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式起重機經常發生哪些事故?發生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應如何避免?
2004-01-1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運行式起重機常見的重大事故就是“翻車”、“墜臂”和“折臂”。
“翻車”事故是由于操作者對重物的重量估計不足,或對安全注意不夠而超負荷運行,使起重機失去穩定而造成的。事故多發生在已經起吊(在旋轉式變幅)時,因吊重接近或超過規定的載荷,而四個支腿不在同一水平面內或有風載的作用,使起重機回轉時發生翻車;蛘呤瞧鹬貦C吊重由小幅度變大幅度時發生翻車事故。另外由于運行式起重機的重心比一般汽車重心高,轉變行駛速度過快時,也會發生翻車事故。
為避免發生“翻車”事故,起重機一定要嚴禁超負荷運行和起吊,倘若對重量估計不清時,可先將重物稍稍吊離地面,然后用腳踢起重臂反向支撐器(支腿)是否活動,如有活動不能起吊。在起重作業中,嚴禁起吊后伸長重臂,以防超力矩喪失穩定。另外還應避免斜吊,因為斜吊產生一個不利于穩定的水平力,使起重機喪失穩定。
墜臂事故多出于設備本身的維修不良。如制動器,其閉合是依靠彈簧,如果維修不良,由于振動或其他原因發生墜臂、由于變幅繩過長未緊牢,變幅松脫,造成墜臂事故。折臂事故是由于起重臂仰角過大,再加慣性力的作用、使起重臂折臂。
為避免墜臂、折臂時造成重大人身傷亡事故,一定要遵守《起重安全管理規程》的規定“動臂起重機起重臂所及的工作區域內禁止站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