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礦中班下班后,噴漿工人吳某因扶噴槍頭滿臉很臟,到主平峒淋水處洗臟物,這時一輛電機車拉重車開往峒口,他立即攔截并坐上電機車頭,當電機車開至第二號車場之間時,由于架線下垂,吳某沒有及時發覺,脖子碰到架線觸電后摔至大巷中,當即昏迷不醒,經工友奮力搶救無效死亡。
是什么原因致使這起觸電事故的發生呢?為什么他們會對《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及多種規章制度視諾無睹?職工違章、管理不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認為違章的心理腐蝕性更是深層次的原因。本文將通過對違章的心理腐蝕性進行分析并確立防治的對策。
一、違章行為的心理腐蝕性分析
違章的心理腐蝕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人都有模仿的本能,或隨眾的心理,它不論是對好的還是對不好的都有一種學習或模仿的心理。在沒有見過違章前,遵章守紀的意識占據了你的思想,這時你能判斷什么是違章、什么是危險,自然能抵住自己違章的念頭。見過違章后,看到違章者一次次都能僥幸地躲過監察和危險,這時雖然你沒有違章,但在你的記憶中就有了違章的潛意識,你的思想就會潛移默化接受這種違章行為,受違章的腐蝕。
1、違章行為的誘惑力
違章行為是為了獲得短期的便利,而進行投機取巧,或受利益的驅使、誘惑而對工作采取偷工減料、投機取巧、耍小聰明來完成原本比較繁鎖但安全的工作,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因而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和吸引力。違章不等于事故,事故不等于人員傷亡,這就使違章者敢進行違章的思想根源。他們抱著僥幸和投機心理進行違章,違章一時得逞便認為違章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據資料統計,每300次“三違”中只有1人死亡,1人重傷,5人輕傷,也就是說,有293次“三違”不會發生事故,這就是違章行為的誘惑力。這對個別安全意識不強、意志薄弱者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也就加劇了個別人僥幸和投機心理。同事們見到違章者一次次違章都能僥幸地躲過監察和危險,能獲得更多的方便或更多的利益,才鋌而走險,致使“三違”現象屢禁不止。
2、違章的腐蝕性
違章行為或許能得到了一些零頭小利,但它不僅腐蝕了自己,還會腐蝕他的同事或見到違章行為的人中安全意識不強及意志薄弱者。豈不知僥幸與不幸是一對孿生兄弟,僥幸與悔恨也只隔半步之遙。雖然你一、二次違章都能僥幸地躲過,但不是幸運,而是陷阱,它不僅削弱了你對違章危害的認識,認為違章并沒以那么嚴重,而且把你遵章守紀的思想防線一點點瓦解、腐蝕掉。不錯,今天你能僥幸得逞,明天能否那么幸運?違章是不等于事故,但大多數事故卻是因為違章引起的。有的是因為看到了別人的違章操作,有了違章的意識,才造成這起事故。
違章行為不僅腐蝕那些安全意識不強的意志薄弱者,對那些安全意識強的也有腐蝕作用。雖然他們沒有違章,但見到違章行為也許是礙于同事、老鄉、朋友的情面,或是為了班組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對違章行為不加以制止,采取縱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任其發展,最終難以遏制,一點點的把廣大工人的遵章守紀的思想防御陣線逐漸瓦解掉,還可能腐蝕了整個班組,不僅少數人違章得不到根治,還會發展為群體違章。
二、對策
有效遏制違章現象是當前安全工作的根本任務,主要的手段是用制度、利益來管理和約束,用培訓教育來提高安全意識,建立起安全人人抓、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圍。
1、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三違”管理制度。
人的行為是靠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來約束,“三違”遏制主要也應靠制度來約束。首先應建立健全“三違”管理的各項制度,主要有:三違管理處罰條例、三違聯帶責任制度、三違曝光制度、三違學習制度,反三違考核獎勵制度等。第二,認真抓制度的落實,嚴格按要求考核,在對違章人員進行嚴懲的同時,對反“三違”人員進行獎勵,提高他們的反“三違”積極性,只有提高了積極性,才能建立起人人管安全,處處有人管的良好氛圍。
2、建立“三違”舉報、檢舉制度,形成安全人人抓、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圍。
在加大反“三違”力度的同時,還應建立起“三違”的舉報、檢舉制度。管理人員在工作面的時間畢竟有限,只有建立起班組隊長管理,工人之間形成內部相互監督和外部監察的制約機制,才能確保井下“三違”現象的逐步減少。如對違章現象大家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那么既使有再多的安監員、技術員也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3、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①安全警鐘長鳴。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安全活動日、職工大會、調度會等形式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教育職工在工作在時刻牢記“安全第一”這一宗旨,處處按章作業,堅持干標準活、放心活,確保安全生產。②安全大討論。在職工、群監員中廣泛開展群眾“安全大討論”活動,群策群力共筑安全保障防線。③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在職工中開展“事故案例剖析”活動,借鑒歷史經驗,提高廣大職工對安全隱患的認識,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進行防治。④現身說法。請在違章中受傷的同志在會上進行“現身說法”,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誡職工,工作中要時刻牢記安全。特別是新、青工人對“三違”的危害一無所知,應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安全影片、現身說法、安全演講等形式多樣方式對工人進行教育。
上一篇:安全行為理論的應用
下一篇:試談危險源與隱患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