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Pa(5kdf/cm3)以上的空氣壓縮機有無防止爆炸的措施?
(10)平常運轉或緊急停車時,是否考慮了對重要機械的緊急潤滑?
(11)對重要機械是否準備了備機或備件?
(12)動力發生故障時,如何考慮運轉或安全緊急停車的情況?
(13)冷卻塔送風機警報器或聯鎖裝置是否裝備了聯動開關?通風裝置固定在地面的輸入側燃燒時,為了進行冷卻是否安裝了噴水裝置?
四、操作管理
(1)各種操作規程、崗位操作法、安全守則等準備情況如何,是否定期地或在工藝流程、操作方式改變后進行過討論、修改?
(2)操作人員是否受過安全訓練,對本崗位的潛在性危險了解的程度如何?
(3)開、停車操作規程是否經過安全審查?
(4)特殊危險作業是否有專門的規章制度(如動火制度等)?
(5)操作人員對緊急事故的處理方法受過訓練沒有?
(6)工人對使用安全設備、個人防護用具等熟練否?
(7)日常進行的維護檢修作業,會發生什么樣的潛在性危險?
(8)定期安全檢查和點檢制度執行情況如何?
五、防災設施
(1)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和建筑材料(如開放式或封閉式,可燃材料或非燃燒材料)是否選用了不同類型的消防設備?
(2)根據所使用原料、材料、燃料不同的危險性和等級是否選用了不同類型的消防器材?
(3)為了有效地撲滅火災,灑水裝置、消防水管、消火栓的容量和數量是否夠用(補給水量、最大容量等)?
(4)建筑物內部是否配備了消防栓和消防帶?
(5)可燃性液體罐區是否裝置了適用的防火設施和泡沫滅火器等,防溢堤外側是否有排液設備?
(6)對于需要負重的鋼結構,在發生可燃性液體或氣體火災時,鋼材強度會減弱,為了避免此類情況,應在鋼材上涂敷防火材料,其厚度及高度應為多少?
(7)為了排掉漏出的可燃性液體,建筑物、貯罐或生產設備是否有適當的排水溝?
(8)有何防止粉塵爆炸的措施?
(9)可燃性液體貯罐之間安全距離有多少?
(10)可燃性液體在閃點溫度時發生設備破損,可燃液體的剩余量是否保持在最小范圍之內?
(11)為了防止外部火災,生產設備應采取何種防護措施?
(12)大型貯罐發生火災時,為使生產設備少受損失,應如何采取安全布置?
(13)對于貴重器材、特別危險的操作和不能停頓的重要生產設備,是否采用不燃燒的建筑物、防火墻、隔壁等加以隔離?
(14)火災警報裝置是否安置在適當的地點?
(15)發生火災時,緊急聯絡措施是否有事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