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方法的涵義和特點
行政方法是指安全管理主體運用行政權力、按照行政層次,通過下達各種行政命令、指示、決議、規定、指令性計劃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組織和個人的行為,以保證安全管理目標實現的方法。
與其他管理方法相比,行政方法主要有以下特點。
1.權威性
行政方法的運用要以行政組織或行政領導具有一定的權力和威信,下級行政組織對上級行政組織的無條件服從為前提,否則,就不能發揮作用。行政方法的這種權威性是任何安全管理所必需的。但是,這種權威必須要建立在法制和民主的基礎上,建立在科學實施的基礎上,否則就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
2. 強制性
行政組織或行政領導所發生的命令、指示、規定等,對管理對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強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過這種強制性來達到指揮與控制安全管理活動過程的目的。但是,行政強制與法律強制是有區別的,法律的強制性是通過國家機器和司法機構來執行的,只準許人們可以做什么和不可做什么;而行政的強制性是要求人們在行動的目標上服從統一的意志,它在行動的原則上高度統一,但允許人們在方法上靈活多樣。行政的強制性是由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如表揚、獎勵、晉升、任務分配、工作調動、批評、記過、降級、撤職、開除等作為保證來執行的。下級如果不執行上級的指示和命令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3.垂直性
行政方法是通過組織系統、組織層次自上而下地實施安全管理活動的,這就決定了只能在垂直隸屬的安全管理關系上發揮作用,而對于平級或橫向的管理關系則不起作用。行政方法這一垂直性的作用特點,要求在行政方法的運用中,必須明確嚴格的行政層次和行政級別,其作用的方式也只是自上而下的下達命令、指示、決議或自下而上的請示、報告等。
4.具體法
行政方法在實施的具體方式上是因時間、地點、條件和對象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不僅行政指令的內容和對象是具體的,而且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方法上也因對象、目的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任何行政指令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對某一特定對象起作用,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一定的時效性。
5.無償性
行政方法適用于組織的等級原則,不講平等,上級組織對下級組織的人、財、物的調動和使用不講等價交換的原則,一切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不考慮價值補償問題。
二、行政方法運用的客觀必要性及其作用
1.任何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權威和服從,這是行政方法運用必要性的基本依據
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權限的行施過程。在企業整個安全管理過程中,不管是安全決策方案的選定,還是安全計劃指標的下達;不管是安全組織實施,還是安全監督控制,都需要有一定的權威作保證,以一定的服從為前提。
2.行政方法對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行政方法采用垂直性的管理方式,依靠的是權威性和強制性,上級組織和領導下達的命令、指示要求下級無條件服從和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起著令行禁止的影響和效用。為此,當行政機構設置合理、行政層次劃分清楚、行政崗位安排得當、行政手段運用科學、行政指令下達適當時,則運用行政方法便有著很高的工作效率。
3.行政方法是解決一些特殊例外問題的有效手段
行政方法具有很多的優點:如縱向傳遞信息速度較快,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發揮作用也快,有利于上下級之間迅速保持行動上的一致性;能在短期內集中統一使用和靈活調動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力量,有利于保證重點和解決安全管理中出現的主要矛盾等。這就使得行政方法能解決一些重大特殊例外的問題。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安全管理者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而又重要的例外問題,如重大工藝事故的發生,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等。這時安全管理者往往需要借助于行政方法,當機立斷,果斷及時地采取得力的安全管理措施來解決這些重要的特殊例外安全問題。
三、行政方法的正確運用
1.安全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行政方法的本質是服務
服務是行政的根本目的,這是由安全管理的實質、生產的社會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決定的。行政不以服務為目的,必然導致官僚主義、以權謀私、玩忽職守等行為;而沒有行政方法的有效管理,同樣達不到服務的目的。服務,就企業安全管理的行政方法來說,是為基層,為生產和科研第一線、為全廠職工服務的。
2.突出目標導向
行政方法必須根據組織目標的要求,確定運用的手段和方式。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目標,要選擇最適宜的行政方式。方式對頭了,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建立一套嚴密的組織機構
要以安全生產任務為中心,因任務設機構、因機構定職務、因職務擇人員。做到大權在握、小權分散。強調下級服從上級,但又不要多頭領導,以免政令分散。
4.處理好跨度與層次的關系
行政方法要求集中領導,分級管理,跨度與層次要適當。命令不要直接下達到基層,而要逐級下達。各個層次干各個層次的事情,負各個層次的責任。在安全管理的實踐中,尋求一個跨度與層次的最佳結構。
5.責權要一致
行政方法要求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安全管理者都必須明確自己的目標和責任,同時享有相應的權力。另一方面,有權力就要承擔責任,權與責必須保持一致。
四、行政方法的優缺點
行政方法的優點如下。
(1)集中統一,便于各項安全管理職能的發揮
安全管理系統一般都是一個因素眾多的復雜的有機整體。為了使安全管理系統穩步發展,必須統一目標、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行政方法可以達到高度的集中統一,而安全管理的決策、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只有通過強有力的行政領導,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2)快速、靈活、有效,便于處理特殊問題
由于行政方法具有權威性,在處理問題時一般都是快速、有效的。又由于行政方法具有具體性的特點,它可以通過及時地發出行政命令等辦法,對一些特殊事務或緊急情況采取強有力的針對性措施予以特殊處理或及時解決。
行政方法的缺點如下。
(1)過分強調和依賴行政方法容易使安全管理系統的動力和活力不足。
運用行政方法進行安全管理,一般不是側重經濟利益的要求出發,也不完全講究等價交換的原則。而在實際中,滿足人們的物質利益要求和考慮價值補償問題是調動人們安全生產積極性和使組織產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過分地強調和依賴行政管理方法,就容易忽視組織及其成員的物質利益要求和價值補償問題,從而容易導致安全管理系統的動力與活力不足。
(2)過分強調和依賴行政方法容易產生主觀主義
由于行政方法主要是依靠上級的權威和下級的服從進行管理,因此,過分強調和依賴行政方法必然要建立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在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下,由于權力過于集中,教導者很難全面掌握決策信息,容易產生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和安全決策和計劃的失誤。
(3)過分強調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企業各單位之間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密切合作;地區之間要打破行政管理界限建立統一的市場、建立平等競爭。而行政方法強調垂直性的領導和行政區城內的集中,因此過分強調和依賴行政方法容易形成所謂的“條條”和“塊塊”。既不利于各地區、各單位之間的分工協作和橫向聯合,也不利于商品交換和流通,從而也不利于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上一篇:企業安全管理方法與藝術—法律方法