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乙炔的燃燒爆炸危險性很大?
2004-01-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乙炔是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分子中有一個不飽和的三鍵,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高熱值的容易燃燒和爆炸的氣體。下面做具體說明。
(1)乙炔的自燃點為305℃,容易發生受熱自燃。
(2)發生器中的乙炔隨著溫度升高會先發生放熱的聚合反應。當溫度升至5OO℃時,會引起未聚合的乙炔分子發生分解爆炸。(注意:分解爆炸是不需要氧氣的)。乙炔壓力增加會促進和加速乙炔的聚會和分解爆炸,壓力越高,由于聚合反應促成分解爆炸所需的溫度就越低;而溫度越高,發生分解爆炸的壓力就越低。
(3)乙炔的點火能量小,燃著的煙頭,甚至未熄滅的煙灰就能使乙炔燃爆。
(4)乙炔與空氣、氧氣或氯氣混合時,有火源均會爆炸。
乙炔與空氣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為1.5%~82%;
乙炔與氧氣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爆炸極限為2.8%~93%;
乙炔與氯氣混合在日光照射下或加熱就會發生爆炸;
此外,乙炔還能同氟、溴等化合,發生燃燒爆炸。
(5)乙炔與銅、銀接觸會生成乙炔銅和乙炔銀等爆炸性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在受到摩擦和沖擊時就會發生爆炸。
(6)某些催化劑如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鋁等(它們經常覆蓋在鐵、銅、鋁表面)都是多孔性物質,能把乙炔分子吸附在自己多孔的表面上,致使乙炔的表面濃度增加,促進乙炔分子的聚合和分解爆炸。
(7)工業用乙炔含有磷化氫和硫化氫,它們都是有害的雜質。特別是磷化氫的自燃點較低,溫度達40~6O℃時就會發生自燃,容易引起發生器里乙炔與空氣混合氣的著火爆炸事故。
因此,乙炔的燃燒爆炸危險性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