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壽星的飲食嗜好
2005-04-1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年前應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約,我們編寫了《壽星列傳———古今中外百歲壽星的養生經》一書,為此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走訪了數十位百歲壽星,發現有些壽星的飲食習慣或嗜好相當獨特,有的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的這種飲食嗜好是否與長壽有著某種聯系?有否科學道理?現寫就小文,以供同好研究和借鑒。
著名經濟學家、原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雙雙都是百歲壽星。馬寅初有一個獨特的飲食習慣,就是在一個星期中,有兩天不沾飯菜,僅以水果代餐。這個飲食習慣在我國百歲老人中絕無僅有。
曾是滬上第一人瑞、壽至111歲的沙云瑞晚年喜食冰糖,只要冰糖在口,她就像“老頑童”那樣笑逐顏開。還喜歡在睡前喝上幾口白酒。
福建省南安市101歲的郭廣輝有一飲食“秘訣”,即每天早上用米湯伴鹽喝下,他認為這對養生很重要。現在其兒孫中也多有此習慣。
成都郫縣105歲的吳友元有一個獨特的嗜好:母雞下蛋后,她就把蛋揣在懷里,溫熱以后生吃下去。這個習慣一直到她進了敬老院以后,才改成每天吃一個熱雞蛋。
湖南省108歲的范香秀愛吃擂茶。做法是:將芝麻、花生、綠豆及茶葉放入擂缽內,再用擂槌擊之,速度由慢到快,一圈圈擂起來,最后成糊狀。據說三國時劉備和曹操在此交戰,當時瘟疫橫行,劉備的軍隊就是靠吃擂茶才治好瘟疫,打了勝仗。
湖北省漢陽縣的百歲老人錢立坤有一個嗜好,就是每年至少要吃一餐蠶蛹,微炒加鹽和蒜,其味鮮美。錢老認為蠶蛹低脂肪,高蛋白,營養豐富。
新疆137歲的吐地沙拉依老人的飲食調味相當獨特:咸以當地土鹽溶水后調味,酸以水果、青杏調味。他習慣于在水中放茴香作飲料。且一年四季喝酸奶,還不吃油煎、油炒或過熱的食物。
廣西巴馬瑤族的盧的花(112歲),盧的小(105歲)、盧的妹(102歲)姐妹三人都是年逾百歲的壽星。她們姐妹三人有個共同的嗜好,即喜食茶油和火麻仁油。有關專家說:火麻仁油中的亞油酸占一半左右,亞麻酸占23%,比花生油、芝麻油來得豐富。
湖北省黃石市105歲的劉則記憶力奇佳,能說出她兒子到第五代玄孫的每一個人生日,她認為這和她愛吃紅苕有關。紅苕俗稱“野豌豆”,花紫紅色,多在長江以南種植,一般作綠肥和飼草栽培。老人年輕時一天三餐吃紅苕,百歲以后還是以紅苕為主食,一天二餐,每餐一碗紅苕,鮮的吃完,就吃干的。
廣州市百歲老人麥杏每天都要吃一粒檳榔。她認為檳榔能降氣破滯,行痰下水和消積殺蟲,對身體有利,且能防治牙病。
湛江市110歲的許觀梅老人一生極少患病,偶得風寒,就用自制的檸檬干(用生檸檬曬干,食鹽腌制后儲瓶內備用)加糖開水飲用,效果奇佳。
大連市103歲的胡金玉有三種嗜好,即喜歡吃肥肉、抽煙和吃糖。雖然這些嗜好與現代醫學的長壽之道相悖,但老人強健的體魄卻戰勝了這三種嗜好帶來的弊端。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宁海县|
思南县|
安塞县|
南京市|
康平县|
合水县|
阿克|
鱼台县|
海淀区|
泗洪县|
新余市|
株洲县|
长阳|
沙河市|
鄂尔多斯市|
泸定县|
囊谦县|
阿克陶县|
正蓝旗|
多伦县|
英吉沙县|
永胜县|
巴楚县|
措勤县|
稻城县|
炎陵县|
张家港市|
邢台县|
措美县|
蓬溪县|
沂水县|
兴化市|
贵德县|
武隆县|
高青县|
葫芦岛市|
鄂伦春自治旗|
普陀区|
阿图什市|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