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有一個條件,就是長期從事具有高級職稱工作的人員才能認定。
●有些同志經當地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為注冊安全主任,這些同志今后否能全部轉為注冊安全工程師,這就要從實際出發。作為全國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標準是統一的。
●要給各省、自治區特別是已經實施注冊安全主任的省市一些靈活性,說得通俗一點,這個叫地方糧票。
●有一個問題,我們也在研究探索,就是注冊安全工程師要不要分等級。
一個受人們尊敬的職業
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是加強企業、特別是加強中小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目前全國的安全生產形勢正在朝著好的方面轉化。為什么這么說呢?前兩年,全國發生的特大事故,即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一年大概有170多起,平均2天1起。自開展五項專項整治工作以來,2001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降到140起,平均2.6天一起。2002年,全國發生的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截止到現在共112起,平均3天一起。這反映了全國各地區、各部門特別是廣大企業在安全工作上付出的心血和勞動。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安全生產形勢又是非常嚴峻的。
嚴峻主要表現之一是全國事故傷亡總量很大,居高不下。2001年,各類傷亡事故死亡人數是13萬多一點,平均每天死亡360人。2002年到現在的統計數據,全國總的死亡人數略有增加,預計到年底,全國死亡人數要突破14萬。平均一天死亡37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占到80%以上。傷亡總量大,全國事故受傷人數一年60多萬,平均一天傷1800人之多。這么嚴重的傷亡,是發生在全國多數地區已經整體進入小康水平,是發生在我們國家實行計劃生育國策多年,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情況下。
形勢嚴峻的第二個表現是,盡管特大事故有所減少,但頻率很大。而且特大事故發生影響很壞,不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而且敗壞了改革開放的形象。2001年9月23日,香港的旅游大客車在去九寨溝的路上翻了,死了12個人。香港的報紙發表大幅報導,標題就是“九寨之旅,死亡之路”。這樣一宣傳,港澳臺同胞來四川旅游的人數明顯減少,影響很壞。
第三個表現是,還有大量的事故隱患沒有整改。原因很多,很多國有企業投入不足,安全欠賬多,設備帶病運轉、設備老化,很多非公有制企業,還存在著企業主要錢不要命或者不會安全不懂安全的現象。隱患隨處可見。大量隱患的存在使得我們各級領導、企業負責同志經常處在一種如履薄冰、膽戰心驚的狀態中。在傷亡事故當中,我們發現,關鍵是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在對傷亡事故的統計中發現,三分之二的事故是發生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業中。
這幾年來,廣東省、深圳市和東南沿海一些發達省份,在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基礎上,搞了一個注冊安全主任制,這個制度的好處是,著重解決了一些中小企業安全工作無人管和不會管的問題,對這些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2002年第一季度在就《安全生產法》對廣東省進行調研時,全國人大領導對這一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所以在談到機構建設時,把這個經驗寫進了《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法》在談到機構建議時,沒有一刀切,談了幾個類型,一個是礦山、建筑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這些高危行業要有專門的機構和專人,除去高危行業外,其它的生產經營單位,按企業的規模,300人以上要建專門機構或者專人,300人以下的,由專職或兼職人員或者聘請國家認可的具有資格的安全管理人員提供服務。這一段話,實際上就是對前幾年實施安全主任制度的一種肯定。實施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是在市場經濟情況下,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是發展的必然。
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是穩定和加強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需要
我們現在安全基礎薄弱,應該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具有企業安全管理經驗的安全技術人員隊伍。這幾年,在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當中,有些機構被削弱了,安全專業管理隊伍也被削弱了。這支隊伍和其它專業技術隊伍相比,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職審工作也相對滯后,即使勞動部曾頒布了這方面的規定,又正逢改革,又耽擱了。這支隊伍不穩定。有些企業領導片面講求經濟效益,把一些老弱病殘的人弄去搞安全,能力強的人少,年輕的人少,老化現象嚴重。
在知識結構上,層次高的人少,中初級的人員多,中初級人員多也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搞評職稱,年輕人無人愿干。從知識類型上,復合型的人少,單一型的人多,不適應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即使在一個企業,也涉及到若干工種,這就需要知識層次較高、復合型的人材。在國外,都是在其它行業當了多年的工程師有了經驗后,才能當安全工程師。
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后,通過相關的法規、規章,對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權利、義務、責任做出明確規定,就可以使我們安全工程專業隊伍的建設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而且,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后,注冊安全工程師的管理是動態的。獲得了資格并不等于是終身的,注冊安全工程師也要不斷學習,參加繼續教育。在生產力發展的過程當中,新的問題不斷出現,就要求我們安全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地學習,促進安全技術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是貫徹《安全生產法》,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安全生產法》對生產經營單位設置安全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提出了明確要求,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的實施,就是落實《安全生產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加強安全機構建設,加強企業安全管理隊伍建設,滿足中小企業需求的一個重要措施。
