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十一五”污染減排的約束性任務提前完成,但是,潘岳在今天召開的全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進入“十二五”,我國環境保護面臨著極大的壓力。他說,這種壓力主至少表現在4個方面———治污減排的壓力繼續加大;環境質量改善的壓力繼續加大;防范環境風險的壓力繼續加大;西方對中國的環境壓力繼續加大。
就壓力產生的原因,潘岳表示:“在于經濟發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在于發展和環境的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在于國際環境與發展形勢日益復雜和尖銳。”潘岳說,今后幾年,我國污染物產生量更會增加,減排在消化增量的同時還要削減存量,空間變小,難度卻大大增加。
“如今,重大環境公共事件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潘岳說,妥善處理各類環境公共事件是社會管理創新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他要求,建立和完善環保輿情監測機制,提高對輿情分析研判能力。
潘岳期望,通過環境宣傳教育引導公眾自覺履行參與公共管理的義務以及享有的環境信息知曉、環境事務參與、環境污染檢舉,用制度保障公眾參與公共決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