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限空間危險分析及目的
受限空間指是有一定的空間,工作人員可以進入守成指定的工作,但基出入口較為狹窄或空間處于相對封閉、半封閉狀態;作業人員進入該場所,存在缺氧或易遭受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氰化氫有毒有害氣體中毒;或發生氣體(粉塵)火災和爆炸危險的場所。主要有人工挖孔樁作業、深基坑及管、罐、溝、槽、巷、井、漏斗、漏倉內作業等。
為了加強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缺氧窒息,中毒和火災、爆炸等事故的發生,保證員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并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和消減措施。
二、受限空間辨識
1、 應對丁二烯裝置或作業區域進行辨識,確定受限空間的數量、位置,建立受限空間清單并根據作業環境、工藝設備變更等情況不斷更新。
2、應針對辨識出的每個受限空間,預先制定安全工作方案(HSE作業計劃書)。每年應對所有的安全工作方案進行評審。
3、對于用鑰匙、工具打開的或有實物障礙的受限空間,打開時應在進入點附近設置警示標識。無需工具、鑰匙就可進入或無實物障礙阻擋進入的受限空間,應設置固定的警示標識。所有警示標識應包括提醒有危險存在和須經授權才允許進入的詞語。
4、經辨識為特殊受限空間的作業,必須經公司主管領導和有關部門、屬地及作業單位共同進行風險評價,制定可靠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采取特殊防護措施并有組效落實,在作業前織模擬演練后方可實施作業。
5、一未明確定義為“受限”的空間,如把頭伸入30厘米直徑的管道洞口、氮氣吹掃過的罐內。
6、受限空間進入前,應進行清理、清洗。清理、清洗受限空間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清空。
。2)清掃(如沖洗、蒸煮、洗滌和漂洗)。
(3)中和危害物。
。4)置換。
三、進入受限空間采樣分析
1、取樣和檢測
。ㄒ唬┓彩怯锌赡艽嬖谌毖、富氧、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氣體、粉塵等,事前應進行氣體檢測,注明檢測時間和結果。受限空間內氣體檢測的結果報出30分鐘后,仍未開始作業,應重新進行檢測。如作業中斷,再進入之前應重新進行氣體檢測。
(二)取樣和檢測應由培訓合格的人員進行;必須使用國家現行有效的分析方法及檢測儀器;檢測儀器應在校驗有效期內,每次使用前后應檢查。
(三)由工藝技術人員安排當班人員帶領采樣分析人員到現場按確定的采樣點進行取樣。取樣應有代表性,應特別注意作業人員可能工作的區域。取樣點應包括空間頂端、中部和底部。取樣時應停止任何氣體吹掃。測試次序應是氧含量、易燃易爆氣體、有毒有害氣體。
(四)取樣長桿插入深度原則上應符合在一般容器取樣插入深度為1米以上;在較大容器中取樣插入深度3米以上;在各種氣柜、儲油罐、球罐中取樣插入深度4米以上。
(五)色譜分析必須用球膽取樣,并多次置換干凈后送化驗室做分析。樣品必須保留到作業結束為止,以便復查。
。┳霭踩治龌蛩䞍裙迌热訒r,第一個樣必須用銅制的長桿取,取樣時人必須站在取樣點的側面和上風口,頭不能伸進人孔內,要與人孔處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ㄆ撸┊斎尤藛T在受限空間外無法完成足夠取樣,需進入空間內進行初始取樣時,應制定特別的控制措施經屬地負責人審核批準后,攜帶便攜式的多氣體報警器,存在硫化氫的受限空間,必須攜帶便攜式的硫化氫報警器。
。ò耍┻M入受限空間首次氣體分析和按要求的頻率分析時必須使用色譜法分析,進入后的連續氣體檢測可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氣體環境可能發生變化時,應重新進行氣體采樣分析。
四、檢測標準:
(一)受限空間內外的氧濃度應一致。若不一致,在進入受限空間之前,應確定偏差的原因,氧濃度應保持在19.5%~23.5%;
(二)不論是否有焊接、敲擊等,受限空間內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揮發物的濃度都應滿足以下條件:
1.當爆炸下限≥4%時,濃度<O.5%(體積);
2.當爆炸下限<4%時,濃度<0.2%(體積);
3.同時還應考慮作業的設備是否帶有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或揮發性氣體。
。ㄈ┦芟蘅臻g內有毒、有害物質濃度超過國家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的指標時,不得進入或應立即停止作業。
五、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綜合安全措施
