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裝車間的電氣類危害存在的最主要問題與火災、爆炸危險分不開,因為電氣事故往往和灼熱、放電現象有關。由于涂裝車間為典型的易燃、易爆危險場所,車間范圍內的大多數空間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混合氣體和可燃、易燃介質,得到點火能量,容易造成火災、爆炸。當然,電氣類事故不僅僅限于火災、爆炸問題,其它危險、有害因素也不能不充分考慮。
1、觸電事故
觸電是電氣危害中最為常見的傷害事故。工業化涂裝生產不可避免大量使用電能,包括傳動、加熱、控制、電動工具、涂覆電場輻射源等。作業過程中觸電事故往往突然發生,在極短時間內造成嚴重后果,死亡率極高。
通常所說的觸電事故指的是電擊,它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使肌肉非自主地發生痙攣性收
縮造成的傷害,嚴重時會破壞人的心臟、肺部以及神經系統的工作,直至危及生命的傷害。電擊包括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直接接觸電擊指人體有意或無意與存在電氣危險的設備帶電部分直接接觸導致電擊。間接接觸電擊是指電氣設備故障條件下,人體與存在電氣危險的設備接觸導致電擊。
還有一種電氣人身傷害是電傷,電傷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給人體造成的傷害,往往在肌體表面留下傷痕,造成電傷的電流比較大。電傷包括電燒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機械損傷、電光眼等。
2、雷電危害
雷電是一種自然放電現象,按其造成的危害可分為如下。
直接雷。大氣中帶有電荷的雷云,其對地電壓高達幾億伏特。當雷云與地面凸出物之間電場強度達到空氣擊穿強度時,就發生放電現象,這種現象成為直接雷。
感應雷。也稱雷電感應,分為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
靜電感應是雷云接近地面時,在地面凸出物的頂部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當雷云與其它物體或雷云放電后,凸出物頂部感應電荷失去束縛,而以雷電波形式高速傳播,造成電氣、電子設備和其它導電體的超壓、放電、擊穿等破壞作用。
電磁感應是發生雷擊后,雷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的迅速變化的強磁場在附近金屬導體上感應出很高的電壓而形成。
雷擊發生后,電氣架空線、架空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路、管道的兩個方向迅速傳播,這種雷電沖擊電壓的傳播方式稱為雷電波入侵,其傳播速度為300m/us(在電纜中的傳
播速度為150m/us)。這種雷電波入侵往往破壞控制系統、損壞電氣設備,也能造成人身傷害.
3、靜電危害
靜電是由于兩種以上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分離、摩擦而產生的。靜電電壓的大小與物體表面之處電介質的性質和狀態,物體表面之間相互貼近的壓力的大小,物體表面之間相互摩擦的速度,物體周圍介質的溫度、濕度有關。涂裝生產過程中有機涂料、有機溶劑的高速流動,有可能在管道、容器中積聚靜電電荷。同時涂裝生產往往用到靜電發生器,利用靜電原理施行涂料的涂覆,更易發生靜電電荷的意外釋放,造成危害。
靜電電壓可能高達數千伏甚至上百千伏,而電流卻可能小于uA,故當電阻小于1MΩ時就可能發生靜電短路而泄放靜電能量。
靜電放電的火花一旦達到點火能量,就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災。靜電高壓也是造成人員刺激,甚至成為造成工傷的原因之一。
涂裝作業場所多數屬于火災、爆炸危險性場所,對防靜電的要求較高。靜電的主要危害,是使人體受電擊,影響產品質量,引起燃燒、爆炸等3個方面。在涂裝作業場所,屬于靜電涂裝工藝的靜電噴漆和靜電噴粉是利用靜電高壓作為涂裝的主要工藝手段進行的,對防靜電措施要求更高。
許多事故案例證實,靜電放電時產生能量有可能達到點火能級,可引起溶劑型涂料和粉末涂料的燃燒。涂裝作業中產生靜電放電的原因,主要是兩電極間的空氣被擊穿而釋放能量所致。電極上有明顯的放電集中點,在瞬間,能量集中釋放在靜電噴涂和靜電噴粉形成的漆霧、溶劑、其它可燃性懸浮物空間,容易產生火花放電,并點燃、引爆易燃、易爆物質。
4、電磁場危害
電磁場傷害分為電場傷害和磁場傷害。電泳涂裝過程中,電解電源往往通過交流電源整流而得,整流過程有低頻電流產生,電壓低、電流大,如果電磁防護措施不當,容易產生低頻電磁場泄漏。電磁場對人的傷害取決于其輻射強度和累計劑量,主要是對人的生理、心理、新陳代謝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世界衛生組織已將0~300HZ的低頻磁場列為可疑致癌物。
上一篇: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
下一篇:電子產業作業環境危害因素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