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感覺器官如眼睛、耳朵、舌頭、鼻子和皮膚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耳朵”,其重要性與眼睛是相等的。因為耳朵是收聽聲音的器官,使我們能夠聽到別人要傳達的事項,而因此能夠了解各種事項,這對人們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聽覺的構成
聲音是由于空氣中微細分子的震動造成的,當聲音傳到耳朵里面的鼓膜,鼓膜也震動起來,跟鼓膜連接的有3塊小骨,其形狀有的像錘,有的像鉆,有的像鐙,所以這3塊小骨就叫做錘骨、鉆骨和鐙骨。錘骨的一邊跟鼓膜緊緊連接,另一邊跟鉆骨連接,鉆骨則跟鐙骨連接,鐙骨的另一邊架在蛋形的耳窗部位上,這個部位是收聽神經的開端,是疊疊盤繞的圓管形狀,看似螺狀,叫做耳蝸(cochlea),耳蝸里面由某些液體和看似羽毛形狀的接收聲音器官(叫做“羽毛細胞”)構成的。當鐙骨移動,耳蝸里面的液體就震動而羽毛細胞將搖來搖去,將所聽到的聲音感覺送到耳朵神經再送至大腦去進一步譯成意義。
噪音有何危害?
我們的耳朵能夠收聽到的聲音波動頻率是從20赫茲到20,000 赫茲。但生活中具有重要性的聲音波動頻率就是說話的聲音波動頻率,即500-2,000 赫茲的聲音波動頻率。此外,耳朵的收聽和忍受功能有限,如果聲音太輕就將聽不到,但是如果聲音太響,就將對耳朵造成危害或造成耳痛。對處于噪音環境很響的人,特別是在有噪音的工業上如紡織廠、金屬鑄造廠等工作的人,或住在鬧市區的人,或在交通環境很擁擠的人,他們的收聽聲音器官特別是羽毛細胞和收聽聲音的神經將很快衰化,使他們的聽覺能力降低或叫做“耳背”,而如果還不在意,還常在噪音很響的環境上,就將變成“耳聾”,再不能聽到聲音,再不能跟人正常交談,變成殘廢的人,而過著困難的生活。
由于噪音的影響而變成“耳背”“耳聾”的人是不能醫治的。在噪音很響的環境下工作,除了將變成“耳背”“耳聾”之外,還對身體的其他部位造成影響,如胃潰瘍(因為噪音將使胃里的消化液增加)、高血壓、甲狀腺發炎、無精神工作以致造成事故、精神緊張導致患神經病、工作效率降低,以及多犯錯誤等等。
噪音的響度多少?才會造成危害。
據研究,所規定的國際標準是對每天工作8個小時的人,聲音的響度必須不超過85分貝(A);或是每天工作4個小時的人,聲音的響度必須不超過90分貝(A)。
至于泰國勞動部所規定的泰國標準,在所制定的佛歷2549年安全職業衛生和環保管理中有關在與熱量、光亮和噪音工作所規定的標準是:如果員工每天工作不超過8個小時,聲音的響度必須不超過90分貝(A);如果員工每天工作超過8個小時但不超過12個小時,聲音的響度必須不超過87分貝(A)。然而,如果沒有測量聲音的儀器,您可以根據如下的原則來觀察噪音的環境情況:
聽了噪音后,發生耳鳴的癥狀。
如果聽了噪音后,發生上述任何癥狀,表示您所聽到的聲音響度是能夠使您失去聽覺的。
如何預防噪音的危害?
如上述所謂,由于噪音所造成失去聽覺是不能醫治的。所以,為了保護耳朵的聽覺效能,在每次要接觸到噪音時,都必須采取保護措施。而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必須得到各方相關者的合作,即:雇主方,應當對樓房的構造和建造材料加以慎重考慮,以及給員工提供足夠的噪音防護設備如耳塞、耳罩等,并且嚴格敦促員工要經常穿戴上述防護設備。同時,應當經常給員工提供有關噪音危害的知識,給員工建立安全意識。以及應當每年檢查員工的聽覺效能,以便評估和制定預防的計劃。員工方,也應當嚴格地遵守雇主所規定的預防噪音危害的規律和建議等。
保護耳朵健康的方法
1. 不要用任何東西去挖耳垢或用各種藥水洗耳,因為可能會使耳朵創傷或鼓膜破裂或耳垢堵塞(耳垢其實有益處,能夠抗病菌和保護耳朵,如果耳垢過多會自然掉出來,不必用任何東西去挖耳垢。)
2. 避免在噪音很響的地方進行活動,以防耳神經衰化。如果不能避免,在噪音的環境下活動,應當隨時穿戴耳罩或耳塞。
3. 避免使用或接觸那些對耳神經有影響的藥品或化學品。
4. 當傷風感冒,應當趕快醫治,在打噴鼻涕時,不要用力過度,因為可能會造成鼓膜破裂,或可能會造成耳朵受病菌感染。
5. 如果聽覺開始不正常,聽覺的效能降低,耳里經常有嗡嗡作響的聲音,有血漿從耳朵里流出來,耳痛,頭暈等等,應該立即就醫。
上一篇:工業通風辦法
下一篇:因工作造成受傷的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