手段逐步被采用。
    提到我國的安全評價就不得不提到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三同時”工作,安全評價在我國的發展始終伴隨著“三同時”工作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末期,正值我國十年動亂結束后,國家開始全面加強經濟建設時期,1977年8月24日原國家勞動總局會同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物資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有計劃改善勞動條件工作的聯合通知》([1977]勞護字105號),其中第4條提出:“在新建、擴建、改建企業時,必須按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一定要做到主體工程和防塵防毒技措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即“三同時”。此后,197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頒發了《關于認真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的通知》(中發[1978]67號),此文件的頒發是為了扭轉十年動亂中形成的企業中勞動保護工作處于無人負責狀態的嚴重局面。1979年國務院“國發[1979]100號”文件提出“新的建設項目要認真做到勞動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搞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的要求。1984年國務院《關于加強防塵防毒工作的決定》(國發[1984]97號)文件中再次強調:“今后各地區、各部門的基本建設項目和全廠性技術改造,其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產使用”。連續幾年國家在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三同時”政策上的導向,為隨后開始推行的安全評價打下了基礎。
    自1983年起原勞動人事部勞動保護局組織了國內近百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有關企業的2111名科技人員,連續幾年撥專款下達了在全國33個重點行業和鄉鎮工業進行防塵防毒工程技術措施綜合評價的科研課題。1985年由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完成了第一個評價課題:“家用電器與非紙張印刷行業噴涂作業防毒技術措施綜合評價”。這些作為科研課題的評價項目,絕大多數采用了傳統的危險、有害因素技術分析與現代的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使系統安全工程中的安全評價方法在我國首次得到了大面積的嘗試,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1991年原勞動部頒布的第一項行業標準《勞動衛生工程技術措施綜合評價導則》(LD/T1-91)正是這次大規模實驗的結果,實際上這也是我國政府部門制訂的第一部規范評價行為的技術法規。1992年原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監察局根據這次大規模評價的成果編輯出版了《全國重點行業防塵毒工程綜合評價》一書。
    與此同時,為推動和促進安全評價方法在我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實踐和應用,1986年原勞動人事部分別向有關科研單位下達了制訂機械工廠危險程度分級、化工廠危險程度分級、冶金工廠危險程度分級方法等科研項目,力求采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方法,通過安全評價在我國建立起工業企業安全風險程度的分級管理制度。1987年原機械電子工業部首先提出了在機械行業內開展機械工廠安全評價,并于1988年1月1日頒布了分級方法標準《機械工廠安全性評價標準》。此外,我國有關部門還頒布了《石化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性綜合評價辦法》《電子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性評價標準》《航空航天工業工廠安全評價規程》《兵器工業機械工廠安全性評價方法和標準》《醫藥工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性評價通則》,核工業部參照國外標準對秦山核電站建設項目進行了安全性評價。大量的實踐證明,開展安全評價是科學、有效地提高我國勞動保護工作科學技術含量的可靠方法。1988年5月27日,原勞動部頒發了《關于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的暫行規定》(勞字[1988]48號),該《規定》除了明確規定了各級經濟管理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各級勞動部門在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方面所應履行的職責、遵循的工作程序和應達到的效果外,還首次規定了建設單位在初步設計會審前必須向勞動部門報送擬建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評價報告(即預評價報告),這是我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首次在政策上確定了安全評價的重要地位。
    進入90年代后,在認真總結了近十年來開展防塵防毒工程技術措施綜合評價、推動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三同時”和各行業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經驗后,原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監察局認識到,“三同時”工作在整個勞動保護工作中應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同時”工作抓好了,可以起到帶動整個勞動保護工作的作用,而“三同時”工作中的重點就是全面推行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預評價,利用這一有效手段,增加勞動保護工作的科技含量。
    1991年,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在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中,安全評價方法研究被列為重點攻關項目。由原勞動部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承擔完成的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識別、評價技術研究”,創造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識別評價方法,填補了我國跨行業重大危險源評價技術的空白,采用定量的計算方法,建立了事故嚴重度傷害模型庫,使我國工業安全評價方法的研究初步從定性評價進入了定量評價階段,在此基礎上制訂了《重大危險源辨識》國家標準(GB 18218-2000)。
    1992年1月13日,原勞動部根據原國家計委制訂頒發的《建設項目(工程)竣工驗收辦法》(計建設[1990]1215號)頒發了《建設項目(工程)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和技術措施驗收辦法》(勞安字[1992]1號),該《辦法》首次提出了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綜合評價的概念,并將其規定為建設單位必須提交的驗收文件之一。
    1994年8月15日,原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與鍋爐壓力容器監察局與交通部人事勞動司依據原勞動部、交通部聯合頒發的《港口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評價暫行辦法》的規定,聯合發出《關于認可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所勞動安全衛生研究室的職業安全衛生評價資格的通知》(勞安鍋局字[1994]35號),這是在安全評價機構資格管理的歷史上首次由政府管理部門授予的評價機構資質。
