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公眾的環境知情權,敦促上市公司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楊朝飛在第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上透露,環境保護部近日將出臺《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等16類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應當發布年度環境報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況、環境守法、環境管理等方面的環境信息。
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企業積極履行,中國企業在履行低碳責任、推行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然而,在“十一五”將盡之時,還是有一些企業在節能減排目標的壓力下采取了關停并轉、拉閘限電等急功近利手段。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談到,作為企業來看,承擔社會責任并不一定光是一個負擔,這個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巨大的投資市場,這塊的市場潛力非常大。孫翠華強調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將從政策體制等宏觀層面為企業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創造更好的條件、給予更多的支持:“中國已經啟動重點行業典型產品及重點減排項目低碳認證制度研究,很快將出臺《中國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鼓勵社會公眾使用低碳產品,激勵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從消費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這是近日由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監總局、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紅十字會等組織機構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指導下主辦的第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上傳出的消息。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僅是中國下一個五年發展的關鍵議題,更是中國在世界氣候變化舞臺上履行大國責任的重要方面。當中國迎來一個綠色文明的時代,如何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企業作為資源利用、節能減排的主體,是否能在生產經營中嚴格履行低碳責任關系到了中國節能減排總體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