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降低事故發生率是各建筑施工企業奮斗的目標,對安全管理工作評價的目的,在于弄清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即實施改進措施后達到的水平,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今后進一步改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一般地,可以從兩個方面評價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即評價實現既定目標情況和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安全水平,其中,后者具有診斷的意義。
下面是上海治金局的評價方法。
該方法從安全工作狀況和傷亡事故情況兩個方面,考察企業的安全管理情況。評價項目共分9個等級,按下式計算企業的安全性等級;
D=
KL―—領導安全意識等級。它反映領導安全意識強弱、對安全關心程度、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情況。取值情況見表1。
領導安全意識(KL)表1
KL值 | 說 明 |
9 | 領導安全意識強,實行目標管理好,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 |
7 | 領導安全意識強,能實行目標管理,能實行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 |
5 | 領導能組織管理,能實行目標管理,實行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差 |
3 | 領導安全意識差,對安全工作持應付態度,不能實行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 |
1 | 領導無安全意識,安全問題不聞不問 |
KA―—安全管理部門工作能力等級。它反映安全管理部門人員配置、工作情況、計劃與制度的實施、推行職業安全管理情況。取值情況見表2。
安全管理部門工作能力(KA)表2
KA值 | 說 明 |
9 | 成員配備合理,工作協調,制度齊全。計劃切實可行,推行現代化安全管理 |
7 | 成員素質較高,工作主動,制度齊全,有計劃,未開展現代化安全管理 |
5 | 人員缺乏,工作不全面,計劃不周,能應付日常工作 |
3 | 人員少,工作無計劃,素質差,忙于應付,工作被動 |
1 | 人員少,組織渙散,形同虛設 |
KR―—工人素質等級。它反映工作遵守規章制度,操作熟練程度,安全班組活動等情況,取值情況見表3。
工人素質(KR)表3
KR值 | 說 明 |
9 |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操作規范,開展安全班組活動和評選活動 |
7 | 遵守規章制度,操作熟練,能開展班組活動 |
5 | 能遵守制度,偶有違章,班組活動不經常 |
3 | 常有違章,無人問津,安全班組活動很少 |
1 | 紀律松懈,操作野蠻,無班組活動 |
KS―—機械設備安全等級。它反映機器設備的完好程度、維修保養、運行情況、設備管理情況。取值情況見表4。
機械設備情況(KS)表4
KS值 | 說 明 |
9 | 設備完好,潤滑良好,運轉正常,定期檢修,對設備進行全面管理 |
7 | 設備完好,保養一般,運轉正常,能定期檢修,一般管理 |
5 | 設備防護裝置齊全,保養較差,有時超負荷運行,不定期檢查 |
3 | 設備防護裝置缺,保養差,有的設備帶病運行,有搶修維持現象 |
1 | 設備防護裝置摧殘,保養極差或不保養,帶病、超載運行。搶修應付 |
KG―—環境安全等級。它反映生產環境、場地等情況。取值情況見表5。
環境情況(KG)表5
KG值 | 說 明 |
9 | 環境整齊,場地寬敞,無交叉作業,空氣、光線、聲音均好 |
7 | 環境一般,場地較小,無交叉作業,空氣、光線、聲音尚可 |
5 | 環境較差,場地小而亂,有交叉作業,空氣、光線、聲音不太好 |
3 | 環境差,場地亂,交叉作業,空氣不好 |
1 | 環境臟、亂、差,交叉作業,無安全通道,噪聲大,有異味,有毒 |
KP―—年度工傷事故率等級。它反映工傷事故平均值、工傷事故指標等情況。取值情況見表6。
年度工傷事故情況(KP)表6
KP值 | 說 明 |
9 | 本年度工傷事故率遠小于近三年工傷事故平均值,或小于安全指標 |
7 | 本年度工傷事故率小于近三年工傷事故平均值,或接近安全指標 |
5 | 本年度工傷事故率近似近三年工傷事故平均值,或稍超過安全指標 |
3 | 本年度工傷事故率大于近三年工傷事故平均值,或超過安全指標 |
1 | 本年度工傷事故率運大于近三年工傷事故平均值,或大大超過安全指標 |
λ1―—產業(行業)安全性系數,它與企業的行業性質有關。建筑行業取0.6。λ2―—相對安全性系數,它反映企業在同行業中按工藝、自動化等方面比較時的相對安全性系數。取值情況見表7。
相對安全性系數(λ2)表7
λ2值 | 說 明 |
0.9 | 危險性很大 |
0.95 | 危險性較大 |
1 | 一般,綜合性大型企業 |
1.05 | 危險較小 |
1.1 | 危險性小 |
按上式計算出的安全性等級D一般在1至9之間.D值越大,企業的安全性越高。對于不同的安全性等級需要采取不同的對策。安全性指標(D)
D值 | 安全等級 | 說 明 | 對 策 |
8~9 | 1 | 安全 | |
7~7.99 | 2 | 較安全 | |
5~6.99 | 3 | 一般 | |
