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代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些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安全管理的需要。安全評價技術的興起,標志著我們的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傳統的經驗管理轉向科學化的現代管理。做好安全評價工作,可以有效地識別出作業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制定出可靠的防范措施,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2)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是一種評價操作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的危險性的半定量的評價方法,此法簡單易行。它是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3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的一種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代表一旦發一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L、E、C3種因素取值及D危險性等級劃分見表1~4。
表1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
分數值 |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
|
分數值 |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
10 6 3 1 |
完全可以預料 相當可能 可能,但不經常 可能性極小,完全意外 |
|
0.5 0.2 0.1 |
很不可能,可以設想 極不可能 實際不可能 |
表2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
分數值 |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程度 |
|
分數值 |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程度 |
10 6 3 |
連續暴露 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
2 1 0.5 |
每月1次暴露 每年幾次暴露 非常罕見的暴露 |
表3 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分數值 |
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
|
分數值 |
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
100 40 15 |
大災難,許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災難,數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財產損失 非常嚴重,1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 |
|
7 3 1 |
嚴重,重傷,或較小的財產損失 重大,致殘,或很小的財產損失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衛生要求 |
表4 危險等級劃分標準(D)
D值 |
危險程度 |
|
D值 |
危險程度 |
>320 160~320 70~160 |
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
|
20~70 <20 |
一般危險,需要注意 稍有危險,可以接受 |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應用實例(3)
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的方法對化工裝置中的不同部位或不同作業項目進行評價,確定其危險性大小,根據評價結果的風險大小采取不同的對策,落實好防落措施,從而實現隱患的分級治理,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1.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在檢維修過程中的應用
一個化工裝置在檢維修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同的作業項目,此時,作業人員集中,有些作業條件變化較多,情況復雜,有時還會出現立體交叉作業現象。另外,由于作業項目與內容的不同,其危險程度也不會相同。因此,在檢維修作業開始前,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對檢維修過程中的不同作業項目進行評價,確定作業的風險大小。根據評價結果對所有作業項目進行分級,對于那些危險性較大的項目要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即HSE管理體系中所說的《作業計劃書》,重點落實好防范措施,以確保檢維修工作的安全進行。
如:一個裝置在大修中,經常會有給反應器裝卸催化劑的項目。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的方法對該項目進行評價,會得出如下結論:
事故發生可能性(L)取值:由于此項作業需要人員進入反應器內作業,反應器內高溫缺氧,并且可能會有有毒氣體,另外,反應器內光線不足,有造成作業人員窒息、中毒的可能性,但是不會經常發生,所以L應取3;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取值:作業人員每天在工作的時間內會暴露于此環境中,所以E取6;
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取值:如果發生事故,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窒息或中毒均有可能造成人員死亡,所以C可以取15。
綜上所述,此項作業的危險程度D=LEC=3×6×15=270。
危險性分值D=270處于160~320之間,其危險等級屬于“高度危險,需立即整改”的范疇。因此,對于此項作業,必須做出詳細的作業計劃,落實好各項防范措施。如作業中給反應器強制通風、增強照明,改善作業環境;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佩戴正壓空氣呼吸器等個體防護用品;定時輪換作業人員,減少在危險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在反應器內設置攝像頭與對講系統,做好監控措施;氣防工作人員到現場做好應急救援準備。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可以大大減少此項作業中的危險性,確保此項工作安全進行。
2.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對同一部位不同情況進行評價
一個裝置的某一部位在不同情況下,其表現出的危險性也會不同,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對裝置同一部位的不同情況進行評價,根據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危險性,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如:對液化石油氣儲罐罐區在正常生產狀態、檢修狀態和已發生泄漏狀態的3種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評價,可得出如下結論:
(1)正常生產時
在正常生產的時候,液化石油氣儲罐有發生泄漏、造成火災、發生爆炸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完全是意外,L應取1;工作人員每天在工作時間內暴露于此環境中,E應取6:如果發生火災爆炸后果會非常嚴重,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C取15,此時:
D=LEC=1×6×15=90,介于70~160之間,處于“有顯著危險,需要整改”的范疇。
(2)檢修時
液化石油氣儲罐在檢修時,有造成火災,爆炸的危險性,但此種情況也是完全意外,L取1: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間內暴露于此環境中,E取6:而檢修作業中,人員比較集中,如果發生爆炸,可能會有數人發生傷亡,甚至造成災難性事故,C取40。此時:
D=LEC=1×6×40=240,介于16~320之間,處于“有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的范疇。
(3)液化石油氣發生泄漏時
如果液化石油氣發生了泄漏,遇明火就會發生爆炸,屬于相當可能發生,L應取6:人員在工作時間內暴露于此環境中,E取6:如果發生爆炸后果非常嚴重,會有人員傷亡,C取15。此時:
D=LEC=6×6×15=450,大于320,屬于“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的范疇。
在上述3種情況下,液化石油氣儲罐罐區分別具有不同的危險性,所以,對于同一部位在不同情況下要制定不同的對策,如對于罐區在正常生產時要按重點部位進行管理,制定出詳細的應急預案,并要定其演練;而在檢修時要制定出的施工方案;如果發生泄漏要按照應急預案立即處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小結(4)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比較簡便,便于工作人員掌握,容易在企業內部進行,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合理應用該評價法對化工裝置中的一些部位或某項作業進行評價,有利于整改措施的制定與實施。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應用得好,對安全工作會起到很好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上一篇:在實際中的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