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橋梁結構中,支座是上、下部結構的連接點,其作用重大,但由于年久失養或橡膠支座本身老化、鋼板支座銹蝕失效等問題,有些已直接影響到橋梁上部結構安全,需要在不破壞橋梁本身結構的情況下來對支座進行整體更換,使之恢復原有功能,以保證橋梁整體運行安全。本文對我們在橋梁支座整體更換工作中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作以簡要介紹。
關鍵性:橋梁 支座 更換
在橋梁結構中,支座是橋梁上、下部結構的連接點,其作用是將上部結構的荷載順適、安全地傳遞到橋梁墩臺上去,同時保證上部結構在荷載、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徐變等因素作用下的自由變形,以便使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符合計算圖式,并保護梁端、墩臺帽梁不受損傷。在早期建設的一些梁式橋中,普遍存在著支座年久失養問題,有些是橡膠支座日趨老化,有些是鋼板支座銹蝕失效,還有一些跨徑較小的簡支橋梁原本就沒有設置支座,使得上述橋梁在目前的大噸位、大交通量的荷載作用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急需要進行支座的更換或增設。同時,由于交通運輸的需要,不中斷或盡量縮短中斷交通時間又對支座的更換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橋梁支座的整體更換顯得極其重要。
一、工作原理
在早期建設的一些梁式橋中,以簡支梁橋居多,梁體之間橫向聯系多以橫隔板并輔以鋼板間隔連接。即使橋面系可以整體清除,但上部結構仍是一個整體。因此,支座的更換必須建立在各橋跨的整體施工上。為此,根據橋梁的具體情況,采用系列起重或頂起設備在墩臺頂面或者在預先設置的支架上,選擇安全、合適的位置對已解除縱向約束的橋孔分頭進行整體頂起,即可安全從事支座的更換工作。
二、典型工程示例
(一)、為一20米鋼筋砼T型簡支梁橋。此橋建于1972年,全長124米,橋寬9米,單跨20米,上部結構為每跨5片T型梁,下部為剛性擴大基礎,重力式墩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橋臺處原鋼板支座嚴重銹蝕,造成滑動支座不滑動,橋臺臺帽和臺身水平拉開并向內滑移,直接影響整個橋梁的結構安全。業主要求在維持交通正常通行的情況下,對兩個橋臺實施加固并將原鋼板支座更換為四氟板式橡膠支座。
(二)為一20米予應力鋼筋砼板梁橋。此橋全長305米,共15孔,橋寬2*11米,每單幅單孔由8片板梁組成,橋面5孔一連。在即將進行橋面鋪裝施工時,業主發現個別橡膠支座出現質量問題,為保證橋梁安全,業主決定對全橋橡膠支座予以全部更換。
三、工程施工
1、方案選擇:首先對橋梁進行特殊檢查,按基礎、墩臺、主梁、橋面系和附屬工程逐一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記錄和拍照。對于基礎、墩臺所存在的病害應先進行正規處治,然后再處治主梁。需更換支座的,視橋面系和附屬工程的具體情況,再決定是否對橋面系和附屬工程予以保留或全部清除;需予以保留的,要事先對各橋孔的所有縱向連接予以解除,最后才能進行支座更換施工。根據我們施工實際情況,支座更換施工基本分為以下三類:
1.1. T型簡支梁橋,墩臺結構無任何病害,可以直接考慮在蓋梁頂面和T梁翼緣板下實施頂升,這是最容易施工的一種類型;
1.2. 板梁橋、需加固墩臺的T型簡支梁橋,有可以利用的擴大基礎或承臺,需搭設頂升支架實施作業,但頂升點應盡可能地靠近原支點;
1.3. 板梁橋、需加固墩臺的T型簡支梁橋,沒有可以利用的擴大基礎或承臺,需重新澆注臨時承重基礎,再搭設頂升支架實施作業;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柱樁對接的橋墩或實體式墩臺結構,遇到深水基礎更為困難。
2、施工方法和措施
2.1. 承重基礎:由于上述兩橋均地處江南,各橋臺處相對的地質較好,均為砂卵層河床,我們通過計算后,只需在靠近橋臺橫橋向開挖一條長10米、寬2米、深1.0米的矩形擴大基礎,并澆筑鋼筋砼,砼標號不低于15#無宜,使之成為頂梁的臨時承重基礎。
2.2. 頂梁設施:在梁底設置橫梁,橫梁分上、下兩種,中間安裝頂梁的千斤頂,橫梁由兩根長9米的36#工字鋼焊接組成,工字鋼本身不接觸梁底部位,調節高度采用小鋼板塊;為了保證頂起過程中不致損傷梁底,在梁底和工字鋼接觸處用厚約2厘米的木板墊實,確保軟接觸密合。在基礎和下橫梁間由多組貝雷剛架構成支撐架,這是根據橋下一定的凈空高度,同時又需要予留人工操作空間,選擇貝雷剛架作為支架受力較為理想。
2.3. 試頂:支撐架、橫梁、千斤頂安裝完畢,待基礎鋼筋砼強度滿足要求后,即可開始試頂;試頂主要是為了消除支撐本身的非彈性變形或沉降,在主梁還沒有正式頂起時即可停止,并停放數小時進行觀察無任何變化后才能開始整體頂升。
2.4. 整體頂升:試頂完成后,在專業人員的統一指揮下所有千斤頂慢慢用力整體頂起梁體使其離開原支座約2厘米立刻停止,并立即在上下橫梁間增設若干個鋼筋砼預制塊形成臨時固定點,以增加接觸點和面積,提高頂升系統的穩定性,確保橋梁整體安全。
2.5. 臺帽、蓋梁維修:如果臺帽、蓋梁存有病害,此時應立即進行相應的規范處治。
2.6. 支座更換:臺帽、蓋梁處治完成后,即可去除原有支座,支座下方用高標號環氧樹脂砂漿找平,精確計算出需增加的高度,用合適厚度的鋼板來調節,調節施工完畢,重新安裝新的支座,就可以慢慢地落梁,去掉砼塊和千斤頂,拆除臨時支撐,整孔梁體在施工過程中相對幾乎是不動的,對橋面系結構也基本沒有任何影響,支座更換前后支撐反力變化也不大,但梁體的支撐條件已大大改善。
2.7. 其他:以上是地質情況較好的情況,對于沒有承臺可以利用同時地質較差的情況,我們也可以考慮在立柱上受力,利用專門加工的包箍卡在立柱上作為頂梁的臨時受力結構,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結語
1、由于整體更換支座一般是在保證行車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保證通車和安全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一是確保施工中整個橋梁結構完整且不受損傷;二是施工中要確保人身和設備的絕對安全。這就要求施工前要做好全面檢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維修加固范圍,按次序依次實施。整體更換支座施工方案,要通過準確的分析和計算,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和勞動力;同時,在頂起和落梁這很短時間內,要有專業人員統一指揮,確保所有被頂的梁體同步上升,同步下降;并短時間臨時封閉交通。
2、要認真做好測量、觀察記錄工作。要準確計算出原支座和現支座的高度差,以指導施工,確保梁體、橋面系支座更換前后的標高不變。
3、隨著舊橋加固改造的步伐加快,一些主梁尚好的橋梁仍需利用,橋梁支座的更換就迫在眉睫,而支座的整體更換施工就大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