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繼電保護事故的發生,應認真貫徹《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14285-93)、《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現場工作保安規定》、《3~110Kv電網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整定規程》(DL/T584-1995)、《220~500KV電網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整定規程》(DL/T559-1994)、《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監督規定(試行)》(電安生[1997]356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運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規定》(調[1994]143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運行反事故措施要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運行評價規程》(DL/T623-1997)及相關規程,并提出以下重點要求:
1 高度重視繼電保護工作,充實配備技術力量,加強繼電保護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訓,保持繼電保護隊伍的穩定。
2 要認真貫徹各項規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措施,防止繼電保護“三誤”事故的發生。
2.1 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貫徹落實有關繼電保護各項規程、規定、標準,規范專業人員在繼電保護各個工作環節上的行為;及時編寫、修訂繼電保護校驗、運行規程和典型操作票,在檢修工作中,防止繼電保護“誤碰、誤整定、誤接線”事故發生。
2.2 在電壓切換和電壓閉鎖回路、斷路器失靈保護、母線差動保護、遠跳、遠切、聯切回路、“和電流”接線方式有關的二次回路、一個半斷路器接線方式(主設備檢修而相應斷路器仍需運行時)二次回路上工作,應特別認真做好安全隔離措施。
2.3 在發電廠與熱工自動系統、汽機保護系統和調速系統以及同期合閘裝置,廠用電切換裝置,柴油發電機和重要電動機有關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時,應認真做好防止保護不正確動作的技術措施和安全隔離措施。
2.4 所有差動保護(母線、變壓器、發電機的縱差、橫差等)在投入運行前,除測定和回路和差回路外,還必須測各中性線的不平衡電流、電壓,以確保保護裝置和回路完整、正確。
3 電廠繼電保護專業要與電網運行方式專業密切配合,根據電網結構和運行方式的變化,及時校核與調整保護定值。
4 不允許不符合圉家和電力行業相關標準的,未經技術鑒定,未取得成功運行經驗的繼電保護產品投入系統運行。
5 加強設備運行的跟蹤與監督,充分利用故障錄波手段,認真做好系統運行分析,發電廠應增設專用的發電機組故障錄波器。
6 確保大型發電機、變壓器的安全運行,重視大型發電機、變壓器保護的配置和整定計算,包括與相關線路保護的整定配合。
6.1 發電廠的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在保護能正確、可靠動作的前提下,靈敏度整定應適當,以避免不正確動作,確保主設備的安全運行。
6.2 大型發電機、變壓器本體的繼電保護裝置,其中與電網相關線路保護無直接整定配合關系的元件保護如差動、過激磁、過負荷、負序電流、發電機定子和轉子等保護原則上應由設備主管單位自行管轄、整定;與電網相關有直接整定配合關系的元件保護如負序保護、零序保護、由電網部門提供整定限額,供設備主管單位整定。
6.3 發電廠應定期對所轄設備進行整定值的全面復算和校核,同時也要重視與各級調度部門在整定交界面的配合,及時交換資料進行檢查、校核。
6.4 要求發電機制造廠提供裝設發電機橫差保護的條件,優先考慮配置橫差保護并要求該保護中的三次諧波濾過比應大于30。
6.5 發電機、變壓器的低阻抗保護要有完善的TV失壓、斷線閉鎖措施。包括電壓切換過程中直流失壓和交流失壓而不致誤動的有效措施。必須采用電流起動方式。
6.6 發電機組的過勵磁保護應根據制造廠提供的過勵磁特性曲線和負序電流的A值進行整定。對負序電流、電壓以及過勵磁等反時限特性的保護裝置,應認真校核返回系數在合理范圍內。
6.7 發電機失步保護技術應正確區分短路故障和失步。當系統或機組發生短路故障時,發電機失步保護不應誤動。只有失步振蕩中心位于發變組內部,對發電機安全造成影響時,失步保護才作用于跳閘。失步保護跳閘應盡量避免使斷路器在兩側電勢角δ=180°時開斷。
6.8 發電機失磁保護應能區分故障和失磁。故障時測量阻抗若進入失磁保護動作特性范圍,應有故障判據或延時元件作為輔助判據,同時,應設立振蕩閉鎖或延時元件躲過系統振蕩。
6.9 做好失磁保護和失步保護的選型工作。
6.10 為降低發生繼電保護事故的機率,要充分重視戶外變壓器的二次跳閘回路絕緣問題,定校項目必須包括跳閘接點間的絕緣測量。
7 對于220kv主變壓器的微機保護裝置必須雙重化。
7.1 主變壓器宜采用兩套完整、獨立的保護和兩套相同配置的后備保護,同時,還必須保證兩套主保護、后備保護在交、直流回路上的獨立性。
8 保證繼電保護操作電源的可靠性,防止出現二次寄生回路,提高繼電保護裝置抗干擾能力。
8.1 每套主保護、失靈保護與操作回路的直流熔斷器應獨立配置,并注意與上一級熔斷器的配合。在設計中應注意各不同的直流回路之間應采用空接點或光耦聯系,防止出現寄生回路。
8.2 對于電纜長度>500m 跳閘的回路,要采取措施防止長電纜分布電容影響和干擾出口繼電器。
9 加強110kv及以下電網和廠用系統的繼電保護工作,降低發生繼電保護事故的機率。
9.1 要十分注意主變110kv側后備保護與出線保護的配合。發電廠廠用系統保護的控制電纜不能與一次電纜一起敷設。務必做好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的10%誤差特性的校驗。同時,特別注意變壓器低壓側出線出口發生短路引起電流互感器飽和而導致線路速斷保護拒動問題,對不滿足要求的必須采取調整電流互感器的變比,減少二次回路負載,或選用抗飽和繼電器等措施,防止保護拒動導致事故擴大。
9.2 確定110kv及以下廠用系統的合理運行方式,充分發揮繼電保護效能,降低發生繼電保護事故的機率。
10 針對電網運行工況,加強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管理。
10.1 根據廠用系統的特點研究設計合理的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應定期進行模擬傳動試驗,提高投入率,增強可靠性。積極推廣“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應用。
上一篇:防止接地網事故措施
下一篇:電子工業中的靜電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