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管理人員或外來的安全專家要檢查整個工廠并辨別出潛在的健康與安全危險。在收集相關資料后,工廠要分析目前存在的危險,并采取方案盡最大可能減少危險,這應該包括:
改進工藝:
去除危險物質:
安裝安全設施,如機器防護裝置 和排氣通風設施:
作為最后的手段,要求員工戴個人防護用品(PPE)以保護他們不被侵害。
危險 |
處于危險的身體部位 |
減少危險的安全措施 |
個人防護用品(PPE) |
化學品 |
眼睛和臉 |
用安全的材料代替危險材料 |
帶側面保護的防震 |
吸入化學溶劑揮發的氣體 |
肺、呼吸道 |
用安全的材料代替危險料 |
有機氣體防護面具;防毒面具要求:健康檢查員,試戴,保養方案(見附頁的防毒面具方案) |
粉塵 |
肺 |
安裝防塵罩 |
防塵面具 |
皮膚暴露在化學品下 |
手、胳膊 |
用安全的材料代替危險材料 |
防化手套,如脯綸手套、氯丁橡膠手套、聚乙烯手套、聚乙烯醇手套或合成橡膠手套(詢問化學品生產商提供哪種保護); |
噪音(85分貝以上) |
耳朵、聽力 |
可能的話對噪音大的機器采取消音措施 |
比需要防護的分貝數高一倍的耳塞;比需要防護的分貝數高30%的耳罩; |
滑落的物體 |
頭 |
識別出危險區 |
抗撞擊、抗滲漏、 |
滑落或滾動的物體電器方面的危險尖角或鋒利的邊緣 |
腳 |
識別并標識危險區域 |
抗撞擊、抗擠壓、 |
防護用品的種類
頭部防護用品
頭部防護用品是為防御頭部不受外來物體打擊和其他因素危害而采取的個人防護用品。根椐防護功能要求,目前主要有普通工作帽、防塵帽、防水帽、防寒帽、安全帽、防靜電帽、防高溫帽、防電磁輻射帽、防昆蟲帽等九類產品。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是為防止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煙、霧經呼吸道吸人或直接向配用者供氧或清凈空氣,保證在塵、毒污染或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正常呼吸的防護用具。呼吸器官防護用品按功能主要分為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面具),按形式又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
眼面部防護用品
預防煙霧、塵粒、金屬火花和飛屑、熱、電磁輻射、激光、化學飛濺等傷害眼睛或面部的個人防護用品稱為眼面部防護用品。根據防護功能,大致可分為防塵、防水、防中擊、防高溫、防電磁輻射、防射線、防化學飛濺、防風沙、防強光九類。
聽覺器官防護用品
能夠防止過量的聲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聲的過度刺激,減少聽力損傷,預防噪聲對人身引起的不良影響的個體防護用品。聽覺器官防護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聲頭盔三大類。
手部防護用品
具有保護手和手臂的功能,供作業者勞動時戴用的手套稱為手部防護用品,通常人們稱作勞動防護手套。勞動防護用品分類與代碼標準按照防護功能將手部防護用品分為12類: 普通防護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靜電手套、防高溫手套、防X射線手套、防酸堿手套、防油手套、防震手套、防切割手套、絕緣手套。
足部防護用品
足部防護用品是防止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和能量損傷勞動者足部的護具,通常人們稱勞動防護鞋。國家標準按防護功能分為防塵鞋、防水鞋、防寒鞋、防沖擊鞋、防靜電鞋、防高溫鞋、防酸堿鞋、防油鞋、防燙腳鞋、防滑鞋、防穿刺鞋、電絕緣鞋、防震鞋等十三類。
軀干防護用品
軀干防護用品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防護服。根據防護功能防護服分為普通防護服、防水服、防寒服、防砸背服、防毒服、阻燃服、防靜電服、防高溫服、防電磁輻射服、耐酸堿服、防油服、水上救生衣、防昆蟲、防風沙等十四類產品。
護膚用品
護膚用品用于防止皮膚(主要是面、手等外露部分)免受化學、物理等因素的危害。按照防護功能,護膚用品分為防毒、防射線、防油漆及其他類。
防墜落用品
防墜落用品是防止人體從高處墜落,通過繩帶,將高處作業者的身體系接于固定物體上或在作業場所的邊沿下方張網,以防不慎墜落,這類用品主要有安全帶和安全網兩種。
聽力保護
在所有的健康問題中,聽力減弱被認為最廣泛的但最不被認識的問題。防止聽力減弱的最好的方法是降低工作場所的噪音,確保機器保養良好,購買低噪音的機器或者調查是否可能用可降低噪音的材料對現有機器進行消音。
員工不能全天8小時都暴露在85分貝(dBA)以上的噪音下,否則聽力會逐漸減弱。如果員工暴露在高于85分貝的噪音下,那么暴露的時間必須低于8小時,或者應該采取防護措施。
噪音水平 |
不會損傷聽力的可允許時間 |
82分貝 |
16小時 |
85分貝 |
8小時 |
88分貝 |
4小時 |
91分貝 |
2小時 |
94分貝 |
1小時 |
97分貝 |
30小時 |
100分貝 |
15小時 |
如果噪音水平高于或等于85分貝,那么就需要實施聽力保護方案。第一步執行噪音監控,判斷準確的暴露值,并區分出哪一些員工應該納入保護方案。這種測試可以在一天中在不同的地點用音量測量計來完成,也可以用噪音測量計測量員工在整個工作日中的連續暴露值。
對那些在噪音監控中識別出的將在高噪音環境下工作的員工進行聽力測試。在開始工作前為每位員工建立最初的聽力曲線圖,以后每年再測聽力曲線,用以檢測是否發生聽力減弱。
最后的步驟是實施控制方案,培訓員工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如耳塞、耳罩。如果發生了聽力減弱,工廠可能需要更多的培訓和強制措施。
自我評估
工廠是否有書面程序管理PPE?
員工是否接受有關PPE使用方面的培訓?
是否對每個工種進行風險評估?
工廠是否提供合適的PPE給工人在需要佩戴的崗位?
* 眼睛/面部保護
* 足部保護
* 聽力保護
* 手保護
* 防護衣
* 呼吸保護
* 提供PPE予訪客
* 其他合適的PPE
在必須佩戴PPE的區域是否張貼警告標識提醒員工佩戴?
PPE是否定期維護并功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