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山坡露天采石場采的基本要求
(一)限制條件
年采剝總量50萬噸以下,工作坡面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垂直距離(最大開采高度)不超過50米。
(二)基本要求
1、相鄰采石場之間應當設置大于30米的隔離帶;隔離帶礦體只能由一方開采并應予以確定。相鄰采石場進行爆破作業(yè),應當約定實施爆破的時間。
2、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
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實施淺眼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6米;實施中深孔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20米。分層鑿巖平臺寬度不得小于4米;最終邊坡角根據巖體的穩(wěn)定性確定,但最大不得超過60度。
在巖體破碎、穩(wěn)定性較差的條件下,采石場最大開采高度應當由具有資質的勘查、設計或者礦山安全檢測單位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后確定,并根據《非煤礦礦山企業(yè)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經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3、采石場上部需要剝離的,剝離工作面應當超前于開采工作面4米以上。
二、規(guī)則臺階開采方法
(一)適用條件與方案
1、適用條件:采用導爆管起爆的規(guī)則臺階開采方法主要適用于巖面高度在50m以內,地表覆蓋土較薄;地質條件較簡單,斷層、裂蹤不發(fā)育或較少的礦山。
2、技術方案:在自然山坡或原有的巖面及設備條件下,遵循“采剝并舉,剝離先行”的原則。將采剝作業(yè)面,沿巖面走向方向劃分為一定厚度的豎條帶.如圖5一6中I、Ⅱ、Ⅲ所示,即采掘帶。如果采掘帶長度較大及有必要,可沿巖面傾向方向把配置獨立采掘運輸設備的范圍定為采區(qū)(圖5—6)。
此方法采用高階段小分層,開采順序始終是自上而下,打眼采用立眼或傾斜眼,并合理布置炮眼,確定適宜的裝藥量和裝藥結構。在爆破時,使布置在同一平臺的所有炮眼一次同時起爆,直接把巖面礦石一次性掀到巖底,減小高差運輸,并形成規(guī)則的安全臺階(圖5—7)。當進行第二次穿爆工作時,作業(yè)人員已在一定寬度的規(guī)則的安全臺階上進行作業(yè)(圖5—8)。這種方法避免了分層開采帶來的高差運輸開拓工程,操作技術較簡單,露天礦山均可采用。
(二)安全技術實施要領
1、加強對礦(場)長、鑿巖工、爆破工等關鍵人員的安全基本知識及專業(yè)爆破技術的培訓,保持特種作業(yè)人員的相對穩(wěn)定性。
2、爆破技術人員,應保證一周以上的現場技術操作輔導及現場檢查指導,尤其對定炮孔位置、單孔裝藥量、雷管聯結方法和其他各項技術參數,必須親自把關,要邊操作,邊講解技術理論,并在爆破后加以驗證和改進。
3、保證空壓機有足夠的供風能力,至少要有一臺100空壓機。應選用自重較大的手持式風動鑿巖機(如:01-30風鉆),保持頂、底部炮眼的抵抗線基本相等。采用導火索、火雷管和導爆管配合起爆。
4、采用反向爆破。采用塑料導爆管配臺火雷管實行反向裝藥,裝藥后的余孔必須用炮泥填實,單排時采用齊發(fā)爆破。若選用兩排孔時.需實行排間微差爆破,前排炮孔深度應略大于后排.后排的抵抗線應略小于前排。
5、炮孔穿孔的位置應盡量避開斷層、裂隙,并保持與其有較大的交角。
(三)安全特點
1、改善了工人在采場邊坡上的作業(yè)條件,使之有一個較為寬敞的作業(yè)平臺,避免工人必須戴保險帶“猴子式”鑿巖方法,減少高空墜落事故。
2、始終堅持自上而下逐塊段進行開采,杜絕掏底開采所形成的“傘檐狀”或“陰山坎”現象。由于開采巖面坡度由炮孔位置予以控制,從而大大減少了露天礦山極易發(fā)生的坍塌事故。
3、露天礦山安全臺階能承接上部采場邊幫滑落的部分浮石,起到安全平臺的作用,有利于保護巖底裝運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可減少物體打擊事故。
4、此方法促使企業(yè)積極淘汰落后的導火索擴壺爆破工藝,采用先進的單排孔齊發(fā)爆破(或多排孔微差爆破)。爆破后的大塊率明顯降低,爆破事故大大減少。
但由于露天礦場規(guī)則安全臺階開采要求把大部分礦巖拋擲到采場底部,故應采用相對較大的爆破作用指數,并且由于此種開采方法所分階段較高,爆落下的爆堆相對分散,給裝運工作帶來一定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