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地點平均氣溫等于或低于5℃的作業稱為低溫作業。在低溫環境下工作時間過長,超過人體適應能力,體溫調節機能發生障礙,則體溫下降,從而影響機體功能,可能出現神經興奮與傳導能力減弱,出現痛覺遲鈍和嗜睡狀態。長時間低溫作業可導致循環血量、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而引起凝血時間延長,并出現協調性降低。低溫作業還可引起人體全身和局部過冷。全身過冷常出現皮膚蒼白、脈搏呼吸減弱、血壓下降;局部過冷最常見的是手、足、耳及面頰等外露部位發生凍傷,嚴重的可導致肢體壞死。
低溫作業的勞動保護管理包括以下幾點:
1.車間溫、濕度應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冬季要有防寒、采暖設施,露天作業要有防風棚、取暖棚。
2.保持車間、個人衣著干燥,進行耐寒鍛煉,提供高熱飲食,采取多種防寒措施。
3.進行合理的勞動組織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
4.加強個體防護,使用個體防寒用品。
上一篇:高溫作業的勞動保護管理
下一篇:噪聲作業環境的勞動保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