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660MW機組附屬系統的特點,并對調試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處理措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汽輪發電機組;660MW;附屬系統;調試
1 概況
邯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660MW汽輪機為德國SIEMENS公司生產的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四缸四排汽凝汽式反動汽輪機。在660MW汽輪發電機組的調試過程中,調試人員對附屬系統存在的較多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處理措施,使汽輪發電機組附屬系統優化運行,提高了整個汽輪發電機組運行的安全穩定性。
2 部分附屬系統特點介紹
2.1 閉冷水泵
閉冷水泵的容量較大,除循環水泵及輔助冷卻水泵外,所有附屬設備冷卻器的冷卻水均為閉冷水,故閉冷水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直接影響主機的正常運行。該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較強,系統補水為自動補水。
2.2 真空系統
真空系統配備3臺半容量水環式真空泵,其有
關管路的布置較為合理,例如汽輪機本體疏水先匯集至北側2個本體疏水立管,再進入凝汽器,南側立管則匯集加熱器的危急疏水及凝泵和精處理泵再循環來水,兩側立管均有噴水減溫裝置,其它管路的疏水則引至清潔疏水箱,由于清潔疏水箱并沒有和真空系統直接相連,故減少了真空系統泄漏空氣的部位,2臺機組真空系統泄漏率非常低。
2.3 高低壓旁路
高壓旁路調整門及減溫水調整門為電動控制,兩閥門均具有快開功能,快開的時間為5s,低壓旁路調整門為液動控制。高低壓旁路系統均有熱備用管,其中高壓旁路熱備用管引至主機高調門前,低壓旁路熱備用管引至主機中調門前,旁路系統管路熱備用效果良好,在機組啟動和停機過程中,旁路系統要參與控制,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旁路系統處于自動控制狀態,完全能滿足機組甩負荷的要求。
2.4 潤滑油系統
主機無主油泵,潤滑油系統包括2臺全容量交流潤滑油泵及1臺直流事故油泵,進主機各軸瓦潤滑油管路均有可調節流孔,根據節流孔前后壓力及潤滑油母管壓力調整節流孔的開度,將進入各軸瓦的潤滑油流量調至最佳值,機組試運前可較為精確地對各瓦潤滑油進油量進行調整。
2.5 除氧給水系統
除氧給水系統包括2臺全容量汽動給水泵及1臺30%容量電動給水泵,泵運行工況點必須在工作區內,給水泵才能正常運行,3臺給水泵潤滑油溫度均由機械恒溫閥控制。再熱蒸汽冷段至除氧器汽源設計有基地控制系統,具有在事故情況下對除氧器壓力進行補償的功能,以防止給水泵發生汽化。
2.6 密封油系統
密封油系統為單回路供油,密封油泵出口壓力由壓力控制閥自動控制,主油箱的補油由浮球閥來控制,主油箱補油來源為密封油貯油箱,密封油貯油箱與主機潤滑油回油母管相連,只要主機潤滑油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則貯油箱的油位便會維持正常油位,故機組運行過程中可不必關心貯油箱的油位。直流密封油泵進油管直接與貯油箱相連,如果浮球閥的補油失靈,主油箱補油難以保障時,直流密封油泵也會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密封油冷油器出口溫度由熱敏元件感受出口溫度的變化自動控制冷卻水回水調整閥的開度。