3~4.99 | 4 | 較不安全 | 應該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工作 |
<3 | 5 | 極不安全 | 停產整頓 |
從公式看出:要提高D值即提高KLKAKRKSKG。
建筑企業可利用上述方法對目前的安全管理情況進行評價,以便采取措施。
結合上述的評價公式,談談提高安全性系數存在的問題。
領導安全意識(KL);《安全生產法》頒布后,從法律角度,規定了企業法人是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人。2002年北京市建委又下發了《北京市工程建設安全生產行政責任規定》,目前,北京市的建筑企業各公司主要領導安全意識能達到保證安全生產的水平,但是基層項目經理級領導的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
安全管理部門工作能力(KA),按法律要求,北京市目前的大型建筑企業基本上按要求設置了專職安全管理部門,而且基本上制度齊全,工作有計劃,并且不少公司通過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但就實際情況而言,依然沒有對事故的預防控制有本質的提升。不少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門淪為一個機械的工具:(應付上級檢查、開會、轉發文件)。處于應付日常工作狀態,而沒有較好地利用現有的安全技術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沒有充分調動基層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仍處于事后型管理模式,即現有的安全管理體制和建筑業生產現狀不相適應。我分析這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管理生產安全本來就帶有一些監督管理成份,可是現階段對安全管理部門的權限的設置,使工作存在一些局限。二是對安全系統人員,安全管理部門為其創造不了激勵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活動評選先進的做法的效果值得商榷。
工人素質(KR)、機械設備情況(KS)、環境情況(KG)是日常基層安全管理的重點,也是預防控制事故的核心。要控制事故的發生率,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技術方面,現階段建筑行業對硬件技術標準已很完善,如59-99標準,北京市新頒布的施工現場防護標準,以及各種防護用品的檢測標準,這些技術標準基本上可以從技術上解決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問題,但是由于施工現場防護水平和國家規范不相適應,這需要提高對標準的理解運用能力,進行合理的最優化設計,降低防護成本。二是管理方面,即如何激勵系統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如何實現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這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從表3看,KR為5分的建筑企業的施工隊伍其安全意識在北京的市場上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從已往的事故分析,人為違章造成的事故比率很高,而目前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又參差不齊,有的達不到上崗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要降低企業生產的風險,這一方面需要對基層的安全管理人員的激勵機使其盡職盡責;另一方面需要將現有的資源共享。
提高機械設備、環境方面安全系數要涉及到成本控制的問題,由于企業資金短缺,債務鏈制約和企業防護資金的投入不相適應,而現在項目部基本采取風險抵押經營的經營辦法,這樣就存在為節省而減少安全支出的現象,這就需要很強的監督機制和從降低成本的最優化設計。
要解決這些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想法。
一是轉換目前安全管理機制將目前的安全管理部門變安全事務機構。性質類似于管理咨詢公司。它采用管理承包的形式,承包公司的安全指標。
機構的經費來源:與公司簽訂管理合同收入分基本收和風險收入兩部分。
機構和公司的關系:合同關系(劃分責任和權限)
機構和上級監督部門的關系:認可、年審制度。
機構和項目部的關系:公司委托的安全管理機構。
機構職責:負責公司所有安全事務:安全技術方案、商討降低安全成本措施、組織系統人員解決各項目部實際問題(改變檢查制度)。
二是重新設置安全職能根據上述想法,公司所有安全管理人員組成的集體對公司實行目標管理,這就要相應改變相應職能,其核心的管理常設機構人員要具有專業的施工安全技術、安全管理知識。
機構人員構成:公司內部愿意從事安全管理人員并且通過機構的統一考核。當公司內部人員達不到要可以到社會上聘請。
機構運行:采用激勵機制所有機構人員采用同底薪加不同風險收制度,機構根據項目部工程的安全系數、工作量設定崗位和薪金,在全體機構人員中公開競爭職位。
機構內的所有安全資源共享。
上一篇:安全評價的基本方法及其特點
下一篇:安全評價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