    1997年10月由原勞動部出資進行的三峽建設工程施工安全評價項目審查會在湖北宜昌三峽建設工地舉行。這個項目是上個世紀我國進行的最大的一項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評價本身也是當時最大的一個項目。
    進入1998年后,3年前制訂的工作規劃已經陸續完成,2月5日原勞動部頒布了《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管理辦法》(原勞動部第十號令)、《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單位資格認可與管理規則》(原勞動部第十一號令)。至此,“三同時”、安全評價工作的法規、標準、技術培訓的基礎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安全評價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3月初,遼寧省安全科學研究院申請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單位的資格批復,這是“十一號令”頒布后原勞動部批準的第一家安全評價機構資格。
    1999年5月28日,原國家經貿委頒發《關于對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單位進行資格認可的通知》(國經貿安全[1999]500號)文件,安全評價機構的資格認可工作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10月20日,原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等13家機構首批獲得了《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單位資格證書》,至2000年11月6日,原國家經貿委分3批向108家機構授予了A、B兩類《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單位資格證書》。1999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第一期安全評價人員培訓班在青島市中國石化集團安全工程研究院舉辦,共有137名學員參加了培訓、考試。
    自2001年初,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成立。國家局成立后不久,為了延續并繼續加大安全評價工作的力度,5月24日以“安監管辦字[2001]39號”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工作的通知》。
    2002年,為適應安全生產形勢的發展,特別是配合當年開始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6月7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了《印發《關于加強安全評價機構管理的意見》的通知》(安監管技裝字〔2002〕45號)。該號文件在安全評價的歷史上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起到了承接并延續、發展原國家經貿委開展起來的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工作的作用,確定了安全評價的概念,并使原來單一的預評價擴展為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狀況綜合評價和專項安全評價等4種類型,覆蓋了工程、系統的全部生命周期,適應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
    2002年1月26日,國務院頒布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該條例中將安全評價報告作為劇毒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和其他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向政府管理部門提交的申請文件之一,這是我國中央政府制訂的法規中首次出現“安全評價”這個名詞。
    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頒布,安全評價被寫進了國家的法律中。《安全生產法》的頒布為安全評價的發展、提高提供了顯著的動力。
    2002年10月,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信息與技術裝備保障司組織國內各方面的專家,根據安全生產和安全評價工作形勢的發展需要,在《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指南》的基礎上重新編寫出版了《安全評價》一書并廣泛發行。2005年4月再次修訂的《安全評價》即將出版發行。
    2003年3月31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了《安全評價通則》(安監管技裝字[2003]37號),此后《安全預評價導則》《安全驗收評價導則》《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評價導則(試行)》《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導則》《陸上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安全評價導則》《煤礦安全評價導則》《安全現狀評價導則》《民用爆破器材安全評價導則》《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定點企業生產條件評價導則(試行)》《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評價導則(試行)》等10項安全評價技術導則陸續發布,安全評價標準體系初步形成,國家局開始逐步加大力度規范安全評價機構的技術行為。
    2003年9月3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合頒發了《關于加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03]1346號)。《通知》明確規定“將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納入建設項目管理程序,對礦山建設項目和生產、儲存危險物品、使用危險化學品等高危險行業的建設項目以及具有較大安全風險的建設項目應進行安全生產評價”,并要求各級政府發展改革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依法嚴格執行。
    2004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開始實施,根據國務院的決定,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許可被列入到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行使的政府許可事項中。
    2004年10月2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布了第13號令《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
    20多年來,我國的安全評價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期間經歷了曲曲折折。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吸取了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體系認證等其他類似工作的很多的經驗、教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已將安全評價體系作為安全生產6大技術支撐體系之一,安全評價體系將為保障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發揮巨大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青浦区| 青田县| 军事| 日土县| 内乡县| 乌兰浩特市| 民乐县| 东乡县| 桃江县| 镇雄县| 新晃| 交城县| 江山市| 舞阳县| 丹江口市| 安龙县| 香格里拉县| 丹阳市| 平和县| 政和县| 苏尼特右旗| 丽水市| 大宁县| 丰原市| 祁连县| 留坝县| 攀枝花市| 南充市| 娄底市| 漳浦县| 台东市| 定日县| 常宁市| 垦利县| 泰州市| 澳门| 郎溪县| 平定县| 富民县|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