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開始,我就在一家玩具廠做事。因為小學畢業就出來打工,也沒什么特別的技術,我在廠里做了差不多十年,從十幾歲做到二十多歲,結了婚生了孩子,陸陸續續幾進幾出,都是做普工。不過因為做的時間長,工資比別人高一點罷了。
老板是臺灣人,不常呆在廠里。不過我們早上都要做早操,中午下班吃飯還要排著隊去,聽說這些都是這個臺灣老板要求的。跟那些在香港老板的廠里做的老鄉說起來,他們都好驚訝的。這也算是一大特色吧。不過聽說我們廠的單多貨多,也是因為老板厲害。客戶呢,聽說有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歐洲的……反正什么地方的都有。
廠里是做毛絨玩具的,我的工作是要整理毛絨,把它們在套子里塞滿塞好。你看市場上賣的那些熊啊狗啊的,說不定還是我做的呢。這些東西剛剛開始做的時候,真是喜歡死了,哪個女孩子不喜歡這些小東西?
可是從05年起,我開始咳嗽。這不是感冒的那種咳嗽,而是像有什么東西悶在心肺里、想吐吐不出來的感覺。每天晚上都喘的厲害,睡覺也睡的不好。起先還不怎么嚴重,但到了年底,就非常厲害了。睡覺時一定要把枕頭墊得高高的,氣喘才能好一點,然后才能睡著。
我也找了很多家醫院,吃了很多藥,中藥西藥吃個遍。花了很多錢啊,那時候做事也做不到很好,工資不多,一個月了不起一千塊錢,基本全花在吃藥看病上了。家里就靠老公養著,幸好兒子還很健康,沒什么病。
可是不管怎么吃藥,怎么看醫生,這病就是不會好。一會醫生說是氣管炎,一會又說是慢性肺炎,又有說可能是肺癌早期,我一家人被嚇得哦,整夜都在想這個事,睡不著。就這么折騰了差不多一年,錢也花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聽說一個老鄉,在一個寶石廠做的,得了什么塵肺,說是因為廠里灰塵大,肺里進了東西。關鍵是他的這個病被評為職業病,是工廠要負責的,所以住院啊什么的都是廠里掏錢。我一聽,這不跟我很像嗎?我的廠里也是灰塵很大,特別是我這個工位,灰塵是全廠最大的,有沒有可能我也是塵肺呢?
我就開始去找政府啦,聽說這類事情是什么衛生監督所負責的。我就通過114問到了那邊的電話。這樣一投訴之后,衛生監督所就來了人,把我從廠里接到了專門的職業病醫院里面檢查。這一檢查才知道,我的肺里的確有東西,反正你看那個X光片吧,里面有陰影。醫生說可能是那些粉塵在肺里沉淀下來了,變成了什么“纖維質”,這些東西排不出去,又不能被肺消化,所以就導致氣喘咳嗽。最后做了職業病診斷,我被診斷為一期加(I+)。
因為廠里之前買了工傷保險,所以沒費什么周折,我就被送到醫院來住院治療。住到醫院后,認識了很多同樣患了塵肺病的打工仔打工妹。我才發現,原來我還算幸運的啊,雖然之前因為不了解而耽誤了病情,但總算很順利地得到診斷與治療。有幾個男工,是寶石廠的,老板那個壞哦,聽說他們連診斷也是自己掏的錢。你說為什么這些老板這么黑呢?!
不過聽說職業病工傷治療,還應該拿工資的,但我現在只拿了不到600塊,廠里說:住院只給基本工資。我當然想找老板把我的工資補回來啦,可是又怕這么一要求,老板連住院治療什么的也給我找麻煩,所以想了想,還是等治得差不多了,再去跟他要。那時候我就不怕啦。
女工●職業病●腈綸粉塵
調查表明:在電子、化工、玩具,特別是鞋業和皮革類職業病高發企中,女工占到了50%—80%,育齡期婦女達60%以上。
《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03年1期發表了劉蓓莉《腈綸粉塵對作業工人健康影響的調查》。作者調查了某腈綸廠毛條車間,粉塵濃度為4.22(0.10~24.00)mg/m3,發現粉塵對接觸人員的上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并導致肺通氣功能受到明顯損傷,部分工人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和伸展,且有陰影。接觸腈綸粉塵超過5年的工人,肺功能各項指標明顯偏低。結論是:車間環境中時間加權平均容許粉塵濃度超過2mg/m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超過4mg/m3衛生標準可能有損工人健康。(腈綸是一般在制作玩具、服裝等時候所用的填充物)
上一篇:車間發包給個人發生工傷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