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一些裂縫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處理措施。
一、地下室常見施工裂縫
1、地下室底板裂縫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較厚,屬
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發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熱高,與環境氣溫溫差大,或養護不當,裂縫嚴重的可導致底板滲漏。若混凝土溫度較高時,突然澆冷水養護,也會產生無規則的多條微裂縫。
2、地下室外擋土墻裂縫由于墻體混凝土強度等級普遍較高,采用C40、C45,甚至C50、C60,這樣水泥用量多達500~550公斤/立方米,勢必造成混凝土收縮量大,不易養護,地下室外擋土墻又很長,因此往往形成多條較有規律的豎向裂縫,肉眼可明顯地看到收縮裂縫形狀。
3、地下室陰角裂縫在地下室施工完后,通常在外墻截面剛度變化處,平面形狀轉折處的陰角存在結構豎向裂縫,由頂部向下開裂,上寬下窄,這是由于收縮應力和沉降、溫度應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所造成的。
二、施工裂縫的預防
1、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施工,可采取下列措施: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摻加高效減水劑,以減少用水量;摻加粉煤灰,以減少水泥用量;摻加UEA微膨脹劑,以補償收縮;分層分段澆筑混凝土,并加強養護,嚴格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中心與表面、表面與外界),使溫差<25℃。采取這些相應的措施后,完全可以控制裂縫的發生。
2、對地下室外擋土墻裂縫的預防,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調整混凝土配合比,通過加外加劑(減水劑、高效泵送劑、UEA微膨脹劑、粉煤灰等),力求減水、減少水泥用量來防止裂縫,注意加強養護,及時覆蓋、淋水,或噴灑養護劑,墻體模板盡可能晚拆一些。
3、為了防止陰角部位混凝土產生裂縫,除從設計方面盡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并且在陰角處采用附加鋼筋等構造措施外,在施工方面還必須保證陰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質量,及時覆蓋、淋水,或噴灑養護劑進行養護,控制拆模時間,不宜過早。
三、施工裂縫的處理
1、表面修補法。表面修補法是一種簡單、常見的修補方法。通常的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涂抹水泥漿、環氧膠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瀝青等防腐材料。在防護的同時,為了防止混凝土繼續開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縫的表面粘貼玻璃纖維布等措施。
2、灌漿法。灌漿法是利用壓力設備將膠結材料壓入混凝土的裂縫中,膠結材料硬化后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從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膠結材料有水泥漿、環氧樹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學材料。
3、嵌逢法。嵌縫法是裂縫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縫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剛性止水材料,以達到封閉裂縫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膠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膠等等;常用的剛性止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
4、加固法。當裂縫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時,就要考慮采取加固法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處理。結構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加大混凝土結構的截面面積,在構件的角部外包型鋼,采用預應力法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增設支點加固以及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
5、電化學法。電化學防腐是利用施加電場在介質中的電化學作用,改變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所處的環境狀態,鈍化鋼筋,以達到防腐的目的。陰極防護法、氯鹽提取法、堿性復原法,是化學防護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種方法。
下一篇:水泥砼路面早期斷裂成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