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嶗山水庫是本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受水源地保護的制約,上游的北莊、夏莊區域內38個村莊都不能實施改造、開發。1月20日,投資2.1億元的嶗山水庫上游污水治理工程奠基,預計兩年后完工,這一工程將破解制約當地發展的瓶頸。
市委、市政府擬將該工程作為今年九件市辦實事之一。
投資2.1億元治污
1月20日上午,嶗山水庫上游污水治理工程奠基,該工程共涉及嶗山區北宅、城陽區夏莊的38個村莊,總人口 2.3萬人,將鋪設污水管網78公里、回用水管網48公里,日收集污水約7500噸,總投資2.1億元。
“本次工程將在涉及的38個村莊里,采用邊溝和管道相結合的方式收集污水,再通過泵站提升,全部匯入樓山河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經過處理后可通過回用水管網返回,再用于灌溉等方面。”嶗山區市政公用局時健局長介紹說,對部分居民較少、不適合建設管網的區域,將建設簡易的污水處理模塊,就地對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將先行實施五龍河流域污水管道建設;下半年起,啟動白沙河流域污水管道建設,全部工程于2010年底前完成。
雙層管防爆裂滲漏
“現在山上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是就近排放,土壤自然吸收,沒有較大的排污項目,不會對水庫造成污染。但由于沒有污水收集系統,一旦遇上大暴雨,就會將山上的污物沖入河道帶入水庫中,對水質產生影響。”時健局長表示,這一工程可徹底杜絕污水直排河道現象,提高水質。
據介紹,該工程已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論證,考慮到排污管道今后可能發生爆裂,產生污水排入水庫污染水質,此次工程中的所有管道都將采用雙層管道,若一層管道爆裂后,還有一層管道防滲漏。
治污之后欲引“金鳳凰”
“涼泉社區守著這么個好山,可受水源地保護的制約,一直無法利用起來,就像抱著個金飯碗卻沒飯吃一樣。”北宅街道辦事處涼泉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承田說,近兩年,先后有6家大開發商看中了涼泉社區的地理環境,有的想建設大型旅游度假村,可由于沒有排污設施,生活污水、施工污水都無法排放,開發商只能作罷。“我們早盼著能快點修條排污管道,盼著早點開發利用好這片山水,讓居民盡快富起來。”
“市政基礎設施建好后,想開發建設各種旅游項目就不是一件難事了!”時健局長表示,這一工程的開工建設,將打破嶗山水庫上游區域發展的瓶頸,大大推動水源地、景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