1、監護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應指定專人監護,不得在無監護人員的情況下作業,作業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情。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應明確聯絡方式并始終保持有效的溝通。進入特別狹小空間作業,作業人員應系安全可靠的安全繩,監護人可通過系在作業人員身上的安全繩進行溝通聯絡。
2、在受限空間作業期間,嚴禁同時進行各類與該受限空間相關的試車、試壓或試驗等工作。
3、溫度
受限空間內的溫度應控制在不對人員產生危害的安全范圍內。
4、通風
。ㄒ唬楸WC受限空間內空氣流通和人員呼吸需要,可自然通風,并盡可能抽取遠離工作區域的新鮮空氣。必要時應采取強制通風,嚴禁向受限空間通純氧。進入期間的通風不能代替進入之前的吹掃工作。
。ǘ┰谔厥馇闆r下,作業人員應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呼吸器。配戴長管呼吸器時,應仔細檢查氣密性并防止通氣長管被擠壓,吸氣口應置于新鮮空氣的上風口并有專人監護。
5、受限空間內設備
對受限空間內阻礙人員移動、對作業人員造成危害,影響救援的設備(如攪拌器),應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時應移出受限空間。
6、照明及電氣
。ㄒ唬┻M入受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照明燈具應符合防爆要求。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有漏電保護裝置。
。ǘ┻M入受限空間作業照明應使用安全電壓不大于24V的安全行燈。金屬設備內和特別潮濕作業場所作業,其安全燈電壓應為12V且絕緣性能良好。
。ㄈ┊斒芟蘅臻g原來盛裝爆炸性液體、氣體等介質時,應使用防爆電筒或電壓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燈,行燈變壓器不應放在容器內或容器上。作業人員應穿戴防靜電服裝,使用防爆工具、機具。
7、防墜落、防滑跌
受限空間內可能會出現墜落或滑跌,應特別注意受限空間中的工作面(包括殘留物、工作物料或設備)和到達工作面的路徑,并制定預防墜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8、個人防護裝備
根據作業中存在的風險種類和風險程度,依據相關防護標準,配備個人防護裝備并確保正確穿戴。
9、靜電防護
為防止靜電危害,應對受限空間內或其周圍的設備接地,并進行檢測。
10、人員、工具和材料清點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人員及其攜入的工具、材料要登記,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監護人對照清單清點人員、工具和材料,確認無遺留后,做好記錄;屬地單位監護人核查簽字。
11、涉及動火、臨時用電、起重吊裝、高處作業等同時應執行相關管理規定。
12、受限空間的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
13、受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設備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經安全部門批準。
14、作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逃生方法。作業過程中適當安排人員輪換。
15、當設備和容器內有夾套、填料、襯里、密封圈等,雖然化驗分析合格,但有可能繼續釋放有毒、有害和可燃氣體的,作業時要佩戴氧氣檢測報警儀、可燃氣體報警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六、應急預案和應急準備
1、每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制定書面應急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所有相關人員都應熟悉應急預案。外部救援人員若參與企業救援活動,應具有相應的資質。企業可考慮舉行外部救援人員的演習。
2、在進入受限空間進行救援之前,應明確作業監護人員與救援人員的聯絡方法。獲得授權的救援人員均應佩戴安全帶、救生索、有毒氣體防護裝備等以便救援,除非該裝備可能會阻礙救援或產生更大的危害。
3、出現有人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搶救人員進入受限空間救援時,應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聯絡工作。
上一篇:試壓吹掃安全措施
下一篇:機加廠房火災爆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