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駕車的第一步在于行車前仔細檢查,如果不養成行車前檢查的習慣就會造成行車中的安全隱患。通常行車前應該檢查汽車的以下事項:燃油、機油、剎車油、防凍液、高壓電、低壓電、電瓶、輪胎氣壓、尾氣等。
一、檢查油箱內的燃油是否充足。因為燃油是汽車的“糧食”,沒有了燃料汽車就要罷工。所以行車前一定要看油表,并確保油箱內有充足的燃油。
二、通過機油尺查看機油是否虧缺。機油是汽車各關鍵部件的潤滑劑,沒有了足夠的潤滑劑,各金屬部件磨損率提高了,使用壽命就會大大降低。嚴重時會在行車過程中造成嚴重的危害,新車要嚴格按照汽車出廠說明進行及時的保養,在規定時間內更換機油,這樣能夠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
三、檢查剎車油。剎車是汽車駕乘者的最重要的安全措施,駕駛沒有剎車的汽車等于自殺,如果剎車油專制造成剎車制動無力,剎車距離會增加,關鍵時候會出現無剎車的危險,剎車油的缺虧主要依人而定。如果駕駛者喜歡瞬間提速急踩剎車的話就應經常檢查剎車油,或者感覺剎車制動的壓力匱乏就要及時檢查了,通常一個季度檢查一次或補一些就足夠了。
四、冬天將至,您為愛車更換防凍液了嗎?冬天一定要更換溫值與汽車使用地區氣溫相條款的防凍液,北京地區使用零下20攝氏度以下的防凍液,如果需要去東北或西北等寒冷地區則要更換更低溫值的防凍液,否則水箱被凍上可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最好能養成定期檢查防凍液的習慣,一星期左右就看一看補水箱內的防凍液是否虧損,如果防凍液缺損得非常厲害就會導致水箱開鍋,有時看到車輛停在路旁,汽車前箱冒著白煙就是水溫太開,導致開鍋,這種現象夏天開空調最為明顯,但是冬天也要防患于未然啊!
五、汽車經常不做檢修有些零部件就會松動,電瓶的就是其中易松動部位,所以要經常用手感覺一下是否松動,擰一下螺絲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不要等到關路打不著火的時候才想起檢查,那就太讓人著急了。
六、如果您汽車的電瓶不是免維護的,就要檢查電瓶液是否虧欠了,冬天電瓶液比夏天容易虧欠主要是因為冬天天氣溫低,使導電性能降低,所以為了汽車電路的通暢一定要保持電瓶液面維持在正常的的高度。
七、汽車的輪子好比人走路穿的鞋子,輪胎的養護也是汽車行駛安全的重點,人們經常忽視輪胎的安全直到發生爆胎事故才懊悔不已,其實輪胎的要求很簡單首先每半年檢查一下輪胎的紋路是否清晰,如果靡損得很厲害就要考慮更換輪胎了,如果要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就要經常檢查輪胎的胎壓,保持正常的胎壓,這樣皸裂的痕跡,當輪胎每行駛8000公里到10000公里左右時將輪胎進行掉位調換,保證各輪胎的磨損度一致,這樣既能夠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也能夠保證自身的行駛安全。
八、冬天對汽車養護的要求比較高,當車輛長時間放置后應該在行車前進行一下熱車,這樣凝固的機油慢慢地能夠正常地運轉起來,各金屬部件也不至于因為“劇烈的運動”而瞬間磨損,發動機是否運轉正常,機油潤滑是否到位可以通過聽、看、嗅來檢查。聽,主要是聽發動機待速時的聲音,有沒有雜音,如果缸體有磨損或著雜技就會有雜音;看主要是看尾氣,尾氣排放出來的是白煙或者是淡淡的青煙則表示汽車的運轉正常,如果是黑煙則要注意了,應該去檢修場為汽車作檢查了;嗅,是在汽車發動后聞一聞車內有沒有很重的汽油味,聞一聞排放出來的尾氣有沒有嗆人的氣味。
行車前的安全檢查是保障車輛行駛安全的預防性措施,是有效消滅安全隱患的積極舉措希望廣大汽車駕駛者為了您的行車安全,也為他人的安全能夠養成良好的安全檢查習慣。
源自《京華時報》
上一篇:“汽車標語”的六大招法
下一篇:正確使用汽車安全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