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建水電站 環保部發函無效

2010-12-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內的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峽谷秀美,碧水云天。同時,它還是“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由于未受到第四季冰川的襲擊,區內保留了珙桐等47種國家級瀕危保護植物和華南虎、娃娃魚等41種國家級瀕危保護野生動物。1994年,壺瓶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將它評為“目前僅有的兩處具有合適面積的華南虎棲息地之一”。

  但是,記者了解到,這片能讓華南虎賴以為生的罕見的生態寶地,如今正在被違規建設的水電站蠶食。

  緩沖區內建水電站,綠樹水流均“遭殃”

  綠色的植被表面被戳出一塊塊大面積的灰色窟窿。工程車不停地挖掘,成批綠樹的腳下成了斷崖,大批碎石裸露在外,一片塵土彌漫。

  這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里,曾被形容為“峽谷幽深,河水清澈,植被豐富,奇峰林立”的名景毛竹河峽谷,如今,它卻是湖南石門縣天德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天德公司”)的“毛竹河工地”。

  2007年11月,天德公司獲得湖南省環保廳的批準,在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里,建設平洞河水電站。但據當地村民反映,天德公司在實際動工的時候“偷梁換柱”,從平洞河挪到了國家規定“禁止建設任何生產設施”的毛竹河附近。

  毛竹河的一部分位于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里,水流湍急,風景如畫。石門縣壺瓶山鎮平洞村的老村支書覃業斌告訴記者,天德公司之所以瞄上了毛竹河,是因為“緩沖區里的水位落差特別大,能有幾百上千米,發起電來,勁兒肯定比實驗區大。”

  按照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的規定,自然保護區內部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片。其中,“核心區”和“緩沖區”分別屬于“絕對保護區”和“次絕對保護區”,區內禁止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國家環境保護部也幾次發通知強調,各地要嚴格遵守《自然保護區條例》,加強對涉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監督和管理。

  據覃業斌介紹,天德公司不僅擅自把壩址建在了“緩沖區”內的黃連河撮箕口,還在大壩內鑿穿了一眼1465米的隧洞,將河水引入南坪村的毛竹河。如今,在同屬“緩沖區”的毛竹河附近,已經矗立起了巨大的引水渠和水電站機房。

  針對覃業斌反映的情況,中國青年報記者隨后向湖南省環境保護廳致電核實。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向記者表示,天德公司在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邊緣地帶”建水電站這一項目,的確經過了省環保廳的批準。但據他了解,水電站主體工程的地址“并沒有變”,天德公司只是為了“引水發電”,而私自改變了取水口的位置而已。問及環保廳批準的主體工程地點具體在哪里,潘碧靈副廳長表示“不清楚”。

  天德公司的現場施工負責人韋新國則以肯定地口氣告訴記者,水電站的施工地址位于“實驗區”,跟“緩沖區”不搭界。

  據村民們反映,修建水電站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生態災難”。壺瓶山鎮司法所原所長楊生賢告訴記者,為了建水電站,天德公司已經“在保護區里毀了700畝田,砍了50萬棵樹,把環境全破壞掉了。”而從覃業斌等人提供的施工現場照片看,曾經滿目翠綠的毛竹河峽谷,如今已儼然是一片“采石場”,蒙灰的綠樹,斑斑點點地散落在光禿禿的石壁上,滿目瘡痍。

  此外,天德公司將黃連河水“攔腰截斷”引入毛竹河,也讓黃連河下游的平洞村1600名村民“遭了殃”。“他們修水電站,咋把我們的水系也改了!”覃業斌無奈地嘆息,“村子里之前洗衣服、洗菜啥的,一直用的是黃連河里的水。等大壩筑起來以后,河水怕是要干了,我們幾百畝農田都要靠抽水灌溉了嗎?”

  對此,潘碧靈副廳長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我們批準這個項目之前,已經找環保專家論證過,天德公司建了水電站之后,留給平洞村的水量仍然符合"生態流量"。”他表示,按照工程規劃,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內的生態基本能夠維持,對村民用水也“幾乎沒有影響”。

  他同時強調,天德公司私自改變取水口雖然“違規”,但經過環保專家的現場論證,新的取水口“比原本規劃的,對環境生態還要好一些。”

  而記者調查發現,在水電站尚未竣工攔壩時,平洞山村民的堰塘就幾乎干涸。曾經被唐代詩人李白譽為“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的高山峽谷水流,也急遽減少,有的地帶甚至露出了干枯的水草。

  環保部督辦函“叫不停”工程的腳步

  耐人尋味的是,去年10月21日,國家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曾向湖南省環保廳發出一份督辦函,指出這個“經省環保廳批準的”建設項目,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征求環保部的意見,而且,水電站的部分壩址和隧洞建在了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內,不符合法律規定,因此要求湖南省環保廳責成天德公司“停工”,并對水電站項目的環評違規審批問題進行處理。

  村民們稱,直到今年6月他們到環保部反映情況,才得知環保部曾發出過一份督辦函,而8個月來,天德公司的水電站一直在建,沒停過。

  為何環保部發函仍無法擋住工程的腳步?一份由石門縣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在2006年2月15日出具的《關于天德公司為縣重點聯系企業的證明》,或許給出了答案。《證明》中提到,天德公司是縣紀委監察局牽頭引進的招商引資企業,“為促進開發,石門縣委、縣政府將天德公司列為縣重點聯系企業,安排專人實施跟蹤服務。”

  而潘碧靈副廳長向記者表示,省環保廳確實接到過環保部下達的督辦函,并且函件一接到手,就轉給了縣里。“石門縣政府部門接到函以后,已經幾次作出了督促和協調,要求天德公司停工。”他說,“省里和縣里,都是嚴格按照督辦函來處理的。”

  此外,潘碧靈副廳長還告訴記者,早在這份督辦函下達之前,省里和縣里就已經在2008年對天德公司“私自改變取水口”的行為進行了處罰。“私自改變取水口屬于違規建設,縣政府早就勒令停工了,還罰了5萬元,要求他們重新按照程序來申報這個項目。”他表示,在新一輪專家論證和取得平洞村村民的同意之前,工程是不會重新啟動的。

  上述說法,遭到了覃業斌和楊生賢的強烈質疑。覃業斌告訴筆者,莫說工程在2008年就“偃旗息鼓”,直到今年10月,天德公司在“緩沖區”里的水電站,依然建得熱火朝天。

  “是今年10月16日,老百姓拿著督辦函的復印件,跟天德公司交涉,他們才勉強停的。”他說。并且,縣里各個部門的領導幾乎一致否認見過這份督辦函,“哪來的按函辦事呢?”楊生賢還告訴記者,縣紀委書記楊俊甚至在見到復印件之后,聲稱“經他確證,復印件是假的,對政府不起作用。”

  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說法,似乎讓督辦函的下落演變成了一場“羅生門”。

  為了撥開迷霧,記者致電環保部,經環保部生態司柏處長證實,這份督辦函“確實是環保部下達的,真實性不容置疑。”

  記者隨后撥通了石門縣縣委書記熊大順、縣長楊琦明和紀委書記楊俊的電話。熊大順書記向記者表示,縣里對這件事“正在調查,調查期間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紀委書記楊俊否認天德公司項目由他牽頭引進,只是在環保部、省環保廳批準了這個項目之后,由縣政府提供協助和配合而已。至于具體審批了什么,楊俊表示“不清楚”。

  最后,記者從石門縣環保局局長朱建業和林業局局長張國珍口中得知,二人在今年6月以前,“從沒直接看到環保部的督辦函”,都是在楊生賢拿到復印件之后,才親眼見到的。當記者問及天德公司的工程建設“究竟何時停工”時,張國珍局長表示,“是在老百姓拿到函之后,才停工的”。

  但他同時強調,天德公司的水電站“已經通過環保部的審批了,可以建”。那環保部為什么又會在督辦函里稱項目建設是違法的?張國珍局長認為,是因為平洞村村民鬧得太厲害,才“叫停”的,后又改口說“項目是省環保廳批的,總之縣里沒權力批。”

  在各方壓力之下,水電站項目目前已經停工。對此,天德公司也是一肚子苦水:“3000多萬元投進去了,誰來彌補我們的損失?”韋新國說。

  工程是否會繼續,潘碧靈表示,還需要環保專家作出進一步的環境評估報告,作為政府有關部門的參考依據。

  專家支招:“地方政府不理環保法”怎么辦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環保法專家王燦發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自然保護區條例》里有原則規定,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地方建設項目,應該由環保部來批。而湖南省環保廳沒有征得環保部的同意,就批準了天德公司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的建筑工程,存在“越權審批”之嫌。

  而且,王燦發教授提示,《自然保護區條例》不但禁止任何單位在“緩沖區”建設生產設施,哪怕在“實驗區”里,只要建設有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同樣屬于違法。他表示,湖南省環保廳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建設活動有監管權,即使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位置沒有改變”,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仍是顯而易見的。在此背景下,湖南省環保廳若仍監管不力,乃至放任自流,就是失職。

  此外,根據2006年環保部和監察部聯合發布的《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天德公司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違法建水電站,不但批準項目的環保廳要被追究責任,環保部還可以要求當地的監察部門,給縣政府領導以行政處分。“但是在石門縣,項目本身就是縣紀委監察局招商引資來的,現在讓他們自己"叫停",還"處分"政府部門,怎么可能呢?”王燦發教授說。

  2009年10月環保部下發的督辦函,可謂是對上述法律觀點的一個“匯總”。然而,它到了地方之后,命運難免“兇多吉少”。結果就是,天德公司的這一違法建設工程“頂著督辦函不停工”,其3年來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也許永遠難以用“經濟發展”來挽回了。

  一片生態寶地在開發建設中變得山水狼藉,這在王燦發教授看來,在我國早已不是個案。針對這種“地方政府不理環保法”的情況,王燦發教授表示,環保法常常被“一切為了經濟發展”的地方政府拋之腦后,除了執政理念落后和可能的官商利益鏈之外,環保法立法相對滯后、監察力度不到位以及環保領域“公益訴訟”的缺失,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不妨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來“強迫地方政府重視環保”。

  “首先,應該在《自然保護區條例》里加大對違法建設、破壞環境行為的懲罰力度。”王燦發教授表示,由于現行的《自然保護區條例》是1994年頒布的,因此《條例》對于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采摘、采石、開礦、挖砂等行為,只規定了300元~1萬元的罰款,“明顯過輕”。“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建水電站,無疑是暴利行業,與他們可能獲得的利益相比,這點罰款是九牛一毛。”他說,通過修改《條例》,讓企圖以破壞環境來牟取暴利的公司望而生畏,是遏制環境破壞、間接切斷官商利益鏈的一條有效途徑。

  此外,我國目前的《環境保護法》中,沒有把地方政府列為當地環境質量的負責人,也是一個缺憾。“事實上,政府的責任不僅包括發展經濟、安定社會,環境保護同樣是一項重要的職責。”王燦發教授告訴記者,2008年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里,已經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的水環境質量負責,并把環境質量作為政績“考核評價”的標準之一。“如果把這一規定推廣到環保法的其他領域,應該能夠督促地方政府更加重視環境問題,在追究政府"不作為"的責任時,也更加有法可依。”

  當然,王燦發教授強調,“徒法不足以自行”,完善的環保立法還應該通過國家各級環保部門以及地方監察部門,對地方政府不理環保法的行為“違法必究”,才能保證效果落到實處。“石門縣的例子告訴我們,讓紀委監察部門"糾察"同級政府,是很難的。”他建議,不妨責成上一級監察部門來承擔此項工作。他還指出,當環保部的督辦函得不到地方政府的執行時,環保部應該按照層級,依次查處執法不力的部門。“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一竿子到底"地直接到地方上去,督查函令的落實。”

  王燦發教授最后強調,在政府部門內部的監督之外,要保證地方政府任何可能影響環境的行政行為,能夠曬在“陽光下”,來自社會的監督尤其重要。為此,我國應鼓勵和積極培育“公益訴訟”的力量。

  “目前,我國在環保法領域的監督,還缺乏有效性。如果地方政府和違規建設的企業沆瀣一氣,民眾往往無可奈何。”因此,他認為,要從根本上遏制這一趨勢,讓社會公眾或者環保組織可以對違法批準環境報告的部門、不作為的政府或者違法破壞環境的企業提起公益訴訟,是維系我國生態環境長遠良性發展的最有效工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彭泽县| 江川县| 溧水县| 郁南县| 清流县| 济源市| 稻城县| 安平县| 特克斯县| 方城县| 吉林市| 出国| 兴和县| 繁峙县| 南皮县| 彩票| 潼关县| 白银市| 彰化县| 乌兰县| 周至县| 上犹县| 永吉县| 申扎县| 从化市| 霍邱县| 循化| 固安县| 潼南县| 怀远县| 西吉县| 宾阳县| 西青区| 灵川县| 宁河县| 滨州市| 金平| 桑植县| 忻州市|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