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害化學制劑
(1)殺菌劑 在鉆井液、壓裂液配制和注水中往往要使用殺菌劑以抑制細菌的繁殖。這類藥劑既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同時它對人和哺乳類動物及水生生物有很大的毒性。石油工業中用的較多的殺菌劑有季胺鹽類和醛類等。
(2)胺鹽類 是陽離子型表面活動性劑,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它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是皮膚接觸或經消化道進入。
(3)緩蝕劑 緩蝕劑由于使用的場合不同,選用的胺鹽有水溶性的、油分散性的、也有揮發性較強的。有的緩蝕劑成分很復雜,為了提高緩蝕效果,有時還復配有表面活性劑。關于緩蝕劑進入人體的途徑,防護與季胺鹽類的情形相同。
(4)高分子化合物 在鉆井液用的泥漿材料中應用高分子化合物品種不少,但比較典型的化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酰胺系列,一般來說,這種聚合物屬于低毒性物質。這種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合成產品中有未完全反應的單體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的毒性較高,可經口、皮膚、黏膜等途徑吸收,對人體有致敏性。
2.粉塵
鉆井施工過程中,產生粉塵侵害人體的作業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一是配制鉆井液時,各種粉狀泥漿材料破袋加入混合漏斗時,抖袋產生大量粉塵;二是下鉆過程中,剎帶片與剎車鼓長時間摩擦,使用帶片表面的石棉脫落,以粉塵形式散布在空氣中;三是固井時,下灰過程中,有一定量的水泥泄漏,產生水泥粉塵。
3.輻射
在物探、測井、鉆井等生產過程中均會使用放射源,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的可能途徑有三種:
直接呼吸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空氣,通過系統進入體內;被放射性污染的食物和水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由皮膚或傷口,經血液循環系統進入體內。
4.高溫、低溫
高溫作業主要包括高溫、強熱輻射作業、高溫、高濕作業和夏季高溫露天作業三種類型。高溫作業下,人體可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變。主要表現在體溫調節、水鹽代謝、血液循環、消化、泌尿、神經系統等方面的改變。這些改變的結果,超過一定限度就引起中暑。長期在寒冷地區低溫環境下進行作業,稱為低溫作業。寒冷低溫作業易造成人體的冷傷,冷傷可分為全身性冷傷和局部性冷傷兩類。體溫過低即屬全身性冷傷,短時間內暴露于極低溫度下或長時間暴露于極低溫度下或長時間暴露于冰點以下的冷傷,也叫凍傷。井隊職工因長期在野外工作,冬季作業易造成凍傷,所以應做好相應的預防。
5.工業噪音
物探、鉆井、采油、轉油、氣體凈化等過程均會產生噪聲,應加強對作業現場員工的防護,佩戴防噪聲耳塞。
上一篇:建筑材料行業的職業危害因素
下一篇:缺氧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