認定工作的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
大家應該認識到,建立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是一項開創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既要和國際接軌,又要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即要嚴格考核標準,又要考慮到現實的需要;即要考慮到今后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對想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青年人,指出一個科學的、規范的途徑,又要考慮到老人老辦法,解決好現有人員的合理過渡問題。因此,《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中規定:在全國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之前,對長期在生產經營單位和在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服務的單位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工作并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受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可以通過考核認定的辦法,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我們根據這樣一個精神,下發了《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認定辦法》。所以我們講認定工作是我們實行執業資格制度的一個開端,也是今后全面鋪開這個工作的一個前題和基礎。
《認定辦法》明確規定,由人事部和國家局共同成立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執業資格的認定工作。這樣做,就是從組織上保證這項工作有領導、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我們這次認定工作的重點要放在生產經營單位現有生產管理人員及社會中介組織長期從事安全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政府公務人員不在此列。人事部劉司長舉例講,在我們國家公務員給予注冊執業資格的只有一位,是建設部的總工程師,他要參加國際會議,需要有一個注冊建筑師的資格。其它的沒有搞,沒有搞不等于不搞,下一步,根據今后企業事業單位改革的需要,將來我們的公務人員可以參加考試,獲取資格,但暫不注冊。如果公務員流動到企業事業單位,有資格的就可以注冊。我們公務員當中的一些老同志,長期從事安全工作,考試有困難,對此我們的辦法后面也有規定,可以免一些考試。我們這次認定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
國家人事部作為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的審批管理部門,主要是指導和監督,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作為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認定的具體工作。認定工作的具體事項,由認定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統一協調。
“三控”:條件、數量、程序
首先要對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有一個正確認識。對當前的認定工作要充分認識其必要性,只有建立在這樣的思想認識基礎上,才能提高搞好這項工作的緊迫感和自覺性。
要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認定辦法》規定,國家對認定人員的數額要實行總量控制,就是說,符合申報條件的人不一定能都通過認定。我們主要是為開展這項工作,選拔認定一批種子。客觀上大家要看到,由于我們這么多年在安全工程領域沒有實行聘任制度,有些單位安全工程系列的資格評審工作也沒有開展。有些同志,水平已經達到高級工程師的水平,但我們這里有一個條件,就是長期從事具有高級職稱工作的人員才能認定,這些人不是不符合條件,由于沒有高級職稱,這次就不能參與認定。這些同志肯定會有想法,要耐心地做工作。
要實施平穩過渡,特別是已經開展了注冊安全主任制度的省市,更要積極穩妥地做好過渡工作。有些同志經當地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為注冊安全主任,這些同志今后是否可能全部轉為注冊安全工程師,這就要從實際出發。因為,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作為全國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標準是統一的,但是注冊安全主任在各地實行當中,實際上是有差異的,如何做好平穩過渡工作,需要我們采取穩妥的辦法,首先不要挫傷這些同志的積極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堅持合理、平穩過渡的基本政策,要給各省、自治區特別是已經實施注冊安全主任的省市一些靈活性,說得通俗一點,這個叫地方糧票。
有一個問題,我們也在研究探索,就是注冊安全工程師要不要分等級,因為各地的注冊安全主任,實際上水平差別很大,我們國家這么大,改革談何容易,一項重大改革措施的出臺,在我國經濟差別這樣大的國家,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應該容許有一個合理的過程,有關的省市要妥善地處理好這個關系。當然要向注冊安全工程師有關的標準靠擾,實施過程當中要根據各省實際,從有利于穩定隊伍出發,從有利于調動注冊安全主任積極性出發,讓他爭取達到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水平要求。
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就認定工作來講,我們和人事部的領導一致認為,要實行條件控制、數量控制、程序控制,簡稱三控。沒有這三控,不可能把這次的認定工作搞好。從總量控制講,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符合條件的,不可能全部認定。要嚴格掌握程序,地方推薦、省里考核、指導小組最后審定。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從事這次資格認定工作的同志,不要私下充諾,要強調保密原則,在公布之前,不要隨意向外透露。要求大家要講大局、講紀律、講秩序、講政策、講程序、講服務。
(摘自閃淳昌同志在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認定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