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和華南、西南、東北、西北、華東、華北六大環保督查中心的陸續成立掛牌,國家環境監察體系新格局正在形成。但鑒于“保增長、調結構、利民生”的國家大政到個別地方就只剩下“保增長”的嚴峻現實,中央堅決抓環保的強烈意志在個別地方受到削弱。而超脫于地方管轄的區域環保督查機構,要想將環境監管一竿子插到底,尚待形成威懾能力。
中國的環保事業走到今天,盡管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制度和手段尚不夠豐富,形勢不容樂觀。不僅環保工作仍面臨不少阻礙,更堪憂慮的是,雖然力倡科學發展觀已有多年,但不少地方重經濟、輕環保,以至于不惜犧牲環境“保增長”的勢頭一直未能得到根本遏制。產業結構的調整、節能減排的力度和經濟發展的決定權,都掌握在地方政府官員的手里。轉變增長方式則是一件費時費力、難以短期見效的事情,發展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產業而將由此帶來的環境、生態成本外部化卻是一條發展捷徑。
上一篇:污染減排,減了什么增了什么?
下一篇:2009:將環保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