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荊楚在線-湖北日報
前言4月18日,全國鐵路將實行第五次大提速。作為全國鐵路五大客運中心之一的武漢,在此次鐵路提速調整運行圖中,占有重要地位,“九省通衢”的交通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從武漢出行將更方便、更快捷。與此同時,鐵路提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引起各方面的關注。比如:民航和公路運輸如何應對“鐵老大”的挑戰?全省的交通格局出現了那些新變化?提速后火車安全
嗎?圍繞第五次大提速,本報記者采寫了一組稿件,以饗讀者。
四次大提速回顧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第一次大范圍提速,京滬、京廣、京哈三大干線全面提速,最高時速達140公里。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京廣、京滬、京哈三大干線最高時速達160公里,廣深線最高時速達到200公里。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重點是亞歐大陸橋的隴海線、蘭新線、京九線和浙贛線。全國鐵路實行聯網售票,400多個較大車站可辦理相互異地售票業務。2001年11月21日,全國鐵路實施第四次大面積提速和新的列車運行圖,提速范圍基本覆蓋全國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區,武昌至成都、京廣線南段、京九線、浙贛線、滬杭線和哈大線提速。
安全保障如何?“家里有事會影響你的工作情緒嗎?”“被人欺負后,你會立刻報復嗎?”……這些看似漫不經心的問答題,卻是應聘五次提速后火車司機必須通過的心理考試。6日,有10年駕齡的列車司機楊洪義回想起不久前經歷的心理測試時,仍很激動。“開了10多年火車,從未經過這樣的考試。不過還真得過這關,因為提速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了。”武鐵分局機務分處的趙友銳說,司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與身體素質,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為此,武鐵分局在全局2400多名司機中,挑選了90多名司機。楊洪義便是其中的一名。同時,為了讓司機集中精力開車,武鐵分局還改革乘務方式,將原來的包乘制改為隨乘司機單班值乘制,即實行一個司機開車、一個司機休息,兩人輪流開車。機車保養方式上,由專業保潔人員負責機車衛生工作,從而減輕司機的勞動強度,使他們能夠養精蓄銳。提速,不僅僅是列車的運行速度更快。在提速的背后,是大量的資金投入和設備的更新改造。這次更換的提速道岔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道岔,可保證行車時速達到200公里。為避免交通事故,引發路外傷亡,武鐵分局投入大量資金對京廣線上已有的190公里封閉網進行改造,并增設38.2公里封閉網,使管內京廣線區段達到全封閉。同時,加大立交道口建設和改造力度,投入450萬元在京廣線和武漢市內南環線新修16處立交道口。最好的“星級列車”
此次提速,鐵道部推出了“陸地航班、一站直達”頂級品牌列車。該列車將采用嶄新豪華的最新25T型軟臥、硬臥車體,其硬件設施和服務質量均稱得上“星級列車”。從武漢到北京的四趟“Z”字頭列車全部采用此種車型。在這個“行走中的星級賓館”里,軟臥車廂每間有4個鋪,坐上去像席夢思。在每個床尾,都掛有一部液晶電視,據介紹,乘客可看8個頻道的電視節目。餐車餐座由48個減少到16個,設有休閑茶座區和吧區。另外還配有殘疾人專用廁所。安裝了火災報警系統,萬一局部出現了火情,噴頭將噴出水來滅火,車上的安全監測室可同步監測,由監測工程師組織滅火,疏散旅客。另外,車廂間的過道門是透明的,用手輕輕一摸,門就自動打開。較之過去的推拉控制門,這種門的開閉幾乎沒有噪音,不影響旅客休息。新列車的空調“冷暖自知”。據稱,當車廂內的溫度過低時,它會自動運行送暖氣;溫度過高時又會自動送冷氣,類似于市民家中的變頻空調。