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州市飲用水源達標率為75.99%,西部水源達標率僅為50%
●全省67縣(市)中36個至今未建污水處理廠
5月18日,廣東省掛牌督辦十大環境問題通報會在廣州召開,省環保局、省監察廳對去年十個掛牌督辦項目進行了通報。省環保局、監察廳表示,今年將對廣州西部飲用水源、限期有關地市轄縣年底完成“一縣一廠”污水處理廠建設等十大重點環境問題進行聯合掛牌督辦。
五重點區域污染仍未解決
據介紹,2008年,省環保局和省監察廳對廣州市西部飲用水源污染整治等十個重點區域環境問題進行掛牌督辦。一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有關市環保、監察部門加強督查督辦,積極落實整改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茂名市小東江流域等五個重點區域環境問題和16家掛牌督辦企業達到整治目標,予以摘牌。
今年省環保局、省監察廳決定對廣州市西部飲用水源、淡水河流域重污染行業等十個重點環境問題進行聯合掛牌督辦。其中,前五個問題去年沒有得到解決,今年將繼續掛牌督辦。
據了解,去年廣州市飲用水源達標率為75.99%,西部水源達標率僅為50%左右。淡水河流域重污染行業污染整治、清遠市清城區大燕河流域重污染行業污染整治自2007年開始掛牌督辦,已連續兩年未得到治理。
部分區域環境明顯改善
據介紹,去年掛牌督辦以來,各地政府加強對掛牌督辦組織領導工作。2008年省環保局聯合省監察廳多次對督辦區域和企業進行重點監督檢查,督促有關政府出臺有關整治政策,督促企業完善環保治理設施,嚴厲打擊違法排污、偷排漏排、屢查屢犯的企業。通過一年來的掛牌督辦,關停和取締一批污染環境的違法企業,部分重點區域、流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環境污染嚴重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
如茂名流域取締了流域內19家小煉油;將14家小造紙廠和8家小油氈紙廠列入淘汰范圍,移交經貿部門處理;劃定禁養區,清理違法養殖廠,小東江水質進一步好轉,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督促不力完不成任務將問責
去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決定》明確提出,今年年底前東西兩翼和山區的縣城要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即實現“一縣一廠”。然而,截至今年4月底,67個縣(市)的“一縣一廠”項目中,還有36個縣(市)尚未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其中河源、清遠、湛江、汕尾等市建設進度滯后。
省環保局監察分局局長周全表示,目前東西北地區部分“一縣一廠”污水項目建設進展緩慢,將對其進行掛牌督辦,并限定期限,爭取年底前實現全省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的目標。
據悉,今年十大環境問題掛牌督辦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威脅飲用水源的環境安全隱患或存在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區域問題;二是跨區域、重點區域、重點流域以及重點污染行業環境污染,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環境污染嚴重、問題突出、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區域問題;三是影響我省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進度的環境問題。
省環保局、省監察廳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強化環境執法,對因督促不力,失職、瀆職導致掛牌督辦工作進展緩慢而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將按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追究有關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