2.7 一次水系統
發電機一次水系統的水質由加堿裝置保證,機組運行時,不必對一次水進行換水,系統沒有設計反沖洗管路。
3 調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處理措施
3.1 旁路系統
低旁減溫水管路有1個排氣電磁閥,當凝泵啟動時,電磁閥保護開啟,25s后自動關閉;另外還有1個排氣可調節流孔,機組正常運行時,節流孔保持一定的開度,以排出管路的空氣,使低旁減溫水管路處于熱備用狀態。調試初期2個閥門均不是從管路最高點引出,使得管路存積的空氣很難排放干凈,當凝泵啟動時,凝結水直接進入低旁減溫水管路,由于管路存有大量空氣,且管路較長,造成管路強烈振動,管路的支吊架多次振斷。
為了減小管路的振動,將排氣可調節流孔管路改為從減溫水管路的最高點引出,并在凝結水管路注水前便將該節流孔打開。改動后減溫水管路振動明顯減小,低旁減溫水管路熱備用效果良好。
3.2 凝結水系統
3.2.1 凝結水溢流管路
凝結水溢流管路的設計初衷為:當凝汽器或除氧器的液位較高時,溢流調整閥自動開啟,以調整凝汽器或除氧器至正常水位,由于該管路接至凝補水箱,故凝結水還可以回收。機組啟動初期,凝結水質無法保證,如果用凝結水溢流調整閥調整除氧器及凝汽器的水位,凝補水箱的水則會被污染。故凝結水水質較差時,凝結水溢流調整門無法參與水位的調節,并且無法實現凝結水的排污。
正常運行情況下,溢流調整門處于關位,凝結水溢流管路約50m,管路較容易積累大量的空氣,一旦調整門開啟,壓力較高的凝結水進入管路(凝結水壓力為4.3MPa),管路會發生強烈的振動,多處支吊架因此被振斷。針對這種情況,在停機時對該管路系統進行了改造,在通往凝補水箱的管路加一個分路直接排至廠外,在機組啟動初期起到啟動放水的作用,但管路的振動仍無法消除。
建議有機會再對此管路進行改進,可將管路引向清潔疏水箱,管路的長度可縮短至5m左右,水質合格時通過清潔疏水泵回收至凝汽器,水質不合格時排至循環水回水管路。這樣既可以充當啟動放水,又可以參與凝汽器及除氧器水位的調節。
3.2.2 凝泵、精處理泵出口逆止門
由于凝結水泵和凝結水精處理泵逆止門不易回座,當一臺泵停運,另外一臺泵啟動時,致使大量凝結水返回啟動的泵,既造成停運泵的倒轉,又可能使運行泵高流量保護跳閘。這將影響到泵組運行的安全性,尤其在機組運行過程中,發生此現象后,2臺凝結水泵短時間均無法啟動,使機組不得不被迫保護停機。經分析認為,逆止門配重機構中平衡錘杠桿角度不合理。與外方協商后,將杠桿從滾軸處切割下來,改變角度后重新焊接。處理后閥門開啟狀態的力矩明顯比處理前增大,停泵后逆止門關閉自如,提高了泵運行的可靠性,閉冷水泵逆止門也做了相應的改進。
3.3 汽封系統
3.3.1 汽封壓力自動調整
主機汽封采用自密封形式,當機組負荷較低時汽封母管壓力由汽封供汽門調整,當機組負荷達到350MW以上時,主機汽封形成自密封,汽封供汽壓力由溢汽門調整。由于溢汽管直徑達300mm,溢汽調整門開度的較小變化對汽封母管壓力的影響也會較大,汽封母管壓力的自動調整較為困難。機組運行過程中曾發生由于溢汽調整門開度達50%,汽封母管壓力較低,而溢汽調整門短時間無法關閉,凝汽器真空快速下降,險些造成機組停機。另外,當機組負荷變化較快,溢汽調整門開關頻繁時,容易造成調節偏差增大,這時調整門開度忽大忽小,汽封母管壓力隨之忽高忽低,這對機組正常運行較為不利。如發生這種情況應盡快將汽封壓力切至手動調整,當調整偏差降低時,再投入自動。這要求運行人員在機組負荷變化較大時,密切監視汽封母管壓力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3.3.2 汽封供汽溫度與軸溫的匹配
在機組運行過程中,由于軸封供汽閥前汽溫高于或低于與軸溫匹配溫度,導致保護關閉軸封供汽閥,機組多次發生真空低跳機的情況。為此在運行過程中,加強了對汽封供汽閥前溫度的監視、調節,特別是機組負荷低于300MW時,保證了供汽閥前溫度在允許范圍內。
