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衛生(一)
勞動衛生 又稱職業衛生或工業衛生。勞動衛生工作是保護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為目的工作領域,首先任務是識別和控制不良的作業環境、保護勞動者的健康與安全。
作業環境(二)
作業環境 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安全衛生狀況:包括生產工藝、設備、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間、操作體位、操作程序、勞動組織、氣象條件等。
評價(三)
評價 是《工廠安全性評價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勞動者個體因素及產生職業性疾病的作用條件等的危險性度量。它既是硬件內容,又是管理效果的體現。通過環境監測,職工健康監護、勞動衛生調查、預測職業危害發展超勢,以便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職業危害的蔓延。
生產性有害因素(四)
生產性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常見的有苯、汞、錳、鉛、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等。
2生產性粉塵 矽塵、煤塵、有機粉塵等。
3物理因素 噪聲、振動;電磁輻射;異常氣象條件、高溫、高寒、高氣壓、低氣壓。
4生物因素 如炭疽桿菌、森林性腦炎。
常見的有害作業工種(五)
常見的有害作業工種
1矽塵作業 如鑄造生產中的配砂(包括篩砂、送砂、混砂、舊砂再生等),造型、澆注、修爐、清砂(包括落砂、拆箱、清理、噴丸、噴砂、滾簡清理),澆口打磨、吹掃;電瓷生產的原料制作(包括破碎、精碎、球磨(過篩),切割、研磨;磨具磨料生產的粉碎、篩分、成型。
2非矽粉塵作業 如鑄件高速粗車、粗銑、砂輪切割鋼材、砂輪打磨、工具磨、平面干磨、板材磨銹、焊縫打磨、粉末冶金制粉;焊接、木加工、煤輸送、玻璃纖維編制、石板制品加工、焊接制作、橡膠混煉、塑料加工等。
3有毒作業 如油漆涂覆(調漆、噴漆、刷漆、浸漆、漆包線涂漆、矽鋼片涂漆、粉末噴漆、電泳涂漆、電機電器絕緣制作)中的苯作業;溫度計、氣壓計等儀器儀表的汞作業;壓力容器的焊接中的錳作業;蓄電池制作中的鉛作業;以煤為燃料的工業爐窯、煤氣發生爐、煤氣加熱爐的一氧化碳作業;沖天爐、燃煤爐的二氧化硫作業;電鍍及熱處理的氰化物作業;電器制作的三氯聯苯作業,聚塑及塑纜制作的氯乙烯作業;表面處理及電纜擠塑的氯化氫作業、電碳及電纜制作的瀝青作業,此外還有強酸、強堿及汽油等有機物作業。
4物理因素作業 如工業爐窯的高溫作業;壓縮機(空壓、氨壓、透平)、鼓風機(羅茨風機、離心及透平高壓風機)、柴油機、風動工具、吹掃噴咀等空氣動力噪聲源作業,電碎輻射、高頻作業等。
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六)
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 兩者是同等重要的,是不可分割的。勞動衛生與作業環境評價與綜合管理評價、設備設施評價也是彼此分不開的,要注意銜接,妥善處理相關問題,充分體現系統性和整體性相關性的評價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