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環保部要對輕卡企業進行生產一致性檢查(注:生產一致性,就是指汽車企業批量生產的產品應與型式核準定型時的性能一致。這就要求生產過程中的每道工藝、每個環節及各個生產要素,都要嚴格按照國家環保法規進行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我們對此非常關注。”日前,某輕卡企業人士這樣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
對此,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主任湯大鋼表示:“2009年度的檢查工作還沒有結束,至于檢查了哪些企業、檢查結果如何,會在檢查結束、資料匯總后進行公布。”
根據2003年3月8日環保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機動車排放生產一致性檢查的公告》,各機動車和發動機生產企業必須按照已頒布實施的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中的有關規定,建立企業自身的排放生產一致性保證體系,確保通過型式核準的車型和發動機型的批量生產滿足排放生產一致性的要求。環保總局將依據機動車和發動機生產企業報送的企業排放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書,不定期地對制造、銷售的機動車和發動機進行排放生產一致性抽查。對不能通過排放生產一致性檢查,而且制造和銷售超標機動車和發動機的生產企業,環保總局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實施處罰,對其已獲得的達標車型資格予以撤銷并向社會公布。
“還會有新的車企要接受檢查。”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檢查的具體時間還沒有確定,而且檢查對象是通過抽簽的方式來決定的。到目前為止,接受過檢查的企業總體表現還可以,輕型車、重型車問題不大,但是輕型柴油車確實存在生產一致性方面的問題,其中以國產車居多。”
記者了解到,環保部之所以對車企進行生產一致性檢查,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在自檢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湯大鋼說:“對于一致性檢查,很多企業的認識不到位,沒做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們會做一些抽查。2008年我們也進行了抽查,發現確實有企業存在生產一致性不合格的情況。我們希望,如果企業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可以要求我們監督企業做生產一致性試驗,若達到了要求,我們就不會再去企業里頭抽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輕卡企業之所以對生產一致性檢查如此重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市場上國Ⅱ套牌車屢見不鮮。“我們這邊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輕卡都是國Ⅱ車,即使自稱是國Ⅲ排放,絕大部分也是套牌車。”安徽一位經卡經銷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