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是為了適應企業新的安全生產管理需求而產生并發展的,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主要是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并保障職工的健康和預防職業病的危害。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目標的關鍵在于企業能否全面、準確的找出危險源潛在的風險,同時對危險源進行有效識別,并確定企業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
一、危險源分類
在生產環境中存在著影響職工及其他人員健康或產生有害物質的因素,當這些因素在一定條件下造成職工傷亡、職業病、設備設施損失或其它財產損失的事故時,那這些因素就是造成事故的危險源。
在機械行業進行風險評價首先應識別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源,并根據企業自身的生產特征及設備設施狀況,將危險源分別列出一般和重大危險源,然后評價其引發事故的風險程度。
在機械行業,危險源是指發生一次死亡1人或重傷事故的危險因素。根據機械行業生產特點和本企業情況,本人將主要危險源分類如下:
(1)化學危險源:指可燃性氣體、液體、易燃性物質混合后產生的有害物質等危險源。可能發生火災、爆炸、職業中毒事故。
(2)物理危險源:指高溫、射線、振動等危險源。可能發生中暑、放射傷害等事故。
(3)機械危險源:指動力、制造、傳輸裝置、起重機械、機動車輛,通道、樓梯等危險源。可能發生擠壓、打擊、吊物墜落、碰撞壓傷等事故。
(4)電氣危險源:指電氣機器配線等危險源。可能發生觸電、火災事故。
(5)建筑設施危險源:指房屋、廠房地基等危險源。可能發生倒塌、下沉事故。
危險源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這里是結合機械行業和本企業特點而采用的一種常用方法。
二、風險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是對危險源進行分析評價的工具。根據評價方法的特征,一般可分為定性評價和半定量評價。
1、定性評價
定性評價,是根據人的經驗和判斷能力,對生工藝、設備設施、工作環境、人員等用語言和列表形式來描述潛在風險發生事故的程度和后果的可能性。
2、半定量評價
半定量評價是用一種或幾種可直接或間接反映系統潛在危險源環境中作業的風險指數來評價系統風險性大小。
在機械行業的風險評價時,常采用作業條件風險性評價方法即LEC法。它是利用與系統風險率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系統人員工傷亡風險大小的方法。這三種順素養是:
L——事故或風險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C——后果嚴重度。
這三種因素的值是由企業內有經驗的人員、專家等不同人員組成小組,依據不同的經驗、知識,采用半定量計值法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估定不同的分值。
根據這些分數值的乘積得出風險性分數值(D=L•E•C)。然后確定作業時間的風險程度,這里要說明的是如何對各分數值的總分評價,也就是風險程度的確定。因為這種評價方法是根據經驗、知識、閱歷判斷,難免有局限性。因而各企業不一定適用,應用此法時,各企業應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予以修定。
風險評價使得企業能確定可容許的風險和不可容許的風險。對不可容許風險,企業應做到:終止風險和控制風險。
對企業危險源的風險評價,所得出的數據,可用于幫助企業決定是否接受該危險源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同時也可促使企業采取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
由于安全生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通過風險評價可使企業決定用更經濟、實用、合理的方式來應對危險源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使企業更能優化投資,增加競爭力。
上一篇:石油鉆井安全評價依據
下一篇:車間安全評價應準備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