然而,一旦汽封失去供汽,軸溫較高時,會從汽封吸入大量冷空氣,汽輪機大軸將被急劇冷卻,因此建議在加強運行調節的同時,考慮適當放寬汽封供汽溫度范圍。汽封供汽溫度與軸溫匹配關系見圖1。
3.4 除氧給水系統
3.4.1 除氧器底部加熱
除氧器底部加熱投入運行時,只要輔汽至除氧器調整門開度稍大,除氧水箱便會發生強烈的振動,與除氧器連接的一些閥門多次被振壞,分析原因為,底部加熱孔直徑太大(底部加熱孔直徑為25mm),蒸汽加熱水箱給水時,發生水錘現象,從而造成強烈振動。后加工500個外徑為25mm、內徑為10mm的減徑元件,并將其焊接在原來的加熱孔上,這樣除氧器底部加熱孔的總面積大為減少。改造后除氧器底部加熱投入運行時,仍可滿足除氧水箱的加熱要求,即使輔汽至除氧器調整開至滿開度,也不會發生水錘現象。
3.4.2 繪制電動給水泵及汽動給水泵工況曲線
1#機電動給水泵初期啟動運行時,頻繁發生泵組跳閘的現象,電動給水泵甚至無法正常運行,查跳閘原因為“啟泵后流量低于17kg/s延時5s跳泵”保護動作。后將流量計算程序修改,并將流量低保護延時改為30s,啟泵正常。電泵運行過程中,當工況變化較大時,經常出現跳閘,由于運行人員很難判斷電泵是否在安全區域運行,這對電動給水泵乃至整個機組的安全運行都是極大的隱患,因此,建議對電動給水泵及汽動給水泵繪制運行工況曲線,泵運行過程中,運行人員可以直觀看到工況點是否在安全區域內,如果工況點已接近最大或最小流量曲線,運行人員可以快速進行操作,使工況點返回安全區域,此改動增加了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及安全性。
3.4.3 小汽機頻繁跳閘
小汽機在試運過程中,頻繁發生跳閘現象,通過分析并進行模擬試驗,查清原因為調節級3個壓力值偏差定值太小,調節級壓力稍有波動,便會造成偏差大而導致保護動作,將偏差值重新調整后,小汽機的運行正常。
3.5 密封油系統
在密封油系統投入運行的過程中,發電機漏油監測裝置(10MKA12CL011)經常發出液位高報警,經檢查發現汽機側及勵磁機側密封瓦均有漏油現象,于是調試人員對氫油差壓閥重新進行了調整,密封油差壓從146kPa調整至131kPa,漏油量有所減少,但漏油現象仍未消除,經統計每天漏油量大約為4~6L。分析后認為,漏油的主要原因為發電機端蓋油檔密封間隙大。另外由于密封油由主機潤滑油系統供給,隨著主機運行時間的增加,潤滑油中攜水量增加,也會造成密封瓦漏油,故主機真空濾油機必須保持連續穩定運行。
后經測試,油檔密封左右間隙為0.30mm(合格范圍0.20~0.30mm),上間隙為0.57mm(合格范圍0.30~0.57mm),測試值已達合格范圍的上限。后將左右間隙調整至0.25mm,上間隙調整至0.40mm。機組重新啟動后,漏油狀況大為改善,每天的漏油量僅為15mL。
3.6 真空系統
真空泵在試運期間,大氣噴射器投運后,吸入口真空大幅下降,造成-90kPa壓力開關頻繁動作,真空泵無法正常運行。經分析認為是真空泵吸入口管道上逆止門至全開位置被卡住,無法回座。經解體檢查,證實了這一判斷,并在逆止門上加了限位塊,使之不能開至死點位置,重新啟泵后,大氣噴射器投運正常。
4 結論
經過對邯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660MW汽輪發電機組附屬系統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處理措施,各附屬系統均處于較為合理的運行狀態,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使機組順利地移交生產。
河北電力技術
下一篇:50 MW汽輪發電機組增容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