在環保上,新列車也有重大改進。每節車廂設有封閉柜式垃圾箱,避免了垃圾暴露問題。廁所全部采用真空保持式集便裝置,下設污物箱,容積達到400至550升,列車到達終點后再對糞便進行集中處理。鐵公空“大戰”正酣“鐵路提速后,一些小站不停車,那我回安陸豈不是不方便了?”5日,在武昌站,前往廣東打工的安陸民工曾濤向記者“訴苦”。“從廣東過來在安陸停的車本來就不多,到武漢轉車,又要花不少錢。”他說。此次提速,對一些老百姓來說,原本一個個比較方便的小站卻變得“不方便”。對此,鐵路人士并不諱言。鐵道部有關人士稱,乘客可以乘公共汽車或普客到大站再換乘快車。同時,考慮到民工流的特殊性,鐵路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開設民工專列,大可不必擔心會出現乘車難。而正是這個“不方便”,讓公路部門覓到了商機。省客集團決定另辟蹊徑:在繼續鞏固現有客運市場的情況下,大力拓展農村客運市場,朝列車不停靠的地方增開班線。目前客運市場的蛋糕基本上由鐵公空三家分吃,快一步則意味著有客源和收入,慢一步則可能面臨虧損的結局。前幾次鐵路提速都對公路、民航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三方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生死時速”式競爭大戲。最終,鐵路從昔日的“慢牛”變成今日的“快馬”,鐵路從提速中受益匪淺。在第5次鐵路提速的“挑釁”下,公路部門已悄然接招。除了在新開班線上做文章外,“狠抓服務質量,樹品牌形象”成了應對的另一張牌。4日,省客集團宣布:金家墩客運站、漢陽客運中心站和武昌傅家坡車站實行聯網售票。而以經營高速客運為主的湖北捷龍集團,則重新組建京珠高速運輸公司,專門經營武漢至濟南、鄭州、長沙、岳陽、深圳等班線,力圖憑借捷龍的品牌影響奪取更大的市場。民航部門也不甘示弱。3月中旬,東航武漢公司向社會聘請了25名服務質量監督員。3月30日,又在香格里拉酒店舉行了武漢市首次航空新業務推介會,重點推出東方萬里行、電子客票和96566服務熱線3項新舉措。“九省通衢”地位更加凸顯從古時的“舟輯之便”到現在的鐵公空全面拓展,大武漢的交通優勢從不令人置疑。武漢作為全國鐵路五大客運市場之一,在此次大提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速調圖后,武鐵分局管內共開行列車96.5對,運能大大增加。大武漢的運輸格局更為合理適用,勾畫出了武漢連通中國東南西北新的輻射運輸圖。從運輸格局分析,除了拉薩、西寧和銀川外,武漢目前到祖國大陸地區其他省會城市都有直達列車。北線到北京共有5趟始發列車,而且高、中、低檔都有,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旅客的需要。同時,此次增開漢口至大連的K370次快速列車,跨越中南、中原、華北、遼西走廊以及遼東半島五大經濟區;漢口至蘭州的2028次旅客列車更是連接中南地區與大西北的橋梁紐帶。南線到廣州、深圳方向共有7趟始發列車(包括特快列車、快速列車和普快列車),比舊圖增加了1趟“夕發朝至”特快列車,每天可多運1000多人。東線首次開通了到揚州方向的列車,既改變了武漢不能坐火車到達南京的現狀,又使終到和途經合肥的列車增加到兩趟,增強了鐵路東線運輸能力,勢必帶動華東地區旅游升溫。“煙花三月下揚州”已有多種交通工具可供選擇。西線則由于長荊鐵路的開通,使漢口到宜昌的快速列車不需繞行襄樊,旅行時間縮短到5小時11分。顯然,我省鐵路運輸網絡正日益完善。高速公路方面,去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本世紀頭20年高速公路建設目標有望提前5到10年實現。民航方面,武漢天河機場是民航總局確定的六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今年1月,該機場獲得落地簽證權,成為華中地區唯一可辦理落地簽證的出入境口岸。武漢在全國航空體系中的地位不言自明。
湖北日報 記者 楊偉鳴 通訊員 郭金富 徐佑柏
下一篇:旅游途中:小心防備“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