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共贏,這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想要破解的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如何督促各級政府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忽視環境保護?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部分地市人大常委會的有關負責人。據悉,今年,江西擬出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發揮監督職能呵護一湖清水
九江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點區域,在大部分涵蓋地區屬于農村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改善農村環境狀況對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去年,九江在全省率先推行新農村試點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聽取和審議市政府的相關專項報告,成為九江市人大常委會這一年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2010年,江西各級人大常委會在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省人大常委會繼續開展“環保贛江行”監督檢查活動,并對往年發現的水污染問題整治情況進行跟蹤督查、推動整改落實;在工業城市新余,新余市人大常委會對該市實施的十大生態工程進行督查;宜春市人大常委會就20多個項目的水源保護、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發出了6份檢查采訪意見,點出了存在的17個問題,提出了18條整改意見……
鄱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條例擬出臺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特色是生態,核心是發展。如何保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走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采訪中記者獲悉,擁有地方立法權的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已經開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調研起草工作。
在2010年,江西省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圍繞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展開了持續一年的調研。除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外,在江西省人大常委會2011年的法規統籌修改范圍中,鄱陽湖濕地保